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會麵!嶺北發展困境!

字數:4588   加入書籤

A+A-


    嶺北行省,治所和林。
    這座昔年大蒙古帝國的國都,乃是十三世紀中葉世界的中心。
    自元世祖忽必烈在開平自立為汗並打敗阿裏不哥後,將政治中心南遷漢地建立了元朝,和林自此不再是首都,逐漸走向衰落。
    元朝滅亡之後退據和林,仍用元國號,史稱北元,北元政權仍以和林為首都,然而蒙古正統大汗威望不存,大小部落互相征戰廝殺,蒙古諸部分崩離析,韃靼與瓦剌兩部蒙古貴族之間相互攻伐,和林遭受戰火波及更是逐漸沒落。
    直到明廷一戰擊潰韃靼瓦剌,一舉收複了嶺北行省,派遣大量軍民抵達和林,重新修築這座曆史古城,和林因此恢複了些許榮光。
    朱高煦一行人曆時一個多月,終於堪堪抵達了和林府城。
    布政使於謙、按察使徐濱、指揮使張信等人率大小官員早已在城門口翹首以待,等待太子殿下大駕光臨。
    其實他們也想不明白,這位太子爺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千裏迢迢地突然趕來嶺北。
    嶺北並無大事發生,那太子爺突然跑來做什麽?
    咋滴本性複發了啊,想學一學你那位父皇,沒事兒來漠北草原上麵撒撒歡?
    “於大人覺得,太子殿下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徐濱忍不住開口低聲詢問道,目光有些凝重。
    他本是建文遺臣,而後潛入南京準備刺殺永樂皇帝,結果刺殺沒有成功不說,還因此牽連出了建文皇帝,最後兩位皇帝握手言和,他們這些靖難遺孤也全被赦免。
    徐濱先是與孫若微一同主持靖難遺孤的遷徙工作,完事兒後又跟著漢王朱高煦與聶興等人千裏疾馳殺來了草原。
    然後徐濱就回不去了,恰逢朝廷剛剛收複草原,徐濱也渴望用自身才華造福黎民百姓,所以幹脆留在了嶺北布政,漸漸晉升為了嶺北按察使。
    隻是這一待就是七八年之久,徐濱也有些煩了。
    嶺北局勢複雜,百姓更是漢夷雜居,所以矛盾衝突不斷,煩心事情太多了。
    徐濱很是懷念他和聶興孫若微闖蕩江湖的逍遙日子。
    嗯,不知道是不是在懷念某個女人。
    於謙掃了徐濱,麵無表情地搖了搖頭。
    “未曾接到過消息。”
    “太子殿下應該是突然前來。”
    對於朱高煦這位太子殿下,於謙心情也很是複雜。
    他也早就得知,當年把他科考名次壓到最後的人,正是這朱高煦。
    而後把他發配去交趾為官的人,也是這朱高煦,隨即不久讓他一躍晉升為布政使之人,還是這個朱高煦。
    於謙就有些納悶了,他和這漢王爺從未有過任何交集,為何朱高煦就是一直緊盯著他不放呢?
    雖然說於謙對這些安排並不抵觸,可是他也想回家去看看啊!
    從交趾到嶺北,他已在外為官近十年之久,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人。
    至於指揮使張信,現在隻有一個念頭。
    趁著太子殿下突然駕臨嶺北,哪怕是跪在地上賣慘,他也不要在這鬼地方待了。
    張信可是永樂皇帝的心腹近臣,當年隆平侯在南京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滔天人物,日子過得可謂是逍遙快活。
    結果就因為這朱高煦的一句話,他被強行按在這嶺北至今,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罪。
    張信是真的害怕了,所以隻要讓他回到大明,哪怕削了他的爵位,他也在所不惜!
    這鬼地方,壓根就不是人待的啊!
    三人各懷心思,思緒萬千。
    正當這個時候,遠處一隊鐵騎疾馳而來。
    “來了!”
    於謙低喝了一聲,一眾官員頓時驚醒,迅速收斂起了思緒,眼巴巴地看著來人。
    待得鐵騎行至近前,眾人當即跪倒在地。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朱高煦笑著擺了擺手,“諸位鎮守嶺北有功,快快請起!”
    翻身下馬之後,朱高煦首先看向了於謙。
    記憶裏麵,於謙還是個熱血澎湃的年輕小子,如今經過了十年磨煉,已然蓄起了胡須,整個人不怒自威,多出了幾分成熟穩重。
    “於廷益,這些年你辛苦了!”
    朱高煦感慨萬千地歎了口氣。
    於謙聽後依舊麵無表情。
    “太子殿下謬讚了,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這些都是臣該做的。”
    “臣等已為殿下準備好了接風宴,還請殿下移步!”
    雖然說於謙並不喜歡這種排場,但朱高煦畢竟是當朝太子,該有的禮數並不能少。
    朱高煦聽後欣然點頭,隨眾人進入了和林。
    瞧見這座繁華喧鬧的塞外城池,朱高煦再次感慨了一番。
    “當年這和林可是大蒙古帝國的帝都,整個世界的中心!”
    “那時從多瑙河畔的維也納,到黃河邊的汴梁,從北方寒冷的俄羅斯草原,到炎炎烈日下的阿拉伯半島沙漠,大半個歐亞大陸都籠罩在這座城市的權力和威勢之下!”
    “羅馬教皇的傳教士、南宋朝廷的使節團、波斯商人的駝馬隊、高麗王國的進貢者……都在這裏匯集;佛殿、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種宗教和文化都在這裏融合;蒙古大汗的詔令從這裏發出,送達世界各地蒙古大軍……這裏集合了成吉思汗、窩闊台、蒙哥,從中歐、東歐、西亞、中亞、東亞、南亞諸國搶掠來的奇珍異寶,金銀珠寶,數以萬計!”
    “隻是可惜,不見當年榮光啊!”
    聽見朱高煦這番話語,於謙等人都是滿臉懵逼,因為有很多地方名字他們壓根就沒有聽說過。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聽出了,這和林曾經很是繁華!
    整個世界的中心,那會是何等繁榮昌盛?
    “殿下放心!”
    “臣等一定盡力重現和林榮光!”
    於謙身為嶺北布政使,自然要做出表率。
    隻是徐濱和張信聽到這話,一張臉瞬間就綠了。
    大哥你要裝逼別帶上我們啊!
    我們想回家想回大明啊!
    朱高煦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
    一場宴會,賓主盡歡。
    朱高煦也沒有急著議事,而是好好休息了一晚。
    翌日清晨,議事展開。
    於謙訴說著發展嶺北的難題,關鍵在於嶺北可供耕種的田地實在是太少了。
    就連嶺北治所和林,可供耕種的田地,也僅僅隻有五成不到,剩下的地方不是雜草叢生的草原,就是土地貧瘠的荒土,糧食作物根本就不能生存成長。
    這就嚴重製約了嶺北行省的發展!
    嶺北行省想要獨立,不再依靠朝廷補貼錢糧,就必須自給自足,可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實在是太困難了些。
    朱高煦聽後給出了一個好消息。
    “放心,此次孤帶來了神種土豆。”
    “戶部技術專員,會負責種植土豆,你們隻需全力配合即可。”
    “這土豆適應性極強,不但耐寒耐貧瘠,可以紮根草原生長,而且產量極高,隻要種植成功,日後嶺北不但可以做到自給自足,還會成為我大明的塞上糧倉,你們都將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