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元易主

字數:3844   加入書籤

A+A-




    張旭正在張家灣大興土木的時候,朝廷裏又收到了一封令人不願接受的情報,韃靼部蒙古大汗脫脫不花,被瓦剌部也先擊敗。
    大明朝廷對於北元的畏懼,都是因為也先打的土木堡之戰。
    那位年輕的太上皇朱祁鎮,全軍覆沒成為俘虜,他最信任的軍政要員幾乎被團滅。
    因此,明朝君臣最為擔心的,當屬也先得勝的這個消息。
    素來擺出勤政姿態的朱祁鈺,聽到這個軍報之後,顯得頗為不安,站起身在龍書案前來回踱步幾番,才出言問道:
    “去年隆冬的軍報:也先已經被脫脫不花擊敗,如今他怎麽突然又勝了?”
    於謙聽到景泰皇帝發問,當即出班敘述了詳細的軍報:
    “微臣得到確切消息,也先戰敗之後,派人聯合了脫脫不花的兄弟阿噶巴爾濟,許下承諾,脫脫不花倒台以後,扶持他繼任汗位,有阿噶巴爾濟裏應外合,脫脫不花才會輸的如此痛快。”
    “也先這個奸詐小人,又讓他的詭計得逞了。”景泰皇帝朱祁鈺感歎道,隨後詢問:
    “諸位愛卿,可有對付也先之策?”
    在場的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出言說話。朱祁鈺等了良久,繼續講道:
    “當初挑唆脫脫不花征討也先,都是張旭的主意,傳朕旨意,傳張將軍進京議事!”
    “微臣遵旨。”於謙幹脆的回答……
    徐邦寧的婚禮過後,張旭又在張家灣小住了整整一個月,才帶人離開。
    如今張旭麾下的士卒,隻有徐邦寧一個人討了媳婦,帶她去杭州府也是沒人照應,還不如留在張家灣,好歹有族人作伴。
    新娘小芝,戀戀不舍的把徐邦寧送上張旭的輪船,才轉身回去,暫住在娘家。
    從信江上遊趕往杭州府,途中大多都是順流,小輪船加足馬力,每個日夜足可以走出千裏路程,因此隻用了三天時間,他們便回到杭州府紅綃坊。
    聽到輪船回來的消息,顧春娘和沈若蘭匆匆迎了出來。顧春娘隻是一臉喜色,並沒有說什麽,沈若蘭則冷著臉子數落道:
    “送個女人而已,至於婆婆媽媽去這麽久嗎?”
    “順道回老家看看,又給徐邦寧討了個媳婦。”張旭回答。
    “是嗎?徐大哥,新娘子呢!”
    “還在老家,將軍說等我們安頓下來,再接她一起住。”徐邦寧笑著說。
    “看來你是不打算一直留在我們杭州府?”沈若蘭努著嘴說。
    “我有皇命在身,到底要去什麽地方,自己也做不了主。”張旭應道。
    “別囉嗦了,官人一路長途跋涉,咱們找個酒館,給官人接風。”顧春娘插言說。
    眾人聞言,都達成了統一意見,就近找了個酒館,擺下兩桌美酒佳肴,張旭特意打發二驢子回織造衙門,請來馬青。
    馬青聽說張旭回到杭州府,便匆忙趕來,一臉鄭重的神色講道:
    “將軍,出大事了,兵部文書已經到了五六天,調您去燕京議事。”
    “去燕京,議什麽事?”張旭問。
    “聽說是也先夥同阿噶巴爾濟,攻打脫脫不花,最終脫脫不花戰敗,下落不明,如今也先扶持阿噶巴爾濟做了蒙古大汗。”
    張旭一邊聽一邊點頭,顯然這些才是他所熟悉的曆史劇情。
    “剛剛回來,又要去燕京!”沈若蘭抱怨道。
    “既然舍不得讓我走,就留下陪你玩幾天。”張旭笑著回答。
    “將軍,這次可是兵部發的加急文書!”馬青提醒道。
    “兵部的文書怎麽了?你給回個公文,就說本將軍身體不適,要修養些時間。”張旭不屑的說。
    馬青聞言張了張嘴,終歸沒想出勸說的理由,隻好點點頭應道:
    “末將立刻去辦。”
    吃飽喝足之後,張旭才問詢了紅綃坊的經營情況,此時正值盛夏,已經到了籌備貨源的季節。顧春娘美滋滋的回答:
    “湖州的蠶絲都定下了,還是去年的價格,今年的競爭很激烈,幸好咱們都欠了契約,還是保住了去年的收購量,如今的湖州桑農,也都認紅綃坊的招牌。”
    “棉花呢?”張旭追問。
    雖然棉布的檔次相比絲綢低的多,不過張旭倒是格外關心這東西,畢竟所有人都要穿棉布,隻有那些富人才會穿絲綢,相比之下,棉布市場要更大。
    “收購棉花的事,我給攬下了,交給我們家沈老頭做的,價格比去年低了半成,倒是多定了兩成的貨。”沈若蘭說。
    “這事辦的不錯,可以考慮給你漲點工錢。”張旭點頭稱讚道。
    “什麽時候漲,我已經等不及了。”沈若蘭迫不及待的說。
    “不著急,過些日子再商量。”張旭刻意賣起關子。
    眾人聞言都哄笑起來,沈若蘭則氣的直翻白眼。顧春娘則趁著這個時候講道:
    “隨著新蠶絲上市,杭州府的絲綢價格降了,這幾天影響到了咱們的生意。”
    “都在意料之中。”張旭點點頭回答。
    “咱們下一步怎麽辦?”
    “作為名牌,是不能隨便降價的,所以咱們得挺住!”張旭平淡的說,隨即交待道:
    “若蘭,從今天開始,把牛家兄弟派出去,挨個盤查紅綃坊的經銷商,但凡有違約出售別人家綢緞的,一律取消總代理資格。”
    “春娘,你去籌備一下,七夕在西湖搞個燈會,凡事買布的客人,都有資格參與抽獎,中獎者同若淺姑娘一起參加七夕燈會。”
    “我看你就要把若淺給賣了。”沈若蘭感歎道。
    “這叫名人效應好不好?借助若淺這個花魁的名頭,正好可以給咱們多拉一些客人。”
    如今紅綃坊已經成為杭州府的龍頭老大,市麵上一半的布帛,基本上都出自紅綃坊,所以任何形式的降價促銷,都是割自己的肉。
    因此張旭隻能另辟蹊徑搞品牌效應,讓他的布和若淺姑娘一起家喻戶曉。
    絲綢產品賣給的都是有錢人,所以隻要樹立起品牌,買主也不會差那幾文銀子。
    張旭一連忙了五六天,特意從南京請來更多的畫舫,參加七夕燈會。
    此刻朝廷又傳來一份聖旨,同樣也是傳喚張旭的,不過措辭還算客氣,命張旭病愈之後盡快趕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