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北禍事

字數:5321   加入書籤

A+A-


    所以在朝堂上向來都是以扶蘇為首,很少參與政事。
    可剛才,嬴政明顯對扶蘇有所不悅,現在問他們這些話,肯定是為了聽到不一樣的東西。
    目光幽幽的看向幾位公子,嬴政眯了眯眼道:“西北天災,流民為患,你們有何看法?”
    “夠了。”
    此話一出,幾位公子神色微微一變。
    這幾年來,扶蘇有儒家支持,在朝堂上大展拳腳。
    扶蘇微微一怔,緩緩道:“父皇,如此天災非人力能及,儒家底蘊不足……”
    沉吟片刻,這才說道:“父皇,兒臣看法與三哥大相徑庭。”
    “隻不過,邊境關係重大,不能輕易撥動,但這物資可以從周邊郡縣調攏,用來鎮壓西北之患。”
    嬴政眉頭微蹙,沉默幾息,再次問道:“那鹹陽之中的流民如何處置?”
    “這……”七公子一愣,沉思許久,道:“可在宮外施粥,等到平定災患,再將他們送回西北。”
    話音落下,朝堂之上寂靜無聲。
    嬴政緩緩閉上眼,心裏湧上一股無力感。
    老三雖然年長,和目光短淺,難顧大局。
    老五一介武夫,雖然天賦了得,但他大秦缺的不是武夫,而是明君。
    老七謀略雖比其他兩位公子好,但思考的卻不夠細致,終究有幾分自作聰明。
    這樣來看,扶蘇除了性格有些固執,其他的地方,無疑是最適合坐這個位置的。
    身旁的趙高看著站在末端沉默不語的趙牧,嘴角微微一抽。
    自家陛下是不是忘了,大殿之上還有一個十公子。
    他緩緩靠近嬴政,俯首在嬴政耳邊輕聲道:“陛下,何不問問公子牧?”
    嬴政一愣,目光朝堂上看去。
    看到站在百官末尾,靠近殿門位置的趙牧時,臉上浮現一絲罕見的尷尬之色。
    真不是他故意忽視自己這個兒子,而是他真的沒存在感啊!
    輕咳幾聲,掩飾自己的尷尬,嬴政望著大殿門口,道:“老十,說說你的看法?”
    終於到我了。
    百官末尾的趙牧緩緩站出來,微笑道:“父皇,兒臣有一計,可解西北之患。”
    “哦?”
    嬴政眉頭一挑,饒有興致的盯著他,道:“細說。”
    “西北天災甚大,導致百姓食不果腹。”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隻能靠物資去填補。”
    “但近些年來幹旱洪水時有發生,大秦各地百姓收成銳減,加上上稅,裹腹已經勉強。”
    “倘若再從他們手上征調糧食,無異於將他們往死路上逼。”趙牧道。
    聽到這,嬴政眸中閃過一抹笑意。
    確實,百姓本就艱苦,倘若再強行征調糧食,這就是斷人活路。
    恐怕那時候就不是鎮壓災患,而是逼民造反。
    這就是他說七公子不足的原因。
    “那你說說,應當如何解決?”嬴政道。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說這句話的時候,他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趙牧麵色一肅:“父皇,接下來就是兒臣要說的重點。”
    “糧食要征調,但不能從百姓身上征調。”
    “兒臣深思熟慮,覺得我大秦可以讓各地富商權貴去賑災!”
    “父皇可以下令,讓各地富商拿出儲備糧食或者讓他們購買糧食用來鎮壓西北之患,讓他們給那些流民建築住所,一切所花錢銀皆由我大秦承擔!”
    “但這樣一來,所需的錢財必定甚大,大秦短時間內想要拿出來恐怕不易。”
    “不過父皇您可以給他們發一張卷,承諾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內將虧欠他們的錢財還清,並且附上一兩成利息!”
    “這一兩成利息聽著不多,但是也足以讓這些人心動。”
    “………”
    “日後,那些人可以憑借父皇的卷來取款。”
    “如此一來,既能解決西北之患,又能解決大秦錢財不足之危。”
    趙牧一口氣說了一大堆,嘴巴都有幾分幹燥。
    當他說完後,卻發現大殿有些不對勁。
    抬頭看去,渾身猛地打了一哆嗦。
    因為此刻,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目光炙熱,猶如餓狼一般的盯著自己。
    就連龍椅上的嬴政,眼睛也是直勾勾的。
    “父……父皇,兒臣這方法如何?”
    看向嬴政,趙牧咽了口唾沫,神色僵硬的道。
    “好!好!好!”
    嬴政忽然朗聲大笑起來。
    和顏悅色的看著趙牧,笑道:“老十,這方法不錯!”
    看向文武百官,道:“眾愛卿覺得呢?”
    “陛下聖明!”
    “公子此法,簡直完美啊!”
    “是極,老夫實在想不到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方法了。”
    ……
    看著這些人恢複了正常,趙牧抹了抹額上的冷汗。
    這隻不過是前世國債的發行方式而已,他剛才正好想到就說了出來,沒想到竟然讓這些人這麽激動。
    不過,趙牧可沒有忘了自己的計劃。
    他看向嬴政,聲音提高幾分:“父皇!這隻是應急之策。”
    “想要避免如今這種情況的發生,唯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嗯?”
    嬴政眉頭微蹙,有些疑惑道:“根源上?”
    “沒錯,這一切皆是大秦境內糧食產量不高的原因。”
    “倘若百姓糧食產量變高,哪怕遇到幹旱洪水,他們也有足夠的存糧堅持到來年!”趙牧道。
    此言一出,朝堂滿是歎息。
    產量不高,這根本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事,龍椅上的嬴政也有些無奈的歎息道:“老十,糧食產量不足,非人力能及啊。”
    身後的趙高聽到這句話,臉色不禁有些怪異起來。
    非人力能及?可是十公子做到了,他難道不是人了嗎?
    見眾人皆麵露無奈,趙牧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道:“父皇,兒臣有一物,畝產八石,一年兩熟!”
    三公子神色一僵,臉色難看的退下來,也將目光落在五公子身上。
    他知道,自己的說辭已經引起了父皇的不悅。
    朝堂上,身形比其他公子高大幾分的青年搖了搖頭,道:“父皇,您也知道兒臣是個武癡,腦子愚笨,這等事情兒臣也想不到法子。”
    三位公子對視一眼,皆明白了各自的想法。
    三公子身子向前一步,抬頭看向嬴政,猶豫片刻,道:“父皇,西北災患雖重,但我大秦也不是沒有辦法。”
    “如今大秦儲備大部分皆在邊境,如果把邊境的糧食調一些用來賑災……”
    話沒說完,嬴政便抬手製止,眸中閃過一抹淡淡的失望。
    他微微側首,看向另一位公子,輕聲道:“老五,你說說,應當如何?”
    如果自己等人還秉持和扶蘇一樣的說法,難免會引起父皇厭惡。
    他們雖看不順眼,但也知道自己的份量。
    嬴政點了點頭,看向一名腰間別在羽扇,風度翩翩的青年,道:“老七,你呢?”
    七公子神色一僵,目光不著痕跡的撇了扶蘇一眼,見其沒有任何不滿之色,心裏鬆了口氣。
    儒家可是當世大流,底蘊之深後,區區西北之患怎麽解決不了?
    可是他們卻放任流民前往鹹陽,目的不就是為了削弱大秦的底蘊嗎?
    聽到儒家二字,嬴政擺了擺手,冷哼一聲,看向扶蘇的眸子裏,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失望之色。
    他身為大秦君主,如何不知道儒家底蘊。
    大秦富庶,可大量的錢財掌控在權貴手中。
    加上其他地方也需要物資,短時間內,國庫存糧根本支撐不了那些流民的消耗。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