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一舉摧毀應天

字數:8237   加入書籤

A+A-


    “王爺,若如此下去,恐怕城池難以支撐太久。”趙德勝語氣中帶著不安,“城內百姓心生惶恐,士氣逐漸動搖。”
    朱瀚微微頷首,目光依舊鎖定遠方的金陵大軍。
    “告知各軍,做好準備,隨時迎戰。但最重要的,是給敵軍製造混亂,拖延時間。”朱瀚緩緩開口。
    趙德勝點頭,“是,王爺。”
    金陵城外,李榮站在大軍前方,胸前的鎧甲在晨光中閃爍著寒光。
    雖然早有準備,但他依然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此戰定可一舉收複應天,陛下定會親自賜與我封賞!”
    李榮心中暗自揣測,然而,內心的激動很快被冷靜取代。他已經知道,這場戰鬥注定不會輕鬆。
    “全軍準備!”李榮高聲指揮,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就在這時,遠處的應天城牆上傳來了號角聲,悠揚卻急促,似乎是敵人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大軍的到來。
    “王爺果然不負所望,早有準備。”李榮微微一笑,“戰鬥開始了。”
    應天城內,百姓們的情緒依舊緊張,盡管朱瀚的號召讓他們一度振作,但他們對即將來臨的戰鬥依然充滿恐懼。
    “若城池破了,我們又該何去何從?”一名中年男子擔憂地低聲對身旁的鄰居說道。
    “隻要還能活著,便是勝利。”另一名婦人語氣堅定,“家園不可丟,死也要為它拚命!”
    她的眼中透露出一股不屈的火光,那是為了家園、為了親人的執著。
    “大家聽著!”朱瀚從城樓上大聲喊道,“這場戰鬥,我們不僅是為家園而戰,更是為大明的未來,為百姓的安寧而戰!”
    “王爺!”一名親衛急匆匆跑到他身前,神色慌張,“敵軍已抵達城外,城門緊閉,急需決策!”
    朱瀚深吸一口氣,轉身看向趙德勝:“準備迎戰!”
    “是,王爺!”趙德勝迅速下令,各軍開始集結,嚴陣以待。
    城外,金陵的禁軍已經開始快速接近,應天的守軍也逐漸緊張起來。
    李榮手中的指揮刀揮動,指示大軍進攻。
    “將旗幟高高舉起,讓他們看到我們勢如破竹的氣勢!”李榮高聲命令。
    禁軍的步伐逐漸加快,陣型嚴整如鐵,氣吞萬裏,仿佛鋼鐵洪流,迅速接近應天的防線。
    然而,朱瀚並未急於迎擊。他冷靜地站在城樓之上,心中盤算著這場戰鬥的每一步。
    敵軍的氣勢雖猛,但他知道,這不單單是力量的比拚,更是耐心與智慧的較量。
    “王爺,敵軍已在城外五百步之內,何時發動?”趙德勝再次催促。
    “稍等。”朱瀚冷靜地回應,目光凝視著金陵大軍的一舉一動。
    終於,隨著禁軍逐漸逼近城牆,朱瀚揮手:“發起進攻!”
    第一波火箭如流星般射向金陵大軍,緊接著,城牆上的弓箭手也紛紛拉弓搭箭,將箭雨傾瀉而下。
    然而,金陵的禁軍早有準備,盾牌緊密覆蓋,火箭如雨打落在堅固的盾牌上,無法撼動他們半分。
    “進攻!”李榮大喝,率先帶領禁軍衝鋒,步伐如雷霆萬鈞,撲向應天城門。
    應天的守軍緊張應對,弓箭手射出更密集的箭雨,但麵對禁軍的強大壓迫,城牆上的士兵們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王爺,我們需要時間!”趙德勝焦急地看著前方的戰況,“若不立即加強防守,恐怕城門難以守住!”
    朱瀚沉默片刻,眼中突然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不急,來得及。”
    他緩緩從城樓上走下來,指示道:“打開後門,準備突襲!”
    趙德勝一愣,隨即明白了朱瀚的意圖。他急忙下令,準備發動側麵攻擊。
    應天城的守軍,在朱瀚的指揮下,依舊保持著頑強的抵抗。
    而金陵的禁軍,如同猛虎下山,氣吞萬裏,欲一舉摧毀這座城市。
    “王爺,敵軍已經逼近城門,若繼續這樣拖延,恐怕無法持久。”趙德勝冷靜地匯報著戰況。
    朱瀚站在城樓上,眯起眼睛凝視著遠方的戰局。
    他並非未察覺到城門危機,但他深知,正是這一刻的決斷,決定了整個戰局的走向。
    “依舊照計劃行事,不動如山,動如雷霆。”朱瀚緩緩說道,聲音低沉,仿佛帶著無形的壓迫感。
    趙德勝點了點頭,心中對王爺的智慧充滿信任。他立刻轉身,迅速去指揮戰鬥。
    城牆上的戰鬥愈發激烈。弓箭手不斷發射箭雨,密密麻麻的箭矢從空中穿行,帶起一陣陣風聲。
    金陵禁軍的盾牌防線固若金湯,弓箭的攻擊幾乎無法撼動他們分毫。
    然而,朱瀚早已預料到這一點。他並未對弓箭手寄予太大的希望,而是等待敵軍的另一種失誤。
    就在李榮指揮禁軍逼近城門的那一刻,朱瀚終於做出了決定。
    應天城的後門緩緩打開,十數名精銳的騎兵迅速衝了出去,穿梭在敵軍的外圍,進行突襲。
    李榮眼看著一隊騎兵從自己的陣地側翼迅速奔來,心中一緊:“敵人竟然能從這一側突襲!”
    他立刻指揮周圍的部隊調轉陣型,試圖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攻擊。
    然而,金陵禁軍的防線已經被打亂,突襲隊伍的到來,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王爺,敵軍已經開始撤退!”趙德勝興奮地報告。
    朱瀚並未立刻回應,而是靜靜地盯著城外的戰場。
    與此同時,金陵大營中,李榮麵色陰沉。
    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軍隊竟然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陷入混亂。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朱瀚似乎早已預料到了這一切。
    “這場戰鬥,不可能這麽簡單。”李榮握緊手中的指揮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他迅速調遣更多的部隊,從正麵壓製應天軍隊,並命令禁軍加強對城門的攻擊力度。
    應天城的防線雖然逐漸強大,但也未能擋住金陵大軍的瘋狂進攻。
    每一波衝擊,都是一場生死搏殺。兩軍的士兵,麵目扭曲,戰馬嘶鳴,血與火的交織將戰場染成了地獄。
    “王爺,城門恐怕撐不住太久了!”趙德勝再次匯報。
    朱瀚沉默片刻,目光一凜:“不急,主力還在後方。”
    應天的騎兵穿梭在禁軍陣中,刀槍並舉,頻繁騷擾敵軍的後方,切斷了他們的補給線。
    李榮開始感到愈發焦慮,他知道,若不盡快摧毀應天的主力,勝利將變得渺茫。
    他忽然下令:“調動鐵騎,正麵攻擊!給我打破這座城!”
    金陵的鐵騎如同千軍萬馬,衝天而起,鐵蹄踏碎大地。
    它們組成的長槍陣,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向應天城猛烈衝擊。
    “全軍戒備!”朱瀚立刻指揮防線,命令守軍堅守陣地。
    就在敵軍鐵騎臨近之時,朱瀚突然揮手:“放箭!”
    號角聲響起,應天城牆上的弓箭手再次集中火力,矢如雨下,精準地射向金陵鐵騎的中央。
    這一波箭雨,打得敵軍鐵騎措手不及,很多騎兵被射倒在地,戰馬失控,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給我殺!”李榮大聲命令,他無法容忍這樣的失誤,急忙親自指揮禁軍頂住應天的反擊。
    然而,李榮並未注意到,他的部隊已經陷入了朱瀚的陷阱之中。
    應天的守軍早已準備好了一波強力反擊。
    就在禁軍氣喘籲籲之際,朱瀚突然指揮全軍發動第二波進攻。
    “砰!”一聲巨響,巨大的木桶突然從城牆上落下,桶內是經過特殊配方的火油,隨著木桶撞擊地麵,瞬間爆發出一片熊熊火焰。
    禁軍的鐵騎被火焰吞噬,陣型迅速崩潰。
    “撤退!”李榮怒喝,但為時已晚。
    禁軍的鐵騎在火海中四散奔逃,原本威風凜凜的陣型頃刻間變得支離破碎。
    朱瀚站在城樓上,眼神堅定,看到這一幕,他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戰局,已經徹底逆轉。
    “擊退敵軍!不要放鬆警惕!”他大聲命令。
    應天的軍隊在這一刻徹底爆發,士氣如虹,反擊如潮。
    金陵禁軍的前鋒陣線瞬間崩潰,守住應天的希望,也在這一刻點燃。
    “王爺,勝利已成定局。”趙德勝靠近朱瀚,聲音中充滿了欣慰。
    朱瀚並未表現出過多的興奮,隻是淡淡地說道:“這隻是第一步,戰鬥還沒有結束。”
    “您是擔心金陵還有後招?”趙德勝問。
    “戰局瞬息萬變,敵人尚未徹底敗退,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準備迎接最後一波進攻。”朱瀚神情嚴峻。
    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焦灼的氣息,仿佛連風都在低泣。
    朱瀚立於城樓之上,盔甲上滿是塵灰與血跡,他的眼神冷冽,遠處的火光映在瞳中,像是一團不滅的烈焰。
    “王爺,敵軍已退至五裏外,似乎暫且收兵。”趙德勝快步上前,抱拳稟報。
    他的聲音沙啞,滿身疲憊,但眼中仍帶著光亮——那是險勝後的自豪。
    “暫且?”朱瀚淡淡一笑,嘴角的弧度中帶著一絲警覺,“李榮不會輕易退去。”
    “他在試探。”
    趙德勝點頭,神情凝重:“末將也是如此猜測。但如今我軍傷亡慘重,弓箭所剩無幾,若敵軍明日再攻,隻怕……”
    朱瀚抬手,打斷他的話:“應天不能退,也退不得。”
    他轉身,望向城中那一片黑暗的街道。戰火的餘威尚未散盡,百姓們蜷縮在角落裏,帶著驚惶與無助。
    “若我們退了,百姓便無家可歸;若百姓心散,大明根基便崩。”
    他的語氣冷靜,卻如鐵石般堅定。
    趙德勝歎息,行了一禮:“末將明白,屬下願誓死守城。”
    朱瀚緩緩點頭。他走到城垛邊,低聲吩咐道:“讓人去召沈麓回來。”
    沈麓,是朱瀚麾下的謀士,素以冷靜沉穩、心思縝密著稱。此刻他正帶領一隊輕騎,夜探敵營。
    應天與金陵之間僅隔二十裏路,山河起伏,樹林密布。夜色中,沈麓一行人悄然潛行至敵軍外圍。
    李榮的大營燈火通明,旗幟隨風獵獵作響,鐵甲的反光在夜色中刺目耀眼。
    沈麓趴在山坡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片刻,神情愈發沉重。
    “看來,他們並未真正撤退。”
    他低聲道,“此乃調虎離山之計。”
    “李榮在等援軍。”
    身旁一名副將問:“若他援軍趕到,應天豈非危矣?”
    沈麓輕輕點頭,卻沒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在營中幾座大帳之間流轉,停在中軍那麵“朱”字大旗上。
    “他不隻是等援軍,更在等命令。”
    “命令?”副將愣了一下。
    “沒錯。”沈麓的嘴角微微一勾,“從金陵傳來的命令。”
    他緩緩收起望鏡,轉身下令:“我們得立刻回去,將此情稟報王爺。今夜不能讓他有片刻鬆懈。”
    “是!”
    與此同時,金陵城中。
    皇宮深處,燈火未眠。朱元璋端坐在禦案前,案上的燭光搖曳,映出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
    殿中無人敢出聲。
    半晌後,朱元璋冷聲問道:“李榮的軍報何在?”
    太監連忙上前呈上密報。朱元璋展開一看,眉頭緊鎖。
    “果然如我所料,應天城非一日可破。”
    他放下奏報,聲音低沉,“朱瀚這逆子,不僅有勇,亦有謀。”
    “陛下,”吳震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此人若不除,日後必成大患。”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本朕豈不知?但若他真能以區區一城抵我十萬禁軍,那我大明的威名,豈不成了笑話?”
    他緩緩起身,走到殿前,望向金陵城外那一輪血色的月。
    “傳令——令李榮按兵不動,待本朕派新軍接應,一舉摧毀應天。”
    “遵旨!”
    吳震領命離去,臉上浮現一抹冷笑。
    應天城的鼓聲停歇,隻有遠處的火光在天際閃爍。
    朱瀚披著黑色披風,獨自走在城牆上,腳步沉穩。
    趙德勝走來,遞上一壺熱酒:“王爺,該歇息片刻了。”
    朱瀚接過,抿了一口。那是粗劣的高粱酒,辣得直衝喉嚨,卻讓他精神一振。
    “趙將軍,若明日再戰,你可有信心守得住?”
    趙德勝沉默片刻,低聲道:“若是靠兵力……恐怕難。但若是靠人心,我信得過王爺。”
    朱瀚輕笑一聲,拍了拍他的肩:“好一個‘靠人心’。”
    就在此時,沈麓急匆匆趕回。
    “王爺!”
    朱瀚轉身:“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