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踢到鐵板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A+A-




    胡縣令客客氣氣的把張旭和馬青請入府衙,隨即命人準備茶水點心。剛剛喝了兩口茶,馬青便拿出一張公文講道:

    “胡大人,我們將軍奉命來永豐縣屯田,這是吏部發的文書,請大人過目。”

    胡縣令接過公文看了看,立刻笑著拍起馬屁:

    “有二位將軍在本縣屯田,想必日後再沒有匪患之憂。”

    “胡大人,我們來你這不是說風涼話的,按照朝廷的製度,還得有勞你提供軍餉和田地。”張旭打斷胡縣令的話,搶著說。

    他最討厭這種隻善於說空話的官員,畢竟自己此刻在辦理公事。

    “這個?下官實在有些為難,二位將軍也看到了,本縣地處偏遠,既沒有多少稅賦,也沒什麽官田,恐怕難以維持二位將軍的日常用度。”

    果然不出張旭所料,這些說空話的家夥,辦不了正事。

    “胡大人不必擔心,我們將軍麾下隻有十幾名兵將,要不了多少田地,也花不了太多軍餉。”馬青笑著安撫道。

    “十幾個人?這倒是不成問題。”胡縣令笑著說,轉了轉眼珠講道:

    “本縣雖然拿不出官田,稅賦還是足夠的,不如將軍留在城中把守四門,軍中一切花銷都由本縣承擔。”

    “屁話,本將軍是奉旨來屯田的,不是給你看門的。”張旭搶白道。

    胡縣令雖然是勢利小人,不過這貨倒是好脾氣,照舊滿臉賠笑說:

    “本縣實在沒有良田給將軍耕種,總不能去占用民田吧?”

    “本將軍不要良田,你把城東四十裏的平陽山劃給本將軍駐紮就夠了。”

    “平陽山是城中王大戶的私產,本縣也無能為力。”

    “胡縣令倒是勤於政事,連王大戶的私產都記得如此清楚?”張旭挖苦道。

    “城東所有的山,都已經被王大戶買下。”

    “是嗎?看來本將軍還得去看看這位王大戶,也好從虎口裏拔幾顆牙出來。”張旭不屑的說。

    “下官勸將軍還是不要去招惹王大。”

    “為什麽?”

    “吏部尚書王簡,是本縣王大戶的同族叔父,得罪不起的。”胡縣令悠悠的說。

    張旭聽到這話,不禁微微皺起眉頭,他心裏清楚,在六部之中,當屬吏部的權利最大,雖然兵部手握軍權,但是官員任命都由吏部說的算。

    胡縣令見張旭半天沒有回應,繼續說起風涼話:

    “別說咱們永豐縣,就是隔壁幾個縣的官田,也都在王大戶手上,將軍來屯田,是選錯了地方。”

    “胡大人,本將軍就是看中了你永豐縣,就算沒有官田我們也不走了。”張旭硬氣的說,隨即起身邁步出門,上馬離開。

    回去的路上,他突然想起,清早時答應過,要給那位張輔老人解決水田的事。

    此刻想來的確是遇到了麻煩,別說在永豐縣,就算回到京城,王家也絕對稱得上是權貴。

    “將軍,依末將看還是算了,不如咱們換個地方?私開銀礦本來有違大明律法,因為此事招惹王家實在不值。”馬青勸道。

    “本將軍對這個銀礦勢在必得。”張旭毫不氣餒的說。

    以前他沒少讀過穿越小說,按照穿越的套路,在別人的書裏,要麽有係統,要麽有機緣。

    結果輪到自己來這個世界,生生死死跑了好幾輪,啥都沒遇上,為此在做夢的時候,張旭可沒少罵了本書作者。

    如今好容易遇到一座銀山,張旭認定,隻是作者給他留下為數不多的機會,別說對手是個權貴,就算是閻王,他也得去爭一爭。

    馬青聽到張旭的話,無奈的搖搖頭說:

    “莫非將軍覺得,可以從王家手裏要出平陽山?”

    “硬來肯定不行,繞個彎說不定可以。”張旭回答,一邊走一邊沉思。

    離開縣城以後,張旭並沒有回平陽山,而是去了山下的張家灣。

    江南初春季節,雖然夜風有些冷,不過地麵上是不會凍冰的,一年四季都在種莊稼。

    此時已經是農忙季節,張家灣的年輕人都已經去地裏務農,隻有花白胡子的老者,背靠南牆曬著太陽嘮家常。

    張旭經過詢問,最終找到了村東頭張輔老人的住宅。

    一座幹淨整齊的小院,青磚瓦房,雖然談不上富足,卻也算得上殷實人家。見張旭進門,可把老者給樂壞了,匆匆迎出來笑著說:

    “張將軍,小人還以為您跟我開玩笑呢?沒成想真的上門來了。”

    “張老,我是您的晚輩,千萬不可自稱小人。”張旭笑著說。

    “好,都依將軍。”

    “老人家,晚輩是來給您賠禮的,實在對不住,您的事沒能辦成。”

    張輔臉上顯出幾分失落之態,猶豫片刻點點頭說:

    “讓將軍費心了,老朽也知道,張大戶家裏有根基,招惹不起。”

    “老人家說的沒錯,倘若張家在州府有根基,我直接就可以處理,沒想到他叔叔是朝廷的重臣。”

    “是了,是了。”

    “當然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張旭突然又說出這麽一句。

    “什麽辦法?”張輔眼睛一亮追問道。

    “您是張家灣的族長,那三百裏良田的地契是不是在您手上?”張旭問。

    “沒錯,地契的確在我手上。”張輔老人回答。

    “如果您信得過我,就把地契給我,讓村子裏每家每戶出個壯丁給我做工,按田裏收入的兩倍發銀子。”

    “當真?”張輔一副難以置信的口氣問。

    “咱們來算一下,每畝地可以產多少稻米?”

    “一石半。”

    “每畝地一石半,三百畝地可以產四百五十石,每年種兩季稻米加起來是九百石。市麵的米價,一兩銀子能賣多少?”

    “八錢銀子一石米”

    “九百石米,可以賣七百二十兩銀子,我每天拿出四兩銀子的工錢,給村民們平分,張家灣一年到頭可以拿到一千四百兩銀子。”

    盡管銀子的誘惑很大,但是長在莊戶人家的張輔,照舊有所疑慮,始終不肯點頭。

    “老人家,我也姓張,所以才想給張家灣的百姓找一條出路,如果您信不過我,我可以去找周圍其他村子的族長。”

    “將軍,您當真姓張?”

    張旭從懷裏拿出牙牌,指著上麵的字跡說:

    “這幾個字您應該都認識吧?信武將軍張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