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革科舉

字數:5327   加入書籤

A+A-




    就是我想的那樣?
    弗朗哥愣了愣。
    “你趕快吩咐下去,就用這次收獲的種子育秧、播種。”
    “可是明人回收完之後,咱們剩的也不多了。若是再拿來當種子,那些土著們就不夠吃了。”
    “想想辦法,讓他們克服克服嘛,餓不死就行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擴大種植麵積,盡可能地多種新糧。現在播種,三個多月就能收獲了。到時候咱們不賣給明人了,還怕不夠吃?”
    “這、好吧。”
    弗朗哥想了想,確實是這麽回事兒。既然這種稻米產量高,那就要加大推廣力度,至於這些土著死活,確實沒有太多所謂。甚至餓著肚子還老實一點,省的鬧事兒。
    於是呂宋島上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新種推廣,土著手中為數不多的口糧被收了上來,強行換上了其他雜糧。一時間,土著們怨聲載道,但麵對這些統治了自己幾十年的白人,他們卻一點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呂宋的糧食收了回來,鄭芝龍的麵子保住了,又訛了五十萬兩銀子,裏子也有了。對此,朱由檢對這次事件的結果表示認可,並準許他自由支配訛回來的五十萬兩銀子。
    一場可能引發全麵戰爭的衝突,消弭於無形。呂宋的事,暫時告一段落。
    朱由檢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普名聲的叛亂上。
    “給秦良玉送的物資現在到哪了?”朱由檢問田爾耕。
    “昨日剛傳回消息,說是剛出了重慶府,但是進入敘州府之後,路不好走,接下來行進恐怕還要慢上很多。快了的話,二十天,慢了的話,估計要一個月了。”
    “一個月,這麽慢。”
    朱由檢皺了皺眉頭,顯然是對這個速度不滿意。
    “你讓他們兵分兩路,讓運送火槍、地雷和藥品等輕便物資的隊伍加快速度,爭取在二十天內將東西送到秦良玉手上。”
    “是!陛下!”田爾耕點了點頭。
    此次押運物資的隊伍裏,有六百名錦衣衛,由一名千戶官率領。陛下對雲南的情報工作很不滿意,下令讓他派人重建情報係統。
    田爾耕走後,宋應星來了。
    “宋卿今日怎麽又空來朕這?”
    “陛下,臣有事向陛下稟報。”
    “說來聽聽。”朱由檢來了興趣,他已經兩三個月沒見宋應星了。他給了宋應星隨時進宮麵聖的權利,但宋應星若是沒有大事基本上不進宮。此時來找自己,恐怕是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難題了。
    “陛下,小學的課程,那些學生們都學完了。”
    “學完了?這麽快?”
    “是的陛下!”
    “這才三年多啊?”
    朱由檢最初打算按照後世的六年製小學教學,後來想想太長了,就按照五年製來製定的。誰知道三年多就學完了。
    “陛下,這些孩子對知識極其渴望,大部分人都非常刻苦,老師們教的自然也就快了些。”
    朱由檢本打算問問這些孩子們學這麽多能不能接受得了,轉念一想,以這些孩子的刻苦程度,三年內學完整個小學課程,真的不算什麽。
    “宋卿,你覺得若是把小學學製改成三年怎麽樣?”
    “臣覺得足夠了。”宋應星附議道。
    在他看來,這些學生啥也不用管,學校裏管吃管住,隻需要努力學習就行了。學成出來,還包分配工作,這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兒啊。
    “可是這樣時間上會很倉促啊,中學才剛開始建,預計到明年才能完工。”朱由檢陷入了沉思。“要不這樣,過幾日開始招收一批一年級的新生,給現有的新生重新分班,把班裏的人數增加一些。宿舍的話,讓學生們暫時先擠一擠,等明年中學完工後,再把他們挪到中學去。宋卿覺得怎麽樣?”
    “甚好!”
    宋應星更沒意見了,陛下對這些學生確實好的沒話說,一個宿舍現在隻住四個人,在他看來,別說四個,八個都有空餘。有些皇莊佃戶出身的學生,家裏都住不上這麽好的房子。
    “那就這麽辦!對了,老師現在夠用麽?”
    “夠用。”宋應星遲疑了一下說道。
    不提老師還好,一提老師,他就鬱悶的不行。小學裏的老師全部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後來學生越來越多,他帶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弄到現在,他竟然有幾十個學生了!雖然不是每天都上課,但也是忙的暈頭轉向的。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八瓣。
    看著宋應星的表情,朱由檢也是有些好笑。這宋應星確實也太忙了些,可沒辦法,誰讓你啥都會呢?
    “宋卿,朕知你繁忙勞累,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些孩子可不僅僅是學生而已,而是大明的未來和希望。
    yy
    如果他們是明天的太陽,而你就是托起太陽的人!
    如果他們是花園裏的花朵,你就是花園的園丁!
    雖然你現在忙一些、累一些,但起到的作用是無窮的。
    困難,隻是暫時的。等熬過這最艱難的兩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到時朕給你減減擔子,讓你潛心做研究。”朱由檢毫不猶豫地給他畫起了大餅。
    “謝陛下!”
    宋應星施了一禮。
    這話陛下您老人家說了不止一遍了。可是一年又一年,三年又三年。也沒見啥時候閑下來,反而越來越忙。
    “不過你想想,將來這些學生走到哪可都得喊你一聲老師。若是有朝一日他們入朝做了官,說不定比東林還勢大。到時你可就是黨魁了啊!多威風?”
    “臣不敢!”
    宋應星慌忙跪了下來。
    怎麽說著說著開始嚇唬人了呢,比東林黨還勢大?那不是死的更快?
    “好了。朕隨口說說而已。”朱由檢笑了笑。
    想了想,朱由檢讓宦官準備筆墨,揮筆之家,一列大字躍然於紙上: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接著等墨跡稍感,命宦官遞給了宋應星。
    “宋卿,賜予你。”
    本有些惶恐的宋應星看到紙上的這句詩,愣住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寫的是自己麽?
    一種說不出的情緒在心間激蕩,宋應星紅了眼眶。
    旁人隻看到他被陛下重用的風光,卻從來看不到他背地裏付出的艱辛。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研究,還是教學生,他從來都是兢兢業業,投入最大的精力,唯恐哪一件事做不好,可人不是機器,都是會累的。有時午夜夢回,他會懷念曾經一邊讀書一邊研究各種稀奇事物的日子。
    站在磨坊裏看驢拉磨的他是快樂的,在鐵匠鋪看人打鐵的他是快樂的,在布坊看人染布的他是快樂的。
    陛下一再的重用隻會讓他覺得壓力很大,甚至內心也有些抵觸。
    但現在,他明白了。
    這個世界上的學問,需要人去發掘,去探索。更需要去傳承!
    我要編一本書。
    突然有了這樣的念頭。
    “謝陛下!”
    宋應星雙手捧著朱由檢賜給他的詩句,緩緩退出了乾清宮。
    “王伴伴,擬旨,賜宋應星,同進士出身,加太子太傅。”
    “是!陛下!”
    宋應星前腳剛出宮回到自己家,王承恩後腳帶著聖旨就到了。
    等他跪在地上領完旨,整個人已經愣的說不出話來。
    考了十來年沒考上,被陛下賜同進士出身了?可這從一品的太子太傅是怎麽回事兒?
    “宋院長,接旨吧。”王承恩笑眯眯地看著發愣的宋應星說道。
    宋應星聞言回過神來,慌忙叩首謝恩。
    等送走了王承恩,一家子算是炸開了鍋。家卷們全都歡呼雀躍起來。
    宋應星恍恍忽忽的走回自己的書房,將聖旨翻來覆去地看了半天,確認了下來。
    太子太傅
    從一品
    雖然是個虛銜,權利遠遠比不上幾位尚書祖宗,但品級卻超過了他們。也算光耀門楣了。
    王承恩回到宮裏,將頒旨時的事給朱由檢做了匯報。聽聞宋應星的反應,朱由檢笑了。
    命人叫來了內閣幾人。
    “朕今日有一事想和你們商量。”
    幾人一聽這話音,就是到陛下又有通知咱們了。
    “陛下請講!”
    “朕要改革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