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拉關係

字數:4069   加入書籤

A+A-




    張旭見成敬擺出一副解氣的模樣,難為王誠,也跟著嗬嗬笑了起來,隨即把王誠送上的賭注往回推了推,笑著說:
    “同公公鬥雞,隻為湊個熱鬧而已,您這些家當,末將還看不上眼。”
    “將軍的意思,咱家的賭注你不要了?”
    “當然,末將早晚還得回江南任職,要您京城的房子,能有什麽用?”張旭反問。
    “既然如此,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王誠笑嗬嗬的把金子和房契都收回到懷裏。頓了頓似乎覺得有些不妥,便給張旭出了個主意:
    “將軍若是打算留在燕京做官,隻需成公公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便可。”
    “算了,因為些許小事,毀了成公公的名聲,實在不值得,況且末將如今的家當也都在江南。”張旭笑著推辭道。
    他如今才是真的處境艱難,倘若跟景泰皇帝的關係太過親密,日後太上皇朱祁鎮複辟,定然會有疑心,所以去江南做官反倒更合適。
    吃過午飯以後,張旭又帶著兩位身居高位的公公一起出了城,直奔通州碼頭。
    兩頂小轎慢悠悠走在官道上,五十裏路竟然走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傍晚時分才來到碼頭上。
    張旭提前派人送來消息,鄧大嘴倒是早早點燃了鍋爐等候,直等眾人趕到,他才下船叩拜迎接。
    “成公公,這位鄧大嘴是末將的船夫,他駕駛的輪船,可以送公公直達長安。”張旭講道。
    “輪船?咱家可是從來沒做過,不如給我們試練一番?”成敬回應。
    “公公請上船。”張旭笑著說。
    把二人帶上輪船以後,張旭當即吩咐鄧大嘴起航,先順流而下行駛了十裏,隨即又逆流返回。
    成敬坐在甲板上,目睹著小輪船在河道上往來,顯得頗為詫異,看向張旭問:
    “將軍的這艘船,每日可行多少路途?”
    “一個日夜七八百裏,如果白天航行晚上休息,最多十天,可以抵達長安城。”張旭回答。
    “倘若將軍願意把船借給咱家,明日咱家立即上報陛下,請求回耀州祭掃先人。”成敬鄭重的說。
    “末將可以派馬青送公公前往,再帶上三四名槍手,便可保公公平安往來。”張旭許諾道。
    “多謝將軍。”
    說話間輪船已經靠岸,張旭命人在碼頭上準備好燒烤,陪著成敬和王誠吃了一頓野外烤肉。
    席間成敬連連向張旭敬酒,以此來表達謝意。張旭倒是沒有趁這個時候提任何要求。
    當晚,這二位便帶著他們的隨從,住在附近的客棧之中,張旭特意安排人手,負責保衛工作。
    次日清晨,成敬連早飯都沒有來得及吃,便匆匆返回紫禁城,奏報景泰皇帝朱祁鈺。
    朱祁鈺對於成敬非常看重,聽說他要回鄉祭掃,特意賞賜了祭品以及路費,還額外給做了一首祭詩。
    整個大明朝廷三百年的名臣,也沒有幾個能獲此殊榮,成敬感激涕零的叩拜之後,才下去準備他的回鄉之旅。
    當然,他也沒什麽好準備的,一路上的花銷張旭早已準備妥當。
    中途由馬青帶著徐邦寧、湯傑、楊道、毛玉山負責保護成敬的安全。
    臨行前,張旭特意找來馬青詢問:
    “馬副將,問清楚了嗎?黃河水路是否通暢?”
    “末將問過了,隻有三門峽一處路險,經常有路過的貨船傾覆。”馬青回答。
    “是否想過對策?”
    “已經想好了,末將可以學曹操,在路過三門峽的時候,購買幾艘木船,跟咱們的輪船用鎖鏈拴好,上麵釘上木板,就可以變成一艘平穩的大船。”
    “這主意不錯。”張旭點頭稱讚道,也終是安心打發他們離開。
    送走了成敬一行人,張旭便帶著隨從回到南苑大營住下。
    當然,他們此時還沒有購買戰馬,所以隻能搭乘馬車。二驢子一邊趕車一邊詢問:
    “將軍,您去過長安嗎?”
    “沒有!”
    “俺也沒有。”二驢子有些羨慕的嘀咕道,隨後又問:
    “既然沒去過,為什麽把這遊山玩水的差事交給馬副將?”
    “因為咱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兵仗局的手雷已經做好,通知劉東,讓他帶上兩枚去宣府馬市,找一位老主顧。”張旭回答。
    這次張旭也是很照顧劉東的,特意給他拿了幾十兩銀子的活動經費,還發了一把留著保命的短槍,當然,短槍裏隻有六枚子彈而已。
    劉東此行並不像上次那樣順利,畢竟他要找的是一位固定客戶,而這個人並不會長期留在宣府馬市。
    足足等了半個月,劉東才風塵仆仆的從宣府回來。
    “將軍,總算等到了,還是上次的那個。”劉東見到張旭,當即迫不及待的說。
    張旭聞言也是微微鬆了口氣,拍拍劉東的肩膀問:
    “價錢講好了嗎?”
    “已經講好了,十枚手雷換一匹馬。”
    “很好,你先回去休息,明天一早雇三輛馬車,咱們去宣府交易。”張旭交代道。
    “宣府馬市在什麽地方?好玩嗎?我也要去。”沈若蘭迫不及待的問……
    宣府馬市相距燕京還不到三百裏,因此,眾人架著馬車疾行,當天二更十分便趕到了宣府。
    為了方便日後長期居住,張旭特意在燕京內城買了套兩進的院子,留下山藍主仆,收拾新住宅,剩下的其餘人等都去宣府交易。
    此次,張旭並不急於同阿刺知院交易,來到宣府馬市之後,包下一家取名西河的客棧,專門等候客人上門。
    如今戰亂已經過去三四年時間,大明和北元兩地的軍民,不再像從前一樣嚴加防範,阿刺知院很大氣的帶著十幾名隨從,來到西河客棧同張旭交易。
    見到張旭,阿刺知院哈哈大笑著說:
    “我就知道,大明軍中隻有閣下膽敢出售軍火,這次將軍總該留個姓名嗎?”
    “我姓張,知院大人稱呼我張將軍就好。”張旭回答。
    “好吧!看來將軍對我們還是不信任。”阿刺知院笑著問。
    “本將軍出售軍火,乃是掉腦袋的營生,自然不能把名字暴露出去,但是我喜歡交朋友,喝頓酒還是沒問題的。”張旭解釋道,隨即吩咐:
    “上菜。”
    “來嘍!”隨著夥計回應的聲音,便有兩道人影從廚房裏走出,把菜肴逐一端上餐桌。
    “知院大人,請吧!”張旭看向阿刺知院說。
    “多謝將軍美意。”阿刺知院道謝之後,大咧咧的坐在了張旭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