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震撼人心!工商業的強大魅力!

字數:4567   加入書籤

A+A-


    麻了!
    人麻了!
    一百萬兩!
    北直隸一年的商稅,高達一百萬兩!
    這是什麽概念?
    楊士奇人都有些麻了!
    他們南洋七國設立的港口海關,攏共三大海關一年稅收總額,兌算下來也不過才四五百萬兩白銀,堪堪完成一個海關一年一百萬兩的稅款。
    這尼瑪地,漢王一個北直隸,都抵得上南洋一個來往客商繁忙的海關了?
    漢王殿下,你多不禮貌啊!
    而且,這還隻是一個北直隸!
    如果把漢王朱高煦的新商稅推行到整個大明,那大明商稅總額能夠增加多少?
    嘶……隻怕當真能夠超過農稅啊!
    一想到這個可怕的猜測,眾人都有些震動。
    楊士奇突然覺得自己這一趟來對了,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那位漢王殿下。
    畢竟南洋海關事宜,也是漢王殿下通過書信提的建議。
    然而書信往來終究不如當麵洽談,有些事情也不能放到書信裏麵去說。
    “聶壯士,敢問漢王殿下何在?”
    “對啊聶興,王爺呢?”
    楊士奇與王景紛紛出言,滿臉希冀地看向聶興。
    這聶興以前可是漢王頭號鷹犬,負責保護漢王殿下的安危。
    現在聶興出現在麵前,難不成漢王殿下也到了?
    “王爺去巡視遵化鐵冶廠了,命某家前來迎接二位,直接去遵化鐵冶廠會麵。”
    二人:“???”
    遵化鐵冶廠?
    那可是大明官營鐵冶規模最大,投產時間最長的鐵廠!
    漢王爺這是想做什麽?
    難不成插手鐵礦行業,準備鍛造兵器裝備?
    楊士奇深吸了一口氣,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以他對漢王殿下的了解,這位囂張跋扈的漢王爺,絕對不會做出謀逆造反這等悖逆之舉!
    ……
    遵化鐵冶廠。
    大明營鐵冶規模最大,投產時間最長的鐵廠,位於北直隸薊州境內遵化縣。
    遵化鐵冶廠每年煉生熟鐵四十餘萬斤,其鐵爐深一丈二尺,日出鐵四次,產品除生熟鐵,還有鋼鐵。
    如此一座吞吐量巨大的鋼鐵廠,早就進入了漢王朱高煦的視線。
    隻是他先前忙於整改北平商業圈,沒有時間前去鐵冶廠考察,隻是讓皇家製造局局長與鎮守太監海壽太監去了一趟。
    至於為什麽要帶上海壽太監,那就是做做樣子給朱老四看了。
    畢竟像鐵廠這種東西,以朱高煦漢王的宗室身份,那是有多遠避多遠,壓根就不方便插手。
    原因很簡單,你一個宗室親王,插手鐵冶廠幹什麽?
    怎麽地,想要打造刀兵鎧甲謀逆造反?
    嗯,朱老四可能真會這麽想。
    二人去了一趟遵化鐵冶廠,簡單整飭了一番。
    朱高煦索性上奏永樂皇帝,讓海壽太監成了遵化鐵冶廠的鎮守太監。
    兩年時間過去,這座大明第一鐵冶廠已經完成了蛻變,步入了正軌。
    登高望遠,一座座高爐之上,股股青煙扶搖直上。
    朱高煦心中很清楚,那每一股濃煙之下,便有一爐爐正在生產中的鋼鐵,當它們離開高爐之後,就會變成一件件武器,或者換回來一錠錠銀子。
    這遵化鐵冶廠作為大明第一鐵冶廠,加上胡元澄與海壽太監的規劃整頓,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生產模式。
    不但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爐鐵冶廠,還有一座座日夜不歇的兵工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皇家製造局的手,已經完美地伸進了遵化鐵冶廠,而且還是在永樂皇帝的注視之下。
    因為皇家製造局的進入,遵化鐵冶廠得到了長足發展。
    不論是產能還是出產武器的質量,仍然在節節攀升,更多的新式武器,也在這裏被一件件的研發出來,甚至海壽太監還效仿皇家製造局,專門成立了科研部,隻為研發新式武器軍備。
    三年時間,從遵化鐵冶廠到皇家製造局,相互配合之下,各種各樣的新式裝備與武器正在生產。
    這些新式武器裝備隻要經過戰爭考驗,送到邊關將士手中,經曆一番血與火的戰爭洗禮,沒有什麽問題的話,就可以立馬大規模的生產,大批量地裝備軍隊了。
    等這些武器裝備裝備到各支部隊,大明戰師的戰鬥力,將又一次躍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英勇的士兵,需要的不僅僅是鬥誌,毅力,更需要精甲的武器,堅實耐用而用輕便的盔甲!
    這兩樣東西,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此刻漢王朱高煦正站在鐵冶廠外的一處高山上麵,可以完美俯瞰整個遵化鐵冶廠的全貌,而鐵冶廠的鎮守太監海壽,則神態恭敬地立在漢王殿下身後。
    海壽太監至今都還記得,他當初隻是兵仗局的一個小太監,手中無權無勢,還要受人欺淩。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他海壽成了這座遵化鐵冶廠的鎮守太監,就是這數萬匠人苦役的主子,可隨意主宰他們的生死!
    這些改變,都源於漢王殿下。
    所以海壽太監對眼前這位王爺,那是發自內心肺腑的尊敬。
    朱高煦不了解海壽太監的那些小心思,而是看著這座吞吐濃煙的巨大鋼鐵廠陷入了沉思。
    眼前這貼近後世的一幕,偏偏發生在大明,這讓朱高煦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這他娘地,一座座高爐,日夜不停地吞吐濃煙,大明日後不會成了工業革命的霧都倫敦城吧?
    “海壽,變化真大啊!”
    “看來這兩年,你真沒有偷懶。”
    “王爺所言極是。”海壽太監連連點頭,“變化是極大的,光是這些拔地而起的高爐,就是兩年前根本沒有的東西。”
    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高爐,海壽太監滿臉的驕傲之色。
    “行了,這些都是你海壽的功勞,本王會向陛下給你請功的。”
    海壽太監聞言大喜過望,急忙躬身行禮。
    “多謝漢王殿下。”
    正當這個時候,一行人走了上來,正是楊士奇等人。
    楊士奇一見到漢王朱高煦,頓時就挪不動腳步了。
    朱高煦瞧見楊士奇,不由快步走了過去。
    二人相顧無言,靜靜地注視著對方。
    “哈士奇,黑了,也瘦了。”
    “漢王爺,您倒是風采依舊。”
    二人互相打趣一番後,氣氛也隨之歡快了起來。
    楊士奇順著朱高煦的目光看去,下一刻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密密麻麻的高爐數不勝數,宛如惡龍般直插雲霄,正在肆意吞吐著濃煙。
    “殿下,這……這是……”
    “這是我大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