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客官說笑了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A+A-




    京城
    蔣德璟的府邸。
    「老爺,禮部於侍郎的侄子在外麵求見您。」書房內,管家站在蔣德璟的身後恭敬地說道。
    「告訴他,我已經歇息了。」蔣德璟將手中的毛筆放在筆山上,頭也不回地吩咐道。
    「好的,老爺。」
    管家點頭退了出去。
    這已經是老爺下值後的半個時辰內,第七位過來求見老爺的客人了。
    以往雖然也不少,但也不會這麽一窩蜂地湧了上來。
    管家親自來到府門外,見到了於侍郎的侄子。
    「於公子,實在是不巧,我們家老爺已經歇息了。」
    「歇息了!?」
    於公子愣了一下,看了看西邊掛著的夕陽。「這才剛過酉時啊。」
    語氣中,帶著一絲懷疑和不滿。
    管家皺起了眉頭,就算知道你代表的是於侍郎,可在老爺麵前又算什麽東西?哪怕於侍郎到這都不敢如此放肆。
    「於公子,老爺已經歇息了,請回吧。」
    聽出管家話裏的不滿,於公子臉色變了變,趕緊收起了那一絲不滿。
    「我代表叔父而來,有要事求見蔣閣老。還請管家通融。」
    本來隻是不滿的管家這次徹底生氣了。
    前麵來了好幾個人,但哪個都沒有眼前的於公子這麽沒水平。
    我都說老爺睡了,你讓我通融什麽?帶你去老爺床前把他叫醒嗎?還是告訴你老爺在騙你?
    於侍郎從哪找這麽一個不諳世事的愣頭青?
    「於公子的耳朵裏是不是塞了驢毛?不行的話找個郎中瞧一瞧,怎麽就聽不懂人話呢?」管家斜著眼扔下這麽一句話,轉身就進了屋裏。
    「關門!」
    「好嘞!」
    接著便是門子歡快的應答聲。
    看著緊緊關閉的府門,於公子的表情變幻莫測。
    最終驕縱慣了的他一句狠話都沒敢撂,轉身灰溜溜地離開了。
    開玩笑,見過有幾個敢在內閣輔臣門口撒野的?
    回去之後,於公子見到了自己的叔父。
    「叔父,蔣府的管家說蔣閣老已經睡下了。沒見著。」
    於公子沒好氣地坐在椅子上,自顧自地拿起茶杯灌了一大口茶水說道。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回去?外麵現在都嚷嚷著陛下要推行階梯納稅,都在觀望要不要賣地呢。我回去怎麽辦?是賣還是不賣?」
    「別家的都賣了沒有?」
    「誰敢賣?隻要一開口子,大家都跟著拋售,勢必會造成價格下跌,到時候賣不上價錢不說,還還會讓那些泥腿子賺了便宜。現在各家都在大顯神通、打聽消息呢。」
    「再觀望觀望吧,這事兒我也不好出麵。若不是我與蔣公有些同鄉之誼,都不敢讓你登門拜訪。」
    「是不是沒送禮?」
    「送禮?你腦子讓驢踢了?這幾位閣老哪個會看上你那點玩意兒?陛下賞的都花不完好麽?」…
    「那咋辦?」
    「什麽咋辦不咋辦的?看人家咋辦就是了!不就少些田地麽?少個幾百畝地能餓死嗎?你一口一個泥腿子,倒退三代,你太爺爺也是泥腿子出身!
    不爭氣的玩意兒,回去告訴你爹,別一點兒破事兒就跑我這裏來,真當錦衣衛是吃幹飯的?」
    於侍郎對這個宛若飯桶的侄子也失去了耐心,起身拂袖而去。
    留下於公子一個人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
    他看了看一旁等著送客的管家,
    不忿地放下手中的茶杯走了出去。
    哼!
    現在官做大了,想著撇開關係了。
    當年若不是我爹好吃好喝地供你讀書,你能有今天?
    於公子這樣想著,離開了於府,連夜回了昌平。
    隨著事件的發酵,京裏越來越熱鬧了。
    一方麵,錦衣衛的人不斷地扇風點火,另一方麵,又製造出一種緊鑼密鼓地商議的假象。
    而提出這個建議的李自成,徹底天下聞名,風頭一時無兩。
    但對他的評價卻是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那些翹首以盼,等著買地的百姓們,紛紛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誇他是個一心一意想著百姓的好官。看看這向陛下提出的建議就明白了,分明是對著那些狗大戶們可勁兒地宰,宰了再把肉分給百姓們。多好的官啊!
    【鑒於大環境如此,而那些牽涉到自身利益的大戶們,則提起來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齒!作為大明稅務局的副局長,本來就站在這些地主們的對立麵,提起來是又怕有恨。若是說以往的納稅政策是從這些人腰包裏掏錢,那這一次一旦實施開來,就是從他們身上剜肉了,擱誰誰能同意的了?
    想於公子這般的人物,在京城裏可是不在少數。各自動用自己的關係,開始打聽此事的真實性。
    這樣的情況,朱由檢早有預料,除了內閣幾人和李自成這個始作俑者外,也就沒幾個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在第四天的清早。
    一直在四處奔波的劉三得知了一個令他振奮的消息!
    昌平的一位劉姓老爺打算賣地!七兩一畝!足足要賣幾百畝!
    又便宜了!
    劉三得知此事立刻跑回家跟鄰居借了個牛車往昌平跑去。
    昌平的情況和前兩天的通州差不多,雖稱不上人山人海,但也遠比往常熱鬧。
    劉三也沒心情再暗搓搓地打探消息了,一進城就找了一個酒館的夥計塞了兩個同伴。
    「小兄弟,跟你打聽個事兒。」
    夥計年歲不大,眼睛倒不小,滴溜溜地看了看劉三,又搓了搓手中的兩個銅板,塞進了懷裏,笑著開口了。
    「買地的吧?」
    「你怎麽知道?好吧,這賣地的老爺家在哪?」劉三下意識地問了一句,但又想到自己肯定不是第一個過來的,就顧不上心疼自己失去的兩個銅板,問出了更關鍵的問題。
    「順著這條街往東走,見到一個雞行往西拐,再右拐、左拐就到了。」
    這話夥計顯然說了不止一遍,聽起來無比的熟練。
    「我這牛車能暫時存放在這兒麽?」
    「可以是可以,放後院就成,但要另外算錢。」
    「多少錢?」
    「十個銅板。」
    「這麽貴!?」
    「一個時辰十個銅板!」
    「你們怎麽不去搶?」
    「客觀說笑了,搶錢哪有這錢來的快。」
    炸一份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