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老四啊,文治武功都擺在你麵前!

字數:4546   加入書籤

A+A-


    “仁政!”
    “何為‘仁政’?”
    “以民為本這才是仁政!”
    “真正有利於平明百姓的國策這才是仁政!”
    朱高煦張口噴了永樂帝與三巨頭一臉口水,硬生生地噴得這四位大明朝最有權勢之人,張口都無法反駁。
    這一幕倘若被顧佐顧噴子看到了,隻怕會將漢王朱高煦視為人生楷模。
    畢竟在這個大明朝,敢這麽怒噴皇帝陛下的,也就這位漢王爺。
    朱棣與金忠等人被噴得滿臉口水,偏偏還真沒辦法發作。
    畢竟人家漢王占著理,真正做到了為天下百姓考慮,而不是為官員縉紳謀利!
    “以往那些個官員縉紳鼓吹的仁政善政,說到底最終從這些仁政善政裏麵獲利之人,反倒不是底層百姓,而是官員縉紳,士紳豪強!”
    “這也是為何他們願意支持原因推行的根本原因!”
    “因為這些朝廷推行的仁政善政,反倒成了官員縉紳謀利的工具與手段,等同於又給他們增加了一條財路,他們為什麽不鼎力支持?他們為什麽不大肆鼓吹粉飾?”
    朱高煦看向永樂帝與三巨頭,嘴角滿是戲謔嘲諷。
    “就如方才我們提到的江南豪強集體逃稅欠稅,欠款畢竟是欠款,他們也是打了欠條的,那些擁有大量土地良田的士紳豪強,經常拖欠數額巨大的稅款,他們為什麽敢毫無顧忌的這麽幹?”
    對啊!
    不是有欠條嗎?
    這一年拖一年,欠條一大堆!
    長此以往下去,終有一日紙包不住火啊!
    那到時候不就是這些士紳豪強忍痛割肉的時候?
    永樂帝與三巨頭麵麵相覷,麵對漢王提出的疑問,很是坦率地搖了搖頭。
    朱高煦也沒有廢話,直接道明了原因。
    “因為,他們在等‘大赦’!”
    “朝廷打了勝仗,地方上出現天災,包括皇室天家出現什麽喜事,朝廷自然就會大赦天下,這大赦裏麵就包括了減免地方賦稅!”
    大赦天下,這塊曆代帝王穩固統治提高威望的金字招牌。
    一般,新君即位稱帝,或是冊立太子正位東宮,遇見這些天大喜事,皇帝都會下旨大赦天下。
    當然,大赦天下裏麵有個“赦”字,赦免囚犯自然是主體,但也不是隻有這麽一點。
    大赦天下並不僅僅隻是赦免大部分罪犯,通常伴隨著的還有減免百姓的賦稅,有的甚至還能放停民間的私債,這些可都是百姓能看得見也摸得著的實惠仁政。
    對於官員以及士兵來說意味著提升官級,發放補貼等等之類的好處。
    正是由於這諸多好處的存在,而且大赦天下的範圍能波及到皇帝統治下的每一類人群,受到恩惠以後自然會對皇帝感恩戴德,以及對新君統治的認可,瞬間拔高新君的神聖形象。
    由此一來,罪犯少了,官員、士兵、百姓都得到好處了,自然也就沒人因為自己的不滿而去抗逆皇帝的統治。
    所以,大赦天下這就是塊金字招牌,無往不利!
    朱棣對這大赦天下,還是十分上心的。
    他這位大明天子至今,好像也才用過這塊金字招牌一回。
    就是他娘地自己即位稱帝,昭告天下那一次。
    因為太祖高皇帝開國之後,奉行“重典治亂世”的政策,不僅製定了森嚴的司法製度,對於“大赦”也做了嚴格的限製,因此大明朝的皇帝對於大赦都十分重視。
    朱棣也不敢借著“大赦”這塊金字招牌,去收攏什麽人心民心。
    更何況,他這位永樂大帝,也不需要。
    現在聽見自家老二說的這話,朱棣著實有些驚了。
    那些個拖欠稅糧的江南豪強,原來打得是這個主意,等著老子大赦天下?
    嗬,那你們可有的等了!
    朱高煦注意到了永樂帝那戲謔表情,同樣也樂了。
    “朝廷有很多原因大赦嘛,比如爹您老人家再生個兒子,高興之下減免全國一年或幾年稅收,那麽士紳們應繳納的稅收在大赦之前拖欠的稅糧,就可以全部光明正大的免掉!”
    “也就是說,江南豪強不管拖欠多少稅糧,隻要遇上大赦就能合法的免除,所以他們就敢大量拖欠稅款,然後專門等待大赦的時候免除。”
    “不過我倒是聽聞,因為朝廷一直沒有大赦,所以這些人也有些等不急了,開始主動幫朝廷製造大赦的理由與借口。”
    “比如製造祥瑞出現,比如虛報地方災情,比如勾結土匪製造戰亂等等,反正地方上有了天災人禍,老百姓受了損失,朝廷一般都會減免地方上的稅收,以體恤當地百姓恢複生產,而實際上獲利最大的就是有錢的士紳群體。”
    朱棣聽到老二讓自己再生個兒子,他還想罵這個混賬逆子幾句,但是當他聽到老二後麵這些話,卻是頓時就高興不起來了。
    因為,近些年來,各地上奏災情嚴重請求減免賦稅的例子,簡直不要太多了啊!
    誠然,大明朝確實連年天災不斷,但是當真如同那些地方官員所說,災情有那麽嚴重嗎?
    再回想起之前老二曾經說過的,地方官員通過為民請命進行貪腐,朱棣一張臉頓時就冷了下來。
    他感覺自己像個傻子一樣,被這些官員上下勾結哄騙欺瞞,然後還要下旨表彰這些表麵上為民請命的貪官汙吏!
    呸,真是惡心!
    朱高煦注意到了朱棣的臉色,清楚火候差不多了,再刺激下去皇帝就要徹底瘋狂了。
    “爹啊,所以這奴隸買賣,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走下去!”
    “用奴隸買賣,撬動士紳豪強的利益,等到大明百姓都熟悉了這些蠻夷奴隸,朝廷就可以順勢宣布廢除奴籍賤籍,讓他們改業為良,順手打擊一波那些個地方士紳!”
    “這樣一來,朝廷威望提高了,大明人口增多了,糧食產量也增多了,海外諸國的實力也被間接削弱了,大明百姓也會對您這位大明天子感恩戴德,您老的文治又多了一筆,堪稱是一舉多得的好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朱棣:“!!!”
    幹!
    必須幹!
    不就是些奴隸嗎?
    難道不比用大明子民為奴為婢要好的多?
    什麽狗屁仁義道德,什麽狗屁宗製禮法,在文治武功麵前,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
    三巨頭看著摩拳擦掌的皇帝陛下,又看了看滿臉笑容的漢王殿下,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漢王一張嘴,騙過天下鬼啊!
    當日他們三人,不就是這樣被漢王給忽悠瘸了的嗎?
    現在瞧皇上這副架勢,也相差不遠了。
    畢竟文治武功,這是皇帝陛下最在意的東西!
    漢王朱高煦這揣摩人心的本事,真是令人畏懼!
    果不其然,朱棣當即下令道:“傳旨給古樸,讓他全力做好倭奴買賣一事!”
    “戶部準備接收,先送到順天營建帝都,逐步取代解放先前的苦役勞工!”
    “至於廢除賤籍一事,三位愛卿可以定下個章程,等待一個良機!”
    聽到這話,朱高煦與三巨頭齊齊叩首。
    “陛下聖明!”
    老四啊,文治武功擺在你麵前,你還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