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奉漢王命!封鎖鬆江府!

字數:4418   加入書籤

A+A-


    筱館鎮,金山衛城!
    大明立國之初,為抵禦倭寇借河網水道侵擾江南腹地,於洪武十九年在筱館(小官)鎮築城設衛,因與海中金山相望,所以稱為"金山衛"。
    金山衛下轄七個千戶所,駐兵一萬三千餘人,轄境東起寶山、川沙,西達乍浦,綿亙三百餘裏。
    除建衛城外又在沿海灘塗建立一係列海防堡墩,嚴密戒備,成為南直隸防禦門戶最重要一關,也是抵禦倭寇、拱衛都城的主戰場,冠稱"江南第一衛"。
    此刻金山衛指揮使侯承忠正神情凝重地看著軍報,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是好。
    老侯家祖上以大明朝“開功世襲直隸金山衛指揮,因家於官”,成了金山衛本地人,傳承至今也算是聲望日隆。
    祖上餘蔭,足夠讓他們這些子孫後代吃一輩子了。
    而且金山衛可不是尋常衛所,江南第一衛的名頭擺在這裏,老侯家也算是權勢滔天。
    所以,侯承忠看著眼前的“漢王命”,的確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眼見自家指揮使滿麵愁容,指揮同知武門刀忍不住開口口。
    “大人,依下官看,其實完全可以不用摻和進這趟渾水。”
    “漢王隻是漢王,區區一個王爺,憑什麽調動我金山衛?”
    “更何況,漢王還讓我等封鎖江南五府之地,這根本就是在開玩笑!”
    “沒有陛下的旨意,沒有兵部的調令,任何人私自調兵那都是形同謀反!”
    “此事幹係太大,我金山衛摻和不起啊!”
    武門刀此話一出,瞬間贏得了一眾指揮千戶的讚同。
    開什麽玩笑?
    你朱高煦哪怕貴為漢王,也不能這麽瞎指揮吧?
    調兵封鎖江南五府,而且還沒有兵部的調令,那就是等同於謀反!
    一旦朝廷降罪下來,誰承擔得起這個責任?
    難不成你漢王比朝廷還牛逼?
    一時間,眾人義憤填膺,紛紛對那漢王命持反對意見。
    更有甚者直接破口大罵,絲毫不把漢王朱高煦放在眼裏。
    畢竟天高皇帝遠,漢王朱高煦還能把他們怎麽著?
    侯承忠見狀也沒吭聲,隻是靜靜地看著。
    等到眾人罵高興了,逐漸安靜了下來,他這才沉聲開口。
    “你們以為,這真的隻是漢王朱高煦的意思?”
    聽到這話,眾人都是一愣。
    侯承忠又換了一個說法。
    “或者說,你們覺得漢王朱高煦是個蠢貨嗎?”
    眾人一愣,麵麵相覷。
    漢王朱高煦,是蠢貨嗎?
    傻子都知道他不是!
    那位漢王爺雖然平日裏囂張跋扈了些,但是他的文韜武略,可是得了皇帝陛下的點頭認可。
    否則漢王朱高煦也不會一度成為太子爺的競爭對手,甚至還曾監國理政!
    這一點,誰都沒法否認!
    那麽,漢王朱高煦為什麽要這樣做?
    “江南的問題,我們都心知肚明。”
    “苦了百姓,窮了朝廷,富了士士紳!”
    “原本江南是膏腴之地、魚米之鄉,朝廷的財稅重地,可近幾年來卻收不上稅,窮得戶部尚書夏元吉親自趕到江南,督促征收稅糧!”
    “朝廷忍得了一時,難不成還會一直忍下去?咱們那位皇帝陛下,可不是建文這等優柔寡斷的貨色啊!”
    侯承忠長歎了一聲,實則他根本就沒有什麽選擇。
    因為,這“漢王命”,看似出自漢王朱高煦,實則背後有皇帝陛下撐腰!
    “前不久皇上剛剛巡幸北平,漢王便動身趕來了江南,甚至帶上了天策衛與飛熊衛,這可是上十二禁衛軍!”
    “你們說說,皇上這是什麽意思?”
    聽見這話,眾人頓時就沉默了。
    什麽意思?
    太明顯了些!
    真正想要收拾江南這群士紳的,其實是皇帝陛下!
    漢王朱高煦現在不過是在拉虎皮扯大旗,囂張跋扈也有他的底氣!
    所以,如果現在拒絕漢王命,實則就是在違背聖意!
    這同樣是眾人承受不起的大罪!
    日後皇上清算起來,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一時間,眾人都有些氣悶。
    “罷了!”
    “我老侯家沐浴皇恩,祖上當年追隨太祖爺浴血奮戰,這才換來了世襲指揮使一職。”
    “現在皇帝陛下有意對江南動兵,我們這些武夫隻能緊緊追隨皇上的步伐,才不會被清算!”
    “所以這漢王命,本官準備接了,諸位覺得如何?!”
    侯承忠豁然起身,豪氣幹雲地高喝道。
    眾人見狀沉寂了片刻,隨即紛紛出言響應。
    “大人所言極是!”
    “老子早就看那些士紳不爽了!”
    “跟著漢王爺幹,屠了那些士紳!”
    侯承忠點了點頭,當即喝令道。
    “傳令金山衛麾下各千戶衛所,即刻整軍就近封鎖縣城!”
    “未得軍令前,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動,違令者嚴懲之!”
    江南第一衛,接漢王命!
    伴隨著指揮使侯承忠一聲令下,金山衛各大千戶所當即出動。
    鬆江府,湖州府,嘉興府,杭州府……
    四府轄區內的衛軍沒有猶豫,簡單粗暴地封鎖了城門,嚴禁任何人進出。
    此舉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四府知府縣令嚇得魂飛魄散,誤以為這些武夫就要造反了。
    好在他們隻是簡單地圍困城池,嚴禁任何人出入,僅此而已。
    此刻漢王爺正在前往鬆江府的路上,得知消息後並沒有什麽反應。
    他早就猜到,這些衛所會接自己的王命。
    道理很簡單,太祖所創的衛所製度,天下各衛所的指揮使,都是世襲製,而且都是當初追隨太祖高皇帝征戰天下的那幫子武夫屠夫!
    哪怕到現在傳承了兩三代,武夫就是武夫,骨子裏都是有著暴力因子的!
    朱高煦這個漢王爺,現在給了他們一個合理的理由與借口,讓他們去大鬧一場,讓他們去收拾那些自視甚高的士紳豪強,他們巴不得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nt
    當然,朱高煦本人,也想要借此機會鏟除江南士紳。
    這批骨子裏都流淌著酒色的家夥,除了吃喝玩樂當個蛀蟲米蟲外,於國而言毫無益處!
    倒是可以借助這個機會,給新學子弟謀取一個錦繡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