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夏元吉啊,把格局打開!

字數:4596   加入書籤

A+A-


    夏元吉出言反對,
    朱棣對此毫不意外!
    他很明白這老東西又是心疼錢了。
    但是你心疼個什麽鬼,那可都是朕的錢!
    “夏愛卿難道忘了,軍費開支全部由皇室出錢,內帑撥款!”
    “所以不管這軍費有多少是何等驚人,都與朝廷沒有關係,你們安心發展民生即可!”
    聽到朱棣這話,夏元吉頓時傻眼了。
    我尼瑪地,怪不得當初那麽好心,原來在這兒等著自己呢!
    原來當初皇室交出財政大權,其實是一個陷阱,就是讓他們文臣縉紳坐視皇室推行新軍製,而找不到理由借口反對!
    還能有什麽理由?
    人家皇室供養軍隊,錢也是人家出的,你憑什麽反對?
    農稅和鹽稅可都是交給了戶部,全力用於發展民生,也沒花在將士身上啊!
    一時間,夏元吉臉色微變,他還真找不到什麽理由反對。
    可老夏頭就是不死心,他倒是想要看看,皇室憑什麽開出如此優渥的俸祿,皇室的底氣又在哪裏?
    “皇上,按照這新軍製,軍部每年軍費開支隻怕不下於五百萬兩銀子,而一旦爆發戰事這個數目還會翻上數倍不止,少說也要千萬兩銀子,敢問皇上準備以何支付?”
    “臣擔心日後某一天皇室再無力承擔軍費開支,就會要求朝廷撥款!”
    聽見夏元吉這話,朱棣非但沒有發怒,反而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這個夏元吉,就跟他先前一樣,那可真是窮怕了啊!
    要不是老二讓他朱棣把格局打開,朱棣現在隻怕還會跟這夏元吉一樣。
    “咳咳,夏愛卿,你好歹也是戶部尚書,要把格局打開啊!”
    夏元吉:“???”
    啥?
    格局?
    我沒格局?
    你丫還人身攻擊?
    呸,真下頭!
    夏元吉臉色鐵青,氣呼呼地不吭聲。
    朱棣見狀心情很是舒爽,笑著解釋道:“放心吧,朕乃是大明皇帝,焉有食言而肥的道理?”
    “皇室負責征收商稅、礦稅等雜稅,用以供養軍部戰兵,這是朕點頭同意的政策,自然不會食言。”
    “而且朕還會把此列為祖訓,後世子孫嚴禁動用國庫幹涉民生,所以你大可以把心放回肚子裏,皇室不會要國庫一分錢的。”
    話聽到這兒,夏元吉更加疑惑了。
    看著朱棣這信心滿滿的樣子,老夏頭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商稅雖然可觀,但是還遠遠不足以承擔軍費開支。
    那皇室的底氣又來自哪裏?
    難不成朱高煦這位太子爺又發現了一個發財的好路子?
    對於朱高煦的掙錢斂財能力,夏元吉可謂是深有體會。
    大明朝要不是多了這麽一個漢王爺,財政早就糜爛不堪了。
    一想到這兒,夏元吉忍不住好奇問道:“皇上,這是又找到了什麽賺錢的路子?”
    “咳咳,是有這麽條路子!”朱棣笑嗬嗬地回答道,“皇室會帶著武官勳臣一起出海,光是海上貿易這驚天利潤,就足夠承擔起大明軍費開支了。”
    聽到這話,夏元吉頓時恍然。
    原來如此啊,怪不得皇室索要商稅!
    他們這是看中了海上貿易的驚天利潤!
    一眾文臣縉紳麵麵相覷,都覺得有些委屈。
    海上貿易的驚天利潤,他們哪裏不知道。
    前宋積貧積弱偏安一隅,可是就靠著這海上貿易,硬生生地養了兩個蠻夷大爹近百年,終年歲貢不絕從未間斷,足見這海上貿易的利益之驚人!
    可是文臣縉紳眼紅歸眼紅,皇室壓根不打算帶著他們一起玩啊!
    沒有皇室帶路,他們自己隻有眼巴巴地看著。
    艦隊船廠全都由大明水師掌控,而大明水師是直接隸屬於皇室的,任何人都無權插手。
    隨著海禁政策廢除,任何人隻要繳納關稅都可以出海。
    他們這些文臣縉紳倒是也可以自己組建船隊出海貿易,但是沒有大型船隻壓根就不可能遠航,隻能在大明海域內玩玩,那能賺什麽錢?
    唯有各大水師船廠,才有建造大型艦船的能力!
    換句話說,皇室已經通過水師,將海上貿易給徹底壟斷了。
    有著鄭和的無敵水師護航,這支遠洋貿易商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那從中倒賣貨物賺取的利潤,隻能用無法想象來形容。
    夏元吉深吸了一口氣,硬著頭皮開口道:“皇上,發展民生光靠農稅與鹽稅隻怕不夠啊,要不皇上也讓我戶部參一股份進去……”
    得益於太子朱高煦的教導,現在夏元吉已經成了一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經濟學家,各種現代詞匯脫口而出,聽得朱棣一愣一愣的。
    “不行!”朱棣下意識地搖了搖頭,“財政大權都給你們戶部了,還想要什麽?”
    “皇室之所以組建遠洋貿易商隊,也是為了籌措軍費供養軍部戰兵,所以嚴禁任何人插手!”
    聽到這話,夏元吉心中暗自腹誹不已。
    你個糟老頭子,我信你個鬼!
    “衛所戰兵會經過淘汰篩選,通過考核者會成為集團軍主力,而那些被淘汰之人,則會遷徙至海外異域為大明開疆拓土!”
    “所以兵部和戶部要做好此事,不得出現任何紕漏!”
    陳洽和夏元吉應聲點頭。
    他們心中都很清楚,新軍製走的是精兵路線,所以被淘汰的衛所將士隻怕極多!
    這批將士將會從軍戶變為農戶,遷徙到急需人口耕種的地方,比如雲南交趾等地,再如中南半島。
    按照夏元吉的設想,這些將士好歹也是大明土生土長的百姓,能不放到海外就盡量不放到海外,反正交趾雲南等地正缺人口,還有正在打仗的遼東,這些地方都是他們的好去處!
    有了神種土豆與甘薯,這些百姓遷徙過去後,當即就可以恢複生產,為大明開拓荒土。
    嗯,朱棣想的是開疆拓土,而夏元吉想的是開拓荒土,二者好像也沒有什麽區別。
    “好了,諸位卿家還有什麽意見嗎?”
    朱棣有些疲憊地開口,他的精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左都禦史顧噴子卻硬著頭皮開口,“皇上,都察院可監察天下官員,那這軍部……”
    此話一出,群臣臉色微變。
    他們都很想知道,這個軍部地位是否真的超然,連都察院都無權監察他們。
    朱棣直接給出了答案。
    “軍部審查司,由都察院派遣賢才組成!”
    聽到這話,顧佐頓時大喜過望,當即躬身領命。
    群臣也是鬆了口氣,勉強接受了這新軍製。
    隻要軍部武將還在都察院監察之下,那就有的是製衡手段,不怕他們專權亂政!
    隻是所有文臣縉紳心中都清楚,一旦新軍製推行下去,軍戶將會瞬間變得炙手可熱!
    大明,隻怕即將迎來一個武夫當國的時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