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新聞事件
字數:4046 加入書籤
“周飛宇的外貌形象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這和飛揚的生物醫藥研究或許有關,可以列入繼續觀察問題點。”
“飛揚的智能化程度極高,包括生產、研發、甚至管理,有可能是未來社會化生產的模式,值得重點參考。”
在飛揚的考察,除了給飛揚表彰、解決問題、給予政策支持之外,也有重點分析的目的。
飛揚在從去年以來飛速發展,極大的改變並提振了國內的技術發展,為國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從側麵看,飛揚也是必須要監控的對象。
所以,在暗處的一些調查之外,明麵上的考察也是非常必要的。
這一趟過來,所有人都是“間諜”,都是來刺探情報的。因為他們在回去之後,每個人都要寫詳細的考察報告匯報給上級,組織因此就可以分析出飛揚的許多情況。
在國內,組織體係內基本都是高學曆人才,越高層別擁有的人才資源就越多,可以說網羅了全國最頂尖的人才。
加以大數據分析,在國內,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瞞得了國家調查。
許多時候,隻是因為國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真到了動真格的時候,分分鍾把一家公司查個底朝天,祖宗十八代的人脈關係都能調出來。
這一次,最讓上麵注意的是飛揚公司的智能化程度。
周飛宇的變化雖然也讓上麵的人注意到了,感到驚訝,但遠遠談不上重視,隻是列入了觀察一項。
“以飛揚現在的體量和生產力,我已經不懼任何對手了。”
作為主人翁的周飛宇,自然對官方的調查一清二楚。
調查之事,周飛宇認為是正常操作,所以不會有什麽情緒。
人是社會性的,一個人、一家人,習慣了處於這個社會之中,那就不可能變到與世隔絕的環境當中,那樣人的人精神上是很特殊的。
嗯,大部分是精神有問題,但也不排除一些人的精神境界非常高。
至少,周飛宇認為他自己做不到,他的家人也做不到。
那些認為給一百萬,讓一個人與世隔絕小島上生活一個星期的人,是絕對體會不到那種絕望的。
不說其他,就說帶著手機去單獨隔離,兩三天之後很多人的精神狀態就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
所以,周飛宇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之後的半年內,飛揚的各項事業在穩步推進,周飛宇沉浸在各項研究之中,製裁者聯盟以及其它對手因為各種問題陷入了停滯狀態,一時之間,國內外倒也風平浪靜。
不,應該說和飛揚有關的事情風平浪靜。
在國內外,因為其它的事依然處在了激烈的對抗衝突之中。
戰爭、經濟製裁、遊行示威、地震、火災、洪澇等等等等,這個世界變得似乎越來越不安全了,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而在國內,各種難過、pc、出軌的新聞屢見不鮮,所有網友都麻木了。
年年都說今年是最難的一年,但輪到某果、中正發布新手機、在飛揚發布人形機器人之時,卻依然買買買,剁手黨烏泱泱一大片。
以至於許多網友都說,這是大家都在擺爛,其實各個都在藏著。
在十月國慶之時,國內的新聞被各種隔離、堵車所霸屏,不過卻都被一條新聞壓在了
“太空技術公司成功第三十次發射星鏈衛星上天,此次星鏈衛星數量達到了驚人的60顆!”
這個新聞,徹底掩蓋了之前重啟探月失敗的負麵消息,讓人再一次的驚歎於nsa在航空航天、尤其是太空探索方麵的超強技術實力。
重啟探月啟動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不斷延期發射,到現在都還沒上天。
從剛開始的極高熱度,到隨後的熱度降低,然後到現在不了了之,可以說是nsa的一大敗筆。
當然,也不是沒有懂王說什麽這是一盤大棋,nsa不是真探月,而是借探月搞就業、重振航空技術之類的話。
但事實就是這次nsa的確失敗了。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次的發射,算是替nsa挽回了一點麵子。
作為兒子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成功,就是nsa的成功,這個大家心照不宣。
“第三十次了,今年還沒過完,就已經發射了三十次了,乖乖,他們的發射頻率比我們的還猛啊。”
有網友發出了驚歎評論。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以前都是看我們國家發射衛星和吃飯喝水一樣,今天報道發射了什麽什麽衛星,有什麽作用;明天報道發射了什麽什麽衛星,可以驗證什麽東西,給人以一種我們狂飆突進的感覺。
反觀國外,極少有這類的新聞看到,看到最多的還是對麵的可回收火箭、探月計劃這些。
現在看到這個新聞,許多網友才反應過來,艸,這對方發射衛星一樣猛地一匹啊,甚至比我們還猛。
特別是這個星鏈,今年都第三十次發射了。
看以前二十九次發射的新聞每次都是四十多顆衛星或者五十多顆衛星。
這一次,更是離譜,都一次性發射六十顆衛星了!
有人算了一筆賬,今年一年內,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就發射了一千三百多顆衛星上天。
“瑪德,以前還以為星鏈計劃的幾萬顆衛星要搞幾十年,沒想到這麽快,按這個速度和增長模式,十年內就可以建成啊?”
數據一出,所有人更驚訝了。
然後,少不了反思黨、學習黨出沒在各大平台。特別是圍脖,是重災區,各種反思劵發到令人頭皮發麻。
網友們一反駁,立即就有“承認別人優秀有這麽難嗎?”、“這是全人類的成就,沒必要因此各種陰謀論抨擊”這些說法。
也有人把這事和飛揚聯係起來,有人說著:“看看特拉斯,別人都是探索太空,不像我們國內的企業,都盯著老百姓的三瓜兩棗。飛揚也好不到哪去,搞什麽機器人,搶人飯碗。那麽多失業,都是因為飛揚。”
這話,當然不全對,但一定程度上是普通人的認知。
人類資源就這麽多,每個人都要更多,自然就造成了資源緊張的局麵。
如此,就要開源節流。
探索太空,就是最大的開源,把外太空資源弄回星球。
在本星球內搞事,都是在節流。
特別是機器人大軍的推廣,的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內失業大軍的增長。
“近日,第九屆央媽慈善晚會在京城舉行,飛揚集團再次捐贈十億以及一千台智能機器人”
這個時候,一個原本很普通的新聞忽然被頂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