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智能製造2025
字數:4316 加入書籤
“老公,我看評論,很多專家都在說機器人大規模上市會引發大規模的失業,不一定是吧?”
吃晚飯的時候,李詩涵問起了周飛宇這事。
“大規模失業是一定會的。”
周飛宇邊吃飯邊說道:“不過不用擔心,這事政府安排好的。至於專家說什麽,無關緊要。你也看到了,網友們都反對他們,建議專家不要建議。”
李詩涵“噗嗤”一笑,然後越笑越大聲,顯然是被這話逗笑了。
好一會,她才控製住情緒,笑嘻嘻的又問道:“那我們需要做什麽嗎?”
周飛宇回答道:“做點慈善吧。”
李詩涵聽得一怔,想了想,忽然說道:“這事,老公你認為我來做怎麽樣?”
說完,她臉上有著光彩,一臉期待神情的看向了周飛宇。
做慈善什麽的,這是企業做大了後的常規操作,一來可以塑造企業形象,二來可以減免稅負,三來也是為社會做點自己的貢獻,可以說一舉三得。
至於錢嘛,賺得多就做慈善大點,賺的少就做慈善少點。
機器人大規模上市引發就業危機,處理不好就會給飛揚造成負麵危機。哪怕處理得好,但也會有許多人對飛揚充滿了敵視。
這個時候,飛揚站出來大搞慈善,的確會對衝掉一部分的負麵影響。
李詩涵懂得周飛宇的意思,所以自告奮勇。
近一年了,剛開始她還想著幫助下周飛宇,在飛揚公司內部做些事,替周飛宇減輕壓力。
但是,隨著意外懷孕,這個“賢內助”計劃破產了。
到現在,她一直在休息,很是覺得不好意思。
現在有了這麽個機會,她覺得她可以的,哪怕懷孕了,其實也可以在慈善上做點事情,畢竟做慈善不一定要幹什麽重活。
有的時候,有名望的人肯站出來做慈善,已經是一種慈善了。
其實,飛揚公司也一直在做慈善,不過和尋常公司捐款捐物不同,飛揚一直踐行著周飛宇的認知,那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常都是以培訓、提供基礎建設等方式來做慈善。不過規模太小,做事也低調,所以並不為人所知。
李詩涵知道此事,但她此事提及的,和以往的自然有些不一樣了。
畢竟現在這個關口,飛揚要做慈善的話必須是更大規模更大力度的去做了,也需要有一個總牽頭的人。
賺了三千多個億,這麽多錢,不知道多少人眼睛血紅的看著呢。
社會上,許多知名人物要麽是夫妻雙方一起做慈善,要麽是男的負責掙錢,女的負責出麵做慈善。
李詩涵認為自己可以當這個出麵做慈善的人。
至於周飛宇,李詩涵從沒想過,畢竟周飛宇是要忙於研究的,這些才是根本的大事,他根本沒有空處理這些小事。
“你?”
周飛宇看了她一眼,建議道:“還是等生完寶寶來吧?”
李詩涵道:“這有什麽等的啊,我現在行動也還方便,而且也不是要幹什麽重活,就是出個麵,掛個名,然後做一些協調的工作呀。”
“你吃得消嗎?可別累著了,那我可心疼死了。”
周飛宇還是有些不放心。
李詩涵撒嬌道:“老公,你就答應我吧。我保證,一定會注意身體,盡量不出門,有什麽事就讓人代為處理。”
周飛宇拗不過她,也知道她這幾個月的待產實在是悶得慌,於是就答應道:“行吧,不過先說好了,你隻能在家辦公,涉及到要出門的事要和我商量。”
“謝謝老公,我知道啦。”
李詩涵都嘴朝他隔空親了一口表示感謝。
晚飯後,周飛宇陪著李詩涵在院中散步了一小會,然後就回了房間休息。
李詩涵看節目的時候,周飛宇在一旁聽著人工智能“星河”以及下屬幾個公司的高管給他匯報工作。
“老板,目前機器人生產線體開動了三條,第四、第五、第六條預計本周內可以完成調試工作,正式投產,剩下的第七、到第十條產線預計下星期內可以完成投產……銷售訂單還在持續快速的增長,交付日期已經排到了年底……老板,我們要不要再縮減一些每日限量上線訂單?”
機器人這邊的負責人的聲音都是沙啞的,產線生產給他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生產機器人不是生產零食、也不是模切材料,隨便一條產線一天就可以生產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數量來。
越是集成度高、零部件多的產品,所需要的生產時間就越長。
譬如手機,別看尺寸那麽小,但一條產線生產一天也不過幾千台手機而已。
而像人形機器人這種大家夥,結構構造的複雜程度就堪比一輛汽車,更別提機器人本身具備的高度智能,更是無比的複雜。
不說其他,隻說測試一項,就比一輛汽車要花更長的時間。
這和體積大小無關,隻和控製程序的複雜程度有關。
越複雜的程序,測試的參數就越多,花費的時間自然就更長。
飛揚在省城的生產基地,哪怕采用了無人製造車間的方式,用機器人來製造機器人,但一條線體一天下來也不過生產一百台而已。
按負責人所說,十條生產線下個星期全部開動起來,一天也隻是一千台機器人,一年下來也不過三十多萬台。
要想把賣出去的一百多萬台生產出來,得三年!
更別提現在的訂單還在快速上漲。
這生產的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當然,生產線體也還在不停的擴建,幾十上百條線體才是必須的。但這些線體的準備,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
《仙木奇緣》
“葉青,你安排帶隊去支援。”
麵對手底下人的叫苦,周飛宇作為老板當然要給資源,於是首先吩咐了葉青。
“好的,老板。”
語音會議上,葉青連忙應道。
然後,周飛宇又說道:“不必再縮減訂單,研發中心這邊我會安排更多的力量支援你們。除此之外,我也在和國家談,到時有結果了再和你們說。這段時間,你們就辛苦些,等過了這一波高峰期,我給你們慶功。”
一眾高管紛紛表示“收到”。
這段時間,周飛宇的確在和國家談,有關機器人大規模上市的事情,一個是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就業危機,第二就是技術擴散的問題。
尤其是後者,這關係到國家整體層麵的技術提升戰略,目標是智能製造2025!
當然,最核心的工作,周飛宇還是放在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以及超級計算機上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