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早朝鬥法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A+A-




    早朝,是古代國家最高的辦事機構,所有重要的朝廷政務,都要在這裏討論。作為鎮撫使的朱鑲沒有資格參加朝會,但是他的上司錦衣衛指揮使盧忠可以參加。

    討論完幾件大事的空蕩,盧忠出班講道:

    “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愛卿請講。”景泰皇帝朱祁鈺和顏悅色的說。

    “近日錦衣衛查明,六扇門總捕頭葉慕羽收受賄賂,已經將其下獄,請陛下聖裁。”盧忠講道。

    “盧指揮使,可不能隨便冤枉好人?”站在靠前位置的柱國楊寧出班質問。

    “經過盤查,在葉慕羽家中發現五百餘兩來曆不明的財物,總捕頭年俸三十兩銀子,他不吃不喝也要積攢十七年,才能有這筆家產。”盧忠硬氣的回答。

    “行賄之人你們抓到了嗎?”柱國楊寧不依不饒的問。

    “這個很容易,最多三五天就可以審訊出結果。”盧忠說。

    “好了,不用審了,既然財物來曆不明,便可以定葉慕羽受賄的罪名,削職為民吧!”朱祁鈺回答。

    “陛下,葉慕羽多年來始終兢兢業業,還請陛下開恩。”楊寧施禮說。

    “既然楊柱國為其求情,朕念其功勞網開一麵,降職,打發出去做個縣吏。”朱祁鈺緩和了幾分口氣說。

    楊寧明擺著不甘心,還要繼續求情,沒等他開口,隻聽站在朱祁鈺跟前的太監成敬講道:

    “楊柱國,謝恩吧!”

    “謝陛下隆恩。”楊寧聞言隻好施禮謝恩,不過隨即又說:

    “陛下,微臣還有本啟奏。”

    “楊愛卿請講。”

    “微臣所轄六扇門捕頭前往江南辦案,中途聞聽信武將軍張旭一路上橫行無忌、欺壓地方官員。”楊寧說。

    這老家夥心機很深,為了避開公報私仇的嫌疑,並不提張旭打過寶貝兒子的事。

    “可有各地奏折?”朱祁鈺謹慎的問。

    “沒有,各地官員畏懼張旭權勢,不敢上奏。”楊寧回答。

    “既然沒有奏折,就是道聽途說,不足為信。”左都禦史楊善出班講道。

    楊寧氣的臉色一變,正要出言反駁,隻聽朱祁鈺率先發問:

    “於少保,張旭南下屯田帶了多少兵將?”

    於謙沒有答話,而是回頭看向神機營都督孫鏜,臉上帶著詢問之色。孫鏜當即出班講道:

    “回陛下,張旭隻帶了十名兵將。”

    “不足為慮。”朱祁鈺點點頭說。

    “陛下,張旭的兵將隨身攜帶神機營火器,地方官員自然不敢招惹,如今遠在江南,更是橫行無忌。”柱國楊寧繼續說。

    “楊愛卿的意思,是要把張旭調回京城?”朱祁鈺問,不等楊寧回答又開口說道:

    “如今張旭正在為朕開采銀礦,把他調回來恐怕是不合時宜。”

    “陛下所言極是,微臣隻是覺得應該派人節製張旭,以防他胡作非為。”楊寧意味深長的說。

    “這倒是個好主意,於少保,你來安排一下,找個比張旭職位更高的將軍,帶些人駐守平陽山。”朱祁鈺笑著說。

    “孫鏜,由你們神機營出一位將軍,帶兩百兵將南下。”於謙吩咐道。

    “輕車都尉徐勇乃是三品將軍,可以擔此重任。”孫鏜斟酌片刻提議道。

    “好,就這樣吧,命輕車都尉徐勇即日啟程,前往永豐縣平陽山屯守。”朱祁鈺很幹脆的答應了下來。

    “為臣遵旨。”於謙和孫鏜齊聲回應。

    退朝以後,文武百官照舊順序有致的走出乾清宮,柱國楊寧在宮門外抬高聲音說:

    “盧指揮使,請留步。”

    盧忠聞言停下腳步,嗬嗬笑著問:

    “楊柱國,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本官隻想提醒指揮使大人,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絕,日後也好給自己留條後路。”楊寧陰著臉子說。

    “下官受教了,隻是我錦衣衛查處的都是朝廷百官,進了這個門,再沒有後路可言。”盧忠照舊笑著回答。

    “本官已經查明,朱鑲和張旭是結義兄弟,此次禍及葉慕羽,都是為了給張旭出頭。”

    “大人所言差矣,我們錦衣衛辦事,素來講求證據,如果葉慕羽品行端正,即便朱鑲要查他,也是無從下手。”盧忠爭辯道。

    “莫非你等都是品行端正之人?”楊寧不屑的問。

    “您掌管著刑部,也可以派人查一下朱鑲,他家老爹還在城外耕田。”盧忠回應,隨後又笑著說:

    “同樣可以盤查下官,倘若下官家裏有來路不明的財產,願意削職為民,絕不找人求情。”

    楊寧聽了盧忠的挖苦,臉色變得越發難看,點點頭說:

    “很好,希望日後盧指揮使不要後悔。”

    “謝柱國大人提醒。”盧忠照舊笑嗬嗬的抱拳說道,轉過身邁大步離開。

    盡管楊寧位高權重,但是錦衣衛隻聽皇帝的調遣,因此盧忠並不會畏懼他的權勢……

    景德鎮:張旭的瓷廠剛剛建好,正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小毛子突然趕來送信。張旭見到他,心裏多少覺得有些不踏實,出言詢問道:

    “平陽山出了什麽事?你大老遠的來找我?”

    “朱鑲大人打發錦衣衛旗官前來送信,說是朝廷為了轄製將軍,增派輕車都尉徐勇前來永豐縣屯兵,徐將軍沒有帶輜重,預計三天後可以趕到南京,補充輜重以後,還需五天趕到平陽山。”

    “

    的,關鍵時刻來了這麽個絆腳石,照你的意思我還有八天時間。”

    “沒錯。”

    “不能再拖了,通知吳季九,馬上做兩塊招牌,寫上百年老店、六折促銷。”張旭看向二驢子吩咐道。

    “是,小人立刻去傳話。”二驢子答應著匆匆離開。

    吳季九倒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張旭的命令,但是臉上神色有些難堪,直到傍晚時分,始終顯得悶悶不樂。

    吃完飯的時候,張旭看出了這位合夥人的心事,笑著詢問:

    “老吳,你好像對我定的價格不滿意。”

    “沒有,隻是覺得六折出售會減少大半利潤,有些不值。”吳季九毫不隱瞞的回答。

    “你燒的二三等瓷器強過其他幾家,我原本打算定八折的價格,一兩個月就可以有成效。”張旭回答。

    “將軍因何又變卦了?”

    “七天後我要回平陽山,離開之前必須給你打開局麵。”張旭回答。

    “將軍要走?什麽時候回來?”吳季九驚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