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饑荒、天災590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A+A-




    果真如他所言,毫無保留的將老底透露了出去。
    原來,他不僅有西北產業的進項,還有海外的進項,也就是說;在她不知道的時候,周庭跟沿海地區的一家大商戶合作,周王府給商人提供背景,商人分三成利潤給周王府。
    跟出海收入對比,西北貴族給的收益反而是小頭了。
    周庭一開始就沒看上周王府的產業,他手裏捏著的可賺銀子的冤大頭——沿海大商戶宋家。
    “出海的收入這麽高?”震驚的她連委屈都忘了。
    “三成利潤,每年會送八百萬兩銀票給我,前些年我沒有掌管周王府;當時,我用了母妃手裏的人手,才把這筆大進項收入囊中。”
    五年前的他十二歲,那時候他就手握每年八百萬;如此也就不奇怪,反他爹那麽有底氣。
    服氣!
    佩服!
    她十二歲的時候在幹嘛?幫著老師處理事務,發展撫城;那也沒有一年八百萬的高額淨利潤,就這,還被人吹上了天.
    “現在還有嗎?”
    周庭搖頭,“從去年開始,利潤大大降低,隻送來了兩百萬;宋家家主來信有說明,海外也快成荒蕪之地了,他也不打算再出海,打算來西北投奔我。”
    “兩百萬來投奔?”明儀反問。
    “那倒不是,兩百萬是淨利潤,宋家主承諾;隻要西北願意接納宋氏一族,會額外送上兩千萬兩銀票。”
    “外麵的銀票早就不能用了,他有西北銀莊的銀票?”
    周庭笑了笑,“既然承諾了,當然得拿出實實在在的銀子才行;宋家不是蠢人,不然,不可能年年收入幾千萬銀子。要不是宋家祖輩定居在沿海,說不定皇商裏就有他們一家。”
    明儀略帶了然地頷首,所謂高手在民間,不外如是。
    “他們什麽時候過來?你打算安排在何處?”
    “下個月應該能到西北府城,我跟母妃說過了;一旦人來了就送來撫城,我在城北給他們留了一片地,有二十畝左右,夠他們一族生活用來。等他們安居下來,他們會把生意重新做起來,到了西北地界,日後他們賺的銀子會給我一半兒。”
    “穩賺不賠!”
    星眸熠熠生輝,盯著周庭看了好半響,不得不說她看中的男人本事真大。
    她每年的衣裳首飾,就是一大筆開支;她不是沒說過,她不需要那麽多的衣服首飾,可是他依舊我行我素,有布料、好首飾都讓羅管家送到她這裏。
    這麽些年下來,她積攢的衣裳首飾比有的女娘一輩子的衣裳都多。
    關鍵是,很多隻穿了一兩次就擱置了。
    她高興,笑起來明媚動人,周庭看的也高興,摟著人柔聲蜜語,“這些銀子我要拿去買糧草,繼續擴張軍隊,西域、寧城的兵馬還是不夠;等兵馬夠了,咱們得把草原那一片,還有平陽關外那一片重新種上草木。否則,我怕你以前說過的荒漠會延續到西北,乃至我們打下來的寧城和西域。”
    為防隱患,他得早做打算。
    “挺好,是該把荒蕪下來的地方重新種上草木,嚐試著把水源引入幹旱之地;草木種植需要堅持不懈,長期作戰。”周庭占領的地方遲早會恢複生機,這是天道默認的。
    她倒是希望周庭趕緊多標記一些地盤,天道下場大雨,種植時會方便很多。
    這些隻是她想想罷了,為長遠發展,穩紮穩打才是正確的前進方向。
    走的太快於西北不利,於周王府也是大大的不利。
    財政、經濟、民生、軍隊、平衡各方勢力都要考慮到,但凡有一樣跟不上就會拖後腿。
    “是啊!還好儀儀提醒了我,荒漠得重視,慢慢的推進吧。”親親她白淨的小臉蛋兒表達感謝,“儀儀,撫城需要做的事情我會接手,趁著無戰事,撫城的發展可以大力推進了。”
    “那我把在撫城的產業交給你,該怎麽推進你看著辦。”
    周庭躊躇了一下,爽利道:“好,利潤我們五五分,羊毛作坊和琉璃作坊確實方便推廣;草原人無法給予咱們作坊提供羊毛和皮草了,得讓咱們西北的百姓都把牛羊養起來。”
    “早就開始養了,撫城郊外的那些村子都有養;若非如此,作坊沒法正常運轉。”他對羊毛作坊還是不夠了解,算了,讓他自個兒摸索去;其實也沒什麽可摸索的,隻是需要多了解了解。
    “養殖規模大嗎?”
    明儀搖搖頭,又點點頭,“算是大的吧,家家戶戶都養了一些,有多有少;定期給作坊供給羊毛,當地百姓在山裏打獵所獲的皮毛也會送來作坊,一是咱們作坊給的價格公道,二是他們都明白,羊毛作坊算是給真正為老百姓考慮的作坊,招收的人都是些貧苦人家和從戰場上退下來的人,他們信任作坊,願意把東西送來,即便是地方遠一些也願意多積攢一些送到作坊。”
    “隻是,這樣一來,做皮毛生意的商人就艱難了些;好在,咱們作坊跟他們也有合作,他們可以從作坊裏拿皮毛出去買賣,形成良性循環,不至於讓皮毛商人沒生意可做。”
    人家也是靠著生意養家糊口,沒必要斷人家的生路;雖然是百姓們願意不辭辛勞把收獲送來作坊,但是,作坊的存在確實對皮毛商是一種打擊,一個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皮毛商人的抵觸。
    作坊答應給他們較為低的價格拿出去買賣,解決了他們後顧之憂;拿到手的貨物有保障,對他們而言省下不少事,隻需做個中間商,從中賺取一部分利潤即可,利潤空間小了些,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
    隻能說有利有弊。
    賺的比以前少,省下了處理皮毛的時間。
    換算一下,其實,賺的銀子是成正比的。
    “儀儀處理的很好,他們從作坊拿東西買賣,養家糊口沒問題;咱們作坊裏的皮毛也多了一條出售渠道,雙贏的局麵。”
    明儀做的這麽好,周庭少不得一陣誇讚。
    交接好羊毛作坊和琉璃作坊後,他先了解運轉模式,了然於心後,他開始把生意做到其他地方;不限於撫城這一座大城,西北的其他城鎮,寧城和西域城的老百姓也因此沾了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