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小明王
字數:4349 加入書籤
紹興府相距杭州僅有百十裏的路程,張旭一行人騎著快馬,晌午之前便來到一處名叫福全鎮的地方,前麵帶路的柳瑚兒率先勒住了馬匹。
“你們小明王就在這講法傳道?”張旭四下巡視幾眼,好奇的問。
“在山上的寺廟裏。”柳瑚兒回答,調轉碼頭直奔鎮子外麵的矮山。
山頂上的確有一處寺廟,周圍集結了近萬信眾,甚至還有些認識張旭的,見到他以後,紛紛施禮問候。
張旭仔細打量幾眼,恍惚想起,這些人都是高嶺挖土的民夫。這才笑著對柳瑚兒講道:
“還以為你們明教在紹興府有這麽多信眾,不成想是把江南的信眾都集中到了一起。”
“小明王難得前往江南傳道,周圍的信眾自然要來拜見。”柳瑚兒坦然回答。
隨著他們前行,擋在麵前的信眾紛紛讓路,張旭在柳瑚兒的帶領下,最終來到寺廟門口。
此時出現在麵前的,是一處高大的法台,有位風度翩翩的白衣青年,正站在高台上,向信眾講法傳道:
“本座先祖山童老人,乃是明王阿彌陀佛轉世,引領各地首領抗擊蒙古韃子,不成想被奸人所害、死於非命。”
“先祖雖然亡故,但是衣缽始終由我韓家世代傳承,本座不才,繼任為第五代小明王,奉先祖訓,普度眾生。”
“明王殿下萬歲……”信眾們紛紛跟著高呼起來。
聽到此話,張旭已然明白,麵前這位應該就是小明王韓治平,見他抬出先祖忽悠信眾,張旭頗為不屑,等周圍的聲音停下,立刻出言詢問:
“明王殿下,我有些疑問,不知你能否為我解惑?”
“當然可以,本座的職責就是為眾生解惑。”韓治平笑著回應。
“阿彌陀佛是西域人,因何會轉世到我中原地區傳道?”張旭問。
“隻因我中原地區戰亂四起、民不聊生,才引得他老人家的憐憫。”韓治平回答。
“三百年前,突厥人攻打天竺,連佛陀的老家那爛陀寺也給燒了,怎麽沒見阿彌陀佛心生憐憫、轉世傳道?”張旭又問。
“閣下恐怕是道聽途說吧?”
“明王殿下可以找些往來經商的西域人,問問清楚。”張旭淡笑著回答。
始終得意洋洋的韓治平,這下被問的愣住了,顯然張旭所說超出了他的認知。
當然,作為明教的領導,肯定有很多信眾幫忙解圍,就在韓治平無法解釋的功夫,台下突然有人喊道:
“此人妖言惑眾,汙蔑佛祖,不殺他不足以平民憤。”
這話立刻引起其他信眾的共識,紛紛齊聲呐喊:
“殺了他!殺了他!”
張旭也被眼前情形嚇得夠嗆,畢竟他可是激起了近萬人的憤怒。
柳瑚兒皺起黛眉,狠狠的瞪了張旭一眼,隻好帶著他掉頭離開。
那些憤怒的信眾,見柳瑚兒在前麵開路,也不敢放肆,總算讓出了一條路徑。
幾人兜了個圈子,來到寺院的後門,有小和尚等候著招待。
柳瑚兒帶著張旭進入禪堂以後,才出言講道:
“帶你來是為了結識我們小明王,如果你自尋死路,我也救不了你。”
張旭明白是自己冒失了,此刻想來,當著粉絲的麵前挖苦明星,的確有些不妥當。於是喝了口茶水,訕笑著回應:
“隻是打算跟你們小明王論論道,誰成想明教中人不講道理。”
“夠了,寺廟的主持也是明教中人,希望你可以謹言慎行。”柳瑚兒提醒道。
張旭聞言,也隻好收起散漫的神情,正襟危坐自顧自的喝茶。
柳瑚兒顯然是被氣到了,也不多看他,始終低著頭默默的沉思。
直到日正中天的時辰,一名小和尚從外麵進門,恭敬的施禮說道:
“柳壇主,明王殿下已經回到寺廟,請您去大殿議事。”
柳瑚兒聞言,利落的站起身,跟隨小和尚出門,臨走的時候,對七七交代道:
“你留在這裏,照顧張將軍。”
七七點頭答應一聲,並沒有跟柳瑚兒離開,退回禪堂,親手給張旭斟了一杯茶水。
明教雖然自稱是個政權,卻沒有朝廷裏那麽多規矩,柳瑚兒從禪堂來到大殿以後,徑自進門,躬身施禮問候道:
“給殿下請安。”
“瑚兒,免禮吧!”小明王韓治平微微笑著說,又恢複了昔日風度翩翩的模樣。
“屬下帶來的朋友得罪了殿下,瑚兒特來請罪。”柳瑚兒照舊恭敬的說。
“你也太小看本王的氣度了,相互辯論道法,此乃常事。”韓治平大氣的回應,隨即又問:
“對了,你那朋友是什麽人?”
“他是朝廷裏的將軍,先前屬下送往總壇的火炮,便是此人所贈,如今他又同咱們合夥在窯裏鎮挖取高嶺土,每月可以收獲近千兩銀子的軍餉。”柳瑚兒如實回答。
“照你所說,這個人的確有些本事?”
“沒錯,屬下一直打算拉他加入明教,但是此人很頑固,所以今天特意帶他來聽殿下講法,結果又驚擾了殿下。”
“本王明白了,下一步你打算如何處置他?”韓治平盯著柳瑚兒詢問。
“全憑殿下做主。”柳瑚兒幹脆的說。
“本王還是很重視人才的,你回去以後再勸勸他,這種人如果能夠為我所用,必然可以打開一番局麵,但是如果成為咱們的對頭,同樣是個不好解決的麻煩。”
“屬下遵命。”柳瑚兒幹脆的應道。
“坐吧!”韓治平此刻才指著座位說。
柳瑚兒也沒有客氣,同韓治平隔著一張小幾入座。韓治平打量幾眼柳瑚兒,微微歎息道:
“瑚兒不可太過勞累,這些日子,你可是又瘦了。”
“報效殿下,義不容辭。”
“看你如此消瘦,本王是會心疼的!”韓治平換了副深情的嘴臉說。
柳瑚兒臉色變得微紅,低下頭並不多言。韓治平則繼續說:
“本王已經跟苗王韋同烈商議妥當,由他在西南借機反叛,我明教在中原呼應,事成之後,西南之地割讓給韋同烈,本王為中原之主。”
“如此倉促,是不是太草率了?”柳瑚兒擔憂的問。
“大明太上皇朱祁鎮回到燕京不久,小皇帝朱祁鈺始終警惕著內宮,無暇他顧,這是咱們最好的時機。”韓治平解釋道,隨後又說:
“等本王登上大位,必定娶你為後,同我共享富貴。”
“多謝殿下隆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