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霸道的宦官

字數:4183   加入書籤

A+A-




    張旭並不曾表現的太過殷勤,對於他來說,麵前的太上皇朱祁鎮,還沒有太高的利用價值。

    畢竟如今的大明皇帝是他的弟弟朱祁鈺,貌似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對於新皇帝來說,反而成了心腹大患。

    當然,張旭也很興奮,畢竟他此次出塞的任務,是救回這位淪為俘虜的太上皇。

    同行的三路精銳,都是損失大半,無功而返,隻有張旭自己完成了任務。

    再往幾百年前想想,嶽飛一生的理想就是迎回二聖,結果折騰了半輩子,也沒有完成,如今自己好歹給弄回來一個太上皇。

    憑這份功績,他覺得等朱祁鎮複辟以後,有理由給自己建個廟、封個神。

    轎子剛剛進入城門,便被跪拜的兵將擋住,隨即轎簾從裏麵打開,朱祁鎮邁步走出。

    此時恰好看到走下城牆台階、正準備跪拜的張旭。朱祁鎮的眼睛頓時亮了很多,緊走兩步上前拉住張旭,詫異的稱讚道:

    “將軍,你真乃神人也!竟然比朕早一步回到居庸關。”

    “陛下過獎了,末將奉命救援陛下回京,自然要盡職盡責。”張旭淡笑著回答。

    一路護送轎子的錦衣衛鎮撫使朱鑲,翻身跳下馬背,恭敬的施禮說道:

    “末將參加將軍。”

    張旭伸出雙手扶起朱鑲,笑嗬嗬的說:

    “你我也算是患難與共的兄弟,何必如此見外。”

    “將軍屢立奇功,回京以後必然會委以重任,末將怎敢與將軍稱兄道弟。”朱鑲斬釘截鐵的回應。

    “朱將軍這話可是說錯了,身為三軍統帥,理所應當把部下兵將都視為手足兄弟。”張旭說。

    朱鑲略一沉吟,點點頭朗聲說:

    “將軍言之有理,從今以後將軍就是末將的大哥,末將願與大哥榮辱與共。”

    聽到這話張旭有些哭笑不得,麵前身懷絕技的錦衣衛高手,起碼要比自己大十二三歲,卻偏偏要做小弟!

    當然,張旭倒是挺喜歡朱鑲直爽的性格,而且還有朱祁鎮在場,所以沒有推辭。

    太上皇朱祁鎮,上下打量張旭好一會,臉上露出毫不掩飾的欣賞神態。

    張旭對於他的賞識,並沒有十分在意,畢竟是失去皇權的帝王,可能連個芝麻官都不如。

    “陛下一路千辛萬苦回到居庸關,乃是大明之幸、社稷之幸,請陛下快些回鑾京城,也好讓朝廷百官安心。”居庸關守將董興,很是恭敬的說了這套官話。

    朱祁鎮聞言點了點頭,又回過頭上了小轎,轎子在眾兵士的簇擁下,浩浩蕩蕩駛向燕京城方向。

    張旭並沒有急著追趕,在後麵搖搖頭微微一笑。馬青湊到近前詢問:

    “將軍,你笑什麽?”

    “太上皇回鑾,恐怕自此以後朝廷百官是難以安心了。”

    “將軍,慎言。”馬青趕緊叮囑道。

    “沒錯,禍從口出,還是少說話的好,咱們也跟著啟程吧!”張旭說完,立即吩咐二驢子備馬,帶著他手下的幾名兵將,尾隨朱祁鎮的轎子一起返回燕京。

    董興做事頗為謹慎,剛剛接到鑾駕,便立刻派快馬進京通報。

    一行人尾隨著小轎,速度慢的讓人犯困,過了一個時辰,也僅僅離開居庸關十幾裏。

    此時,遠處突然有馬隊馳騁而來。領頭的是個極其消瘦的男人,臉色很白,頗具娘炮氣質,張旭見了便認定這貨多半是個太監。

    中年太監未曾臨近便勒住馬匹,利落的翻身跳下馬背,緊走幾步來到轎子前,規規矩矩跪在地上,女裏女氣的說:

    “老奴叩見太上皇,願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轎簾隨即打開,朱祁鎮打量幾眼麵前的太監,笑著問: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王誠!你還在兵仗局當差嗎?”

    “托太上皇鴻福,老奴仍在兵仗局做掌印太監。”王誠回答。

    尾隨在後麵的張旭,聽到這話頗為好奇,看向身邊的馬青詢問:

    “從前隻聽說過司禮監掌印太監,兵仗局又是什麽地方?”

    “大明的製度,宦官共有四局八司十二監,兵仗局乃是四局之首,軍器庫和火藥司都歸其轄製。”馬青耐心的回答。

    “什麽?連軍器和火藥也得交給太監管?”張旭驚訝的問。

    “將軍慎言,這些內臣雖然品階不高,卻都是陛下的親信,連一二品的朝廷大員,見了麵也得叫一聲公公。”馬青提醒道。

    張旭聽到這話無奈的一笑,此刻想來,如果沒有這扯淡的製度,大明王朝也不會被小小的女真部落所滅。

    兩人四下交談的功夫,大太監王誠繼續恭恭敬敬的和朱祁鎮交談:

    “回太上皇,老奴奉陛下聖旨,前來迎接太上皇回鑾。”

    “你等如此,朕心甚慰,平身吧!”朱祁鎮感歎道。

    王誠聽了這話,匆匆站起,用他那特有的尖銳聲音喊道:

    “太上皇起駕回宮。”

    於是這頂小轎,口頭上變成了朱祁鎮的鑾駕,連前後四個轎夫也都顯得精神了不少。

    當然速度並不曾加快,轎子仍然慢悠悠的走在官道上。

    大太監王誠並沒有上馬,恭恭敬敬的扶著轎子,一路徒步而行。

    張旭看在眼裏,也是頗為感歎,想想這些太監也算各憑本事吃飯,雖然沒什麽能力,但是在主子麵前,還是很辛苦的。

    一行人離開居庸關的時候,便已經到了午後,轎子晃晃悠悠的走了兩三個時辰,天色已經漸黑。

    扶轎而行的大太監王誠,看看天色,對轎子裏的朱祁鎮說:

    “回太上皇,眼看著就要掌燈,咱們繼續趕路,恐怕大半夜也回不到京城,前麵不遠是昌平縣驛站,倒不如留宿一夜,明早再趕路。”

    “朕也累了,就依你吧!”朱祁鎮回答。

    聽到這話,王誠立刻吩咐隨同他而來的幾名隨從,頭前帶路趕往昌平縣。

    的確如他所說,僅僅走了三五裏,前麵出現了一座小縣城。

    張旭所生活的年代,昌平已經屬於六環。可惜這個時代恐怕連三環都沒有,的確如王誠說的那樣,還有很遠一段距離才能回到燕京。

    王誠前來迎駕,身邊帶了數十名隨從,他們表現的都極為強勢,進入縣城驛站之後,便開始清理人員。

    最終整個驛站都被王誠所占,除了太上皇朱祁鎮以外,其他人盡數拒之門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