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閑不下來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他們說範景文是紙湖的。
    但坊間也早有他們的傳說,而且名稱更為響亮。
    紙湖閣老團。
    說他們是皇帝的應聲蟲。
    但範景文不在乎這些,他已經被眼前的皇帝深深的折服了。這幾年來,他常伴皇帝左右,親眼看到這位年輕的皇帝一步步將大明帶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每一個看似荒誕的政令下達,背後都有深遠的有益影響。
    不僅如此,該每個官員分管的事務,他又從不過多插手,用人不疑,給予了足夠的權力。
    試問,輔左這樣的陛下,當個應聲蟲又如何呢?
    「既然大家沒什麽一件,這事兒就這麽說定了。回去之後,你們盡快商議出呂宋各級官員的人選,搭建一套完整的班子。朕要過目。」
    「是!陛下,臣等告退!」
    見朱由檢端起了茶杯,幾人識趣地告退了。
    幾人一路走出殿外,畢自嚴最先忍不住開口了。
    「老範,今兒個發什麽神經?怎麽逮誰嗆誰?我們吃你家大米啦?」
    「就是!」
    餘下三人紛紛應和。說來也是奇妙,不知道是不是由於朱由檢的強勢,幾人之間到沒有過多的爭權奪利。幾人中,畢自嚴年齡最長,範景文雖然地位最高,但對他也頗為尊重,關係處的倒也不錯。
    「真想知道?」
    「那自然!」
    「若是信我的,把你們家裏的晚輩派過去。哪裏苦去哪裏,將來虧不了!」範景文老神在在地說。
    「陛下說這海外的地方還有很多,是個什麽意思?接下來還要打?就不能讓國庫充盈幾天?」管著戶部的畢自嚴不樂意了。
    「畢老扣,你就別發牢騷了。這呂宋的仗滿打滿算打了多少天?不到一個月吧?能花多少銀子?別的不說,就島上接下來一年三熟的稻米能讓大明百姓少多少饑饉?何況還有那挖不盡的銅礦,又能為大明帶來多少好處?你這管錢袋子的不會不知道吧?」
    「知道知道!說不過你行了吧。」畢自嚴眉頭一皺,超前急走了兩步,顯然是不想跟他理論。
    其他幾人也不說話了,反正也論不過範景文,幹脆不說。
    其實他們又何嚐不知道多一大片國土的好處,但對海外不感興趣是真的。若不是從台灣得了不少好處,隻怕會更激烈些。
    朱由檢自然知道這些,所以才找範景文給他敲邊鼓。馬尼拉畢竟太遠,就連大名鼎鼎的蘇軾,最遠也不過是被貶到了儋州,也就是海南島。這一下放到幾千裏外的呂宋去做官,背井離鄉,又水土不服,沒人願意去是正常的。
    說是抗旨不尊的撤職,可也不能逮住誰撤誰吧?再說,強扭的瓜不甜,帶著怨氣去了為非作歹還不如不去。
    所以朱由檢想了個法子,用內閣輔臣的位置做誘餌,吸引那些有大誌向的人去競爭,興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不一定。反正最終入不入閣,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他這樣想自然是沒錯,但對於朝中的大臣來講就不一樣了。
    一些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進步無望的,都看出了此間隱藏的巨大好處。
    第一,雖然遠,但職位不低,甚至有極大可能會升官。
    第二,新地方,若是能做出成績,以陛下的性格,更容易得到重用。
    第三,條件好,不光是各種福利待遇,一個機構的良好運轉,必定要經過長時間的調整與磨合,在這樣的過程中,往往有更多的空子可以鑽。退一萬步說,再苦能有多苦?還能苦得著他們這些人了?忍個三五年,說不定回來就有廣闊的天空。
    內閣傳出來的消息讓朝堂上下議論紛紛,有人
    願意去,自然就有人不願意去。
    本就忙碌的內閣幾人更加閑不下來了。
    先不說當值時各種借機匯報工作的下屬,就連回到家也得應付一個個揣著東西趁天黑上門的各種官員。
    大肆收受賄賂的這些事兒,自然是不敢做的。
    畢竟指不定自己身邊哪兒就蹦出一隻田爾耕的汪汪隊。
    但一些牽涉到人情層麵的來往,往往難拒絕了一些。
    為此,範景文專門開了個小會,開誠布公地商討了此事,名言派去的官員一切以能力為主,但可以適當放寬條件。
    朱由檢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最終名單還是會呈到他這裏。
    但他等了幾天沒等到名單,卻等來了英國公。
    「陛下,聽說您要往呂宋派兵?」
    「有這事兒,不過鄭芝龍那邊的人手夠用,怎麽了?」
    「京營的那幫小子閑慣了,我合計著拉出去再練練,別懈怠了。」
    「哈哈,你這話要是讓畢老扣聽到了又得給你甩臉色。不過眼下確實沒有值得京營出兵的事兒啊。」朱由檢想了想說道。
    「蒙古呢?」
    「插漢跟土默特打的正熱鬧,暫時占據著優勢,還不到出兵的時機。」
    「雲南呢?」
    「秦良玉和他的部下足夠了。」
    「那,好吧。」
    英國公點了點頭。這幾天外麵都在傳呂宋的事兒,他到想去那兒領略一番。
    「這樣吧,你若是想走動走動,等前去呂宋就任的各級官員選出來後,帶著你父親跟他們一起去一趟。呂宋這地方雖然人不怎麽樣,但是風景還是很美的。」
    「謝陛下!」
    張之極的性格和張維賢的不太一樣,若說張維賢更有政治頭腦,那張之極則更有衝勁兒,更希望做一名實打實的將帥。
    「不過你也不用著急,大明不會缺仗打,你也閑不了多久了。明白麽?」
    「臣明白了!」
    說起打仗,仔細想來,自己登基這幾年,戰爭似乎從來沒停過。哪怕就是此時,遼東的朱可貞、雲南的秦良玉、呂宋的鄭芝龍,再加上明裏暗裏攛掇的虎墩兔,好像還真沒閑著。
    張之極開心地走了。
    朱由檢得到了一個消息。
    解學龍回來了。
    「解卿好像曬黑了些。」朱由檢笑著對剛行完禮的解學龍說道。
    「謝陛下關心,呂宋不比京城,太陽太烈了,有的士兵皮都能曬褪一層。」
    「哈哈,所以稻子熟的才快嘛。這趟去呂宋感覺怎麽樣?第一艦隊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