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罷工的將軍
字數:4911 加入書籤
王鎮見張旭就要出門,匆忙上前把他擋住。張旭本來心裏就有火氣,見到這架勢越發拉下臉,指著王鎮的鼻子問:
“王大戶,我看你是找死?信不信老子一炮轟了你。”
“我兄弟的事不解決,誰也別想走。”王鎮硬氣的說。
“給你介紹一下,這位馬青將軍,神機營從四品騎都尉,從今以後,平陽山歸他管了,再敢來跟老子找麻煩,別怪我的炮火不認人。”張旭指向馬青說。
王鎮麵對張旭如此硬氣的態度,多少顯得有了些示弱。恰在此時,張旭毫不留情的罵道:
“滾開。”
永豐縣聲名顯赫的王大戶,被張旭在知縣大堂硬生生的推開。沒等他緩過神,張旭又從外麵掉頭回來。
當然這次張旭找的並非王鎮,而是站在背後的胡有海,眼看著他直奔書案,胡有海也不禁膽怯的問:
“將軍,您還有什麽吩咐?”
“本將軍想找一位做這種東西的工匠,縣城裏能請到嗎?”張旭拿出破損的景泰藍手鐲詢問。
“永豐縣是個小地方,做掐絲琺琅的工匠,隻有到應天府或是南昌府那樣的大地界才能找到。”
張旭心裏很清楚,應天府說的就是南京,相距永豐縣足有八百裏路程,他略一沉思繼續詢問:
“南昌府相距永豐縣有多遠?”
“由本縣一路向西,四百裏上下。”
聽到此處,張旭不禁眼睛一亮,滿意的點點頭說:
“多謝。”
禿頭王鎮就像個傻子一樣,愣愣的看著張旭從他身邊往來,再沒有製止。
張旭出門以後,那五名炮手,都愣愣的盯著他,等候吩咐。
“小毛子,跟我回平陽山,其他人留下等馬青。”張旭交待一句,帶著小毛子一起離開。
王大戶站在公堂上,似是有些莫名的不自信,直到張旭上馬離開,這貨才轉頭問馬青:
“馬將軍,我兄弟受傷的事,需要你給個說法。”
“對不住,我隻是平陽山守軍的副將,這麽重要的事,你得找張將軍。”
“姓張的剛才說過了,平陽山的事都交由你管理?”王鎮不甘的質問。
“他說的話恐怕也不能算數,你自己看看好了,這是戶部文書,開采銀礦由信武將軍張旭全權負責。”馬青拿起文書,遞到王鎮麵前。
“你們這是在耍我?”王鎮氣急敗壞的叫囂道。
“沒錯,可惜不是我,耍你的是張將軍。”馬青說完,邁步出了知縣大堂,帶上另外四名炮兵匆匆離開。
王鎮氣的在背後不住的罵街,但是馬青並沒有理會他,畢竟他罵的是張旭。
直到一行人走遠,跟在王鎮身邊的另一名中年人才開口詢問:
“大哥,不能就這樣算了?”
“當然不行,隻是我還沒想好該如何對付他們!要不照你所說,先拿張家灣開刀?”王鎮反問。
“使不得!大老爺,一旦在張家灣出了人命,就把事情鬧大了,到時候朝廷追究下來,恐怕你我都脫不了幹係。”胡有海勸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倒是告訴我,該怎麽辦?”王鎮罵罵咧咧的問。
“大哥,依我看,咱們可以把張家灣上山的路給封了,沒有民工,看他姓張的如何開礦。”中年人壞笑著出言獻計。
“王遜,還是你鬼主意多,明天一早你帶齊人手去封山,把張家灣的民工都給我擋在山下。”王鎮吩咐道。
“大哥,你放心,差不了。”名叫王遜的中年朗聲回答。
幾個臭皮匠商量妥當以後,才離開知縣衙門各自去做準備……
這邊張旭帶著小毛子一路打馬疾行,於晌午時分回到了平陽山。
洪師傅此刻正在窯洞門口打鐵,見張旭回來,笑著迎上去稟報:
“將軍,您要的鐵錠都已經準備妥當,統共八塊。”
“正好合適。”張旭答應一聲抬高嗓門喊道:
“驢子,帶上鐵錠,咱們啟程。”
二驢子聽見召喚,忙不迭的從木屋裏出來,莫名其妙的詢問:
“將軍,還沒吃飯呢?您又要去什麽地方?”
“氣飽了。”張旭沒好氣的回答。
二驢子不敢多問,當即找來粗布口袋,將八塊鐵錠逐一裝好,分左右搭在馬背上。
“取一百兩銀子,帶在身邊。”
“將軍,咱們可是直剩一百多兩銀子,都花光了,以後吃什麽?”
“跟你有關係嗎?執行軍令。”張旭搶白道。
二驢子雖然嘴碎,但是明顯看出張旭帶著火氣,因此不敢再多言,匆忙取來銀子,等候吩咐。
張旭正要掉頭離開,馬青已經從山下趕了回來,看向張旭陪笑詢問:
“將軍,你這是要去什麽地方?”
“跟你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戶部的文書剛到,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將軍處置。”
“抱歉,給朱祁鈺挖銀子,老子沒興趣。”張旭罵罵咧咧的說。
“將軍,您失言了。”
“你去告我好了。”張旭撇撇嘴說,隨即把腰裏的牙牌拿出來,扔給馬青講道:
“有勞馬將軍再給朝廷上一份奏折,就說這受氣的將軍我不幹了。”
說完這話,他轉過頭幹脆的打馬離開,馬青在後麵跟了幾步,無奈的搖了搖頭,又把牙牌遞給二驢子,示意他趕緊跟上。
此次張旭的目的地是南昌,既然銀山已經歸了朝廷,因此他打算動手打造燧發槍的配件。
燧發槍,對於張旭來說,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槍械,其發射方式由鋼輪摩擦燧石點火。
張旭雖然學的機械製造專業,但是他讀書的地方並非軍工學校,因此也沒人教過他如何製造槍械。
當然,二十一世紀的玩具還是很給力的,特別是高檔拚裝玩具。
張旭上初中的時候,有個小女朋友,她曾經給張旭買過一件生日禮物,正是左輪槍拚裝玩具。
上高中以後,那位小女友去了省城,再看不上他這個地級市讀書的鄉巴佬,兩個人最終分開。
初戀的禮物張旭始終帶在身邊,閑著無聊的時候,便會把它拆開,然後重新拚裝完成。
經過無數次反複拚裝,張旭對於左輪手槍的構造,掌握的一清二楚。
在他來到的這個時代,想做手槍,必須具備兩個關鍵技術,其中一個是彈簧,這東西在明朝還是不存在的。
明朝前期的手銃沒有扳機,連火繩槍在這個時代也是先進武器。安裝扳機必不可少的就是彈簧。
另一個關鍵技術是焊接,槍械的內部零件組裝好以後,要用螺絲安裝起來。
張旭自認做不出那麽小的螺絲,所以如果能夠焊接在一起,照樣可以完成。
洪師傅有能力把炮管燒化以後焊接在一起,但是槍殼不行,燒製這種薄鐵,沒等熔化就已經變形。
當日,在開州撿起那個景泰藍手鐲的刹那,張旭終於找到了解決核心技術的辦法。
景泰藍又叫掐絲琺琅,由銅胎和琺琅釉組成,因此在琺琅釉碎裂之後,露出了裏麵纖細的銅絲,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琺琅的銅胎是由幾圈銅絲焊接而成。
因此,張旭始終把那個殘破的景泰藍手鐲放在懷裏,但凡有閑暇時間,總會拿出來觀摩一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