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南陽公祭

字數:5961   加入書籤

A+A-


    從豐山到南陽二十裏的路程,李裕用了兩個時辰。
    剛回王府,李裕發出王命,將方城關和魯陽關戰歿ò)軍士的骨灰運回南陽,建造一座英靈殿,作為他們永久的存骨處。
    小家夥們見自己的訴求得到了回應,興奮的咿咿呀呀說著“嬰語
    路中間有王妃鑾駕。
    ”,搞得李裕哈哈大笑。
    眾文武都笑嗬嗬的看著兩個未來的接班人,心裏更有奔頭了。
    李裕大軍來到南陽北的豐山,此處已經有人迎駕,大路兩側是黑壓壓的百姓。
    殿分三層。
    底層為祭奠大殿,是舉辦戰歿者祭奠活動的場所。
    靠北側設供桌有靈位靈牌,上書戰歿者姓名職位,生卒時間,死於哪場戰役等基本信息。
    供桌上設有香爐、貢品。
    英靈殿的二層和三層則是擺放著戰歿者的骨灰壇。
    方城關和魯陽關的殘兵都來到了英靈殿前。
    李裕和文武官員身著禮服,麵容莊重。
    燃香祭拜。
    有司禮謁者,高呼指令,現場所有人都聽從指揮。
    大殿內香煙繚繞,梵音陣陣。
    李裕帶頭叩拜,起身後,麵對英靈殿高聲宣讀祭文。
    “噫嘻~嗚呼哀哉~~~~~~”
    “天複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有逆賊朱溫者,違天抗命,屬僚韓建、徐懷玉者領兵犯境,於方城關與我鎮軍相抗,又於天複五年三月初三,有汴軍進犯魯陽關者,兩戰俱敗。”
    “我守關鎮軍殊死搏殺,絕不後退,前赴後繼,拒敵於關下。”
    “方城關一戰,我鎮軍戰歿者五千餘,城頭屍骨累累,逆賊罪行滔天。”
    “魯陽關再戰,鎮軍亦戰歿者眾,城頭血浸足履,然汴軍仍被擊退。”
    隨著李裕的聲音,殿外跪倒一片。
    這些都是戰後餘生的殘兵。
    他們死戰之後,剛剛恢複了點理智,又被祭文中的戰場畫麵帶了進去。
    “南陽鎮軍可歌可泣者,罄竹不堪書。抱敵投城者不計其數,斷首求死者亦大有人在。”
    李裕在前麵高聲宣讀,後麵哭聲一片。
    他們經曆的殘酷和死亡,終身難忘。
    能得到理解和承認,他們的內心又充滿了激動。
    “嗚呼~南陽初立,保境為要。然逆賊朱溫不於我休息,荼毒蒼生,是為天下惡梁者久矣!”
    “然,南陽百姓何辜?南陽鎮軍何辜?兩戰戰歿者何辜?”
    “嗚呼,蒼天有眼,必聽我言。”
    “誅殺奸佞,滅絕逆賊,還我大唐郎朗乾坤,為戰歿者報殺身之仇。”
    “戰歿英雄,登堂入室,入英靈殿得享永世祭拜香火。”
    “南陽國,德王裕禱祝上蒼。”
    李裕讀完祭文,將祭文在香爐前燃盡。
    縷縷青煙,扶搖直上。
    眾文武也都抹著眼角,戰歿者家屬更是嚎啕大哭。
    很多人都是家裏的頂梁柱,如今戰死了,家也就塌了。
    “爹爹,我的爹爹呀~~~”
    一個清秀女孩哭昏在地,被左右百姓女子拉起,他們也跟著抹眼淚。
    “爹,猴子哥,我來晚了~~~”
    一個女子頭戴一朵白色的木棉花,穿著白麻布,步履蹣跚的走了進來,她的身後還跟著兩個傷兵。
    他們是一個村的。
    全村出去七八個青壯,如今隻剩下兩人歸來。
    “二娘,你爹把你許給了猴子,可他倆都沒回來。”
    佟二娘懵懵懂懂,像沒聽見一般,竟然越過眾人,來到李裕的身後,猛然對著大殿的柱子撞去。
    “二娘,不要~~~~”
    “啊,不要啊~~~”
    身後眾人一陣驚呼。
    李裕正拿著祭文,注視著火焰把紙張燃盡,卻猛然聽到身後有動靜。
    正待轉身之際,身後有人高呼。
    李裕猛地轉身。
    就見一女子已經撞得頭破血流,倒在殿上。
    有侍衛衝上來查看。
    兩個傷兵也一瘸一拐的上來,給李裕請罪。
    這會兒李裕才知道,這是戰歿者家屬。
    佟家隻剩這一個女子了。
    李裕心頭不忍,急忙讓侍衛送女子去王府醫館急救。
    此女剛烈,在這亂世難得啊。
    “鳴槍六響~~~”
    司禮謁者高呼下一個儀式。
    左右兩側的禮儀兵舉槍對著天空鳴放。
    轟~
    轟~
    轟~
    待把六轉槍全部打空,英靈殿都被震的嗡嗡直響。
    “瞻仰靈位~~~~”
    李裕帶頭進入英靈殿,挨個祭奠戰歿者。
    身後跟著眾文武官員,殘兵,戰歿者家屬,部分火槍牙軍等。
    一時間,大殿內肅穆莊嚴,隱隱有抽泣之聲。
    “誒,都是好兒郎啊!”
    剛一出大殿,殘兵們眼圈紅紅的。
    “老佟大哥,瘦猴子,你們命好,入了英靈殿了,我們沒這個命呀。”
    “王老哥,李二,你們命好,得繼永世香火啊。”
    這場大公祭,在整個南陽的軍政係統裏,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你想想,什麽人能設靈牌受人祭拜,享受香火?
    世上隻有幾種身份能得到這樣的待遇。
    一是神仙佛像。
    二是帝王將相。
    當初李世民就搞了個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裏麵掛著這些人的畫像,享受著世人的供奉和香火。這對家族來說是多大的榮譽?
    再有就是家廟。
    供奉自家的祖宗。
    這戰歿者被世人供奉,那不是和帝王將相一個待遇嗎?就是大家的祖宗啊。
    一時間,眾多武將心情激動。
    自己要是戰歿了也能進入這英靈殿,也得享供奉香火,嘿嘿,不虧,不虧。
    李懷仙帶著後隊車馬在四月初趕回了南陽。
    幾萬青壯都返回了家,參加春耕生產。
    陳班的家眷安排了單獨的院落。
    鄧王的封國鄧州,府治在穰縣。陳班早早的去了穰縣,安排整個鄧州的生產。
    至於隨州,李裕則安排高適暫代隨王府長史的職務,他也去了隨州的府治隨縣。
    方城關由臨時招募的火槍兵駐守,李裕哪裏放心,讓李熊嚴加訓練。
    原鎮兵撤回方城縣駐紮。
    魯陽關李真駐守,李裕讓趙氏兄弟去了向城,但凡魯陽關有警,不必請示,直接支援。
    兩個關城傷殘軍兵,李裕召集在一起,讓他們在南陽西百裏處,墾殖軍墾農場,以後所有傷殘軍兵,都安排這兒。
    李裕取名“鎮平”。
    此處雖無河道經過,可是土地平坦肥沃,是非常好的旱田所在。
    李裕按下決心,待秋收之後,看我如何收拾朱溫逆賊。
    天複五年五月初一。
    南陽要舉辦公祭。
    各地文武官員都來到了現場。
    “凡我南陽國將士,保家衛國,對外征戰,英勇捐軀戰歿者,得享英靈殿,骨灰存放,設靈位得享永世香火。”
    “戰歿者家屬,得撫恤、田土,享永久免稅優待。”
    “戰歿者子,成年後,優先招募為兵。”
    此律一經發布,即引起了轟動。
    周寬直接在城北外五裏處,尋地建設英靈殿。
    同時發布《得享英靈殿律》。
    百姓們也跟著歡呼,迎接自己的子弟兵。
    荊襄節度使趙匡凝親自到場,參加本次公祭。
    此殿麵南背北,基座高三丈,殿高近十丈,總高十三丈。
    “父王,父王~”
    兩個小家夥掙脫奶娘的手臂,咿咿呀呀的喊著含混不清的父王,伸出小手求抱。
    李裕下馬緊走幾步,兩位王妃帶著府中美人迎於路旁。
    “繡娘,碧娘,快快請起。”
    “嗬嗬,央兒玨兒,讓父王抱抱。”
    李裕放開王妃的手臂,走向了兒子。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