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全球反響
字數:4207 加入書籤
“太平洋航母編隊後撤!”
“震驚!太平洋航母編隊航行軌跡成疑?”
“神秘後撤!太平洋航母編隊意欲何為?”
“又見戰機墜落,太平洋航母編隊問題出在哪?”
“戰機神秘墜落,太平洋航母編隊表示打撈需要三到五天時間。”
作為禦用攝影師,小日子在發現太平洋航母編隊的情況後,媒體上立即就爆了出來。
然後,國內新聞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此事。
關注點,有關注太平洋航母編隊為什麽後撤的,有關注戰機為什麽墜落的。
但是,麵對廣大網友更關注打撈戰機的話題,媒體們的報道重點也很快調整了報道重點,開始全方位解讀戰機墜落以及打撈的信息。
隻有專業的軍事解說欄目和大v號,才把關注重點放在了太平洋航母編隊後撤的問題上。
他們是專業的,所以戰機墜落這種屬於正常的事情並不值得關注。
“哈哈,這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又墜機了?上次墜機還是在上次,這飛機絕對是有問題的。”
“這飛機是拚夕夕買的嗎?各種毛病?”
“就這,還敢來我們這邊耀武揚威?”
廣發網友則是喜歡奇的,對於專業的問題並不太感興趣,戰鬥機墜落和打撈這種才是喜聞樂見的。
當然,網友們調侃歸調侃,但絕大部分還是分的清輕重的,並不會因此輕視對方:“我們的戰鬥機也出現過問題,倒也不必太過放大此事。”
直到這天,國內新聞發言人在接受采訪時,被記者問道對於太平洋航母編隊突然後撤以及戰鬥機墜落在第一島鏈附近有什麽看法時。
國內新聞發言人的回答,直接讓國內網友炸鍋了,也讓全世界的人炸鍋了。
發言人先是說了一番以往的官話,諸如這是挑釁、是對我方的侵犯、請立即停止之類的,然後就說道:“對於此次太平洋航母編隊的後撤,我能告訴你的是我僅知道的一部分,他們是被我方先進戰機迫退的。”
這話一出,在場的記者先是一怔,然後就全都興奮了起來。
立即有記者追問道是什麽先進戰機,是不是威龍?
發言人笑了笑,回答道:“這款戰機過於先進,我這裏不方便透露。但是,不是威龍戰鬥機。”
說完之後,發言人就宣布記者會結束。
然後,記者會是結束了,發言人的回答卻在瞬間傳遍了全世界,所有聽到的人都震驚了。
這回答可不是簡單的一句太平洋航母編隊的後撤是我方迫退的,它蘊含了諸多深意。
首先,這話暴露了國內存在更先進戰鬥機的事實,這已經是一個堪稱驚天動地的大新聞。
要知道,五代機已經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威龍是僅有的幾款之一。第六代戰機,那是存在於理念之中,影子都不知道在哪呢。
哪怕是當今世界頭號軍事科技強國,也是門都還沒摸到。
但現在,國內不僅摸到了,還把這種隻存在於理念中的戰鬥機給製造了出來,並且投入到了實戰當中,這是何等驚人的成就?
第二,國內主動派遣比五代機威龍還先進的戰鬥機迫退太平洋航母編隊,這意味著國內對外的態度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在比之前,一直都是防守反擊的策略,決不開第一槍。
現在,竟然主動出擊了,可見國內對於新戰鬥機的強大自信,更可見國內對於外部的接連挑釁已經失去了耐心。
對待屢教不改、屢說不聽的流氓,隻能說它們聽得懂的語言,那就是拳頭!
隻有拳頭,才能真正讓那些流氓消停!
“我艸!”
“我艸!這是發生了什麽?我是沒睡醒嗎?”
“什麽情況?一覺醒來我穿越了嗎?”
“比威龍還先進的戰鬥機,兔子這是徹底雄起了啊。”
“不會吧,不會吧,這真的是官宣嗎?”
“第六代戰機嗎?好家夥!我隻能說一句好家夥,原來兔子偷偷摸摸的把第六代戰機都造了出來。”
“兔子這是在月球和火星發現了什麽啊?”
“兔子:我說那是小土坡那就一定是小土坡,什麽門戶?我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麽。”
“果然,量產這一代,試產一代,預研一代。威龍大規模量產了,布置在了祖國的東南西北中,這第六代戰機就成功了。”
“我是不是可以期待下第七代戰機了?”
巨大的驚喜,讓廣大網友都樂瘋了,紛紛在網絡上各種點讚加評論,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
當然了,喜聞樂見的評論之中,也不乏各種調侃。
什麽以前叫我小甜甜,現在叫我牛夫人的調侃威龍戰機、壓力給到了航母的調侃船舶等等。
一時之間,各種和飛機製造的圍脖賬號和短視頻賬號都被頂上了熱搜,各種艾特和關注。
與此同時,那些有關的股票,紛紛漲停了。
國外的反應,和國內就截然不同了。
在對岸國內,他們盡力的壓製相關的新聞,采取冷處理。同時,把鍋拋出來,說威脅論之類的。
其它相關的聯盟國家,這時才終於明白為什麽太平洋航母編隊後撤,幸災樂禍之餘,也對於新戰機產生了巨大的恐懼。
它們一方麵解讀揣測新戰機,另一方麵則和對岸國度一樣,各種威脅的老調重彈。
至於國內網友調侃的兔子在月球和火星發現了什麽卻秘而不宣的論調,它們這會也不禁將信將疑了起來。
從各種基礎材料,到中編程,到鋰空氣電池、人形智能機器人、再到現在的神秘第六代戰鬥機,再加上之前不斷出成果的技術,的確給它們一種國內科技大爆發的印象。
尤其是去年以來更加的明顯。
在以前,它們是不會相信這種荒謬論調的,但這次神秘第六代戰機的出現,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是一種全新的設計,和現在的戰鬥機設計全然不同,它完全拋卻了駕駛艙在機頭位置的設計,駕駛艙隱藏在了機體內部
除此之外,銀白色的機身,應該是采用了一種金屬複合材料,聯想到此前它們推出的智能現場輔助設備、可控核聚變的成功運行,我們相信它們研製出了一種全新的金屬,這種金屬的性能是極其強大的”
另一邊,懷著這種疑問的太平洋航母編隊開展了對神秘戰機的分析討論。
“有沒有可能他們不再用有人駕駛,而是采用人工智能駕駛?”
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畢竟從拍攝到的模湖畫麵和甲板上那些工作人員肉眼觀看到的外形分析,駕駛艙隱藏於機身內實在不太現實。
“人工智能,飛揚公司?”
與會上,許多人很快把目標放在了飛揚公司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