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莫須沒有

字數:11431   加入書籤

A+A-


    有好事者,在背後都稱呼郭默為“郭左耳”。
    在宋金交界的金國境內,郭默的名字,如今都有“小兒止啼”的功效。
    郭默依然保持著,自己良好的作戰風格。
    這個時候的禮部,擔負著外交的職責,老程珌整日周旋在蒙古、西夏、金國的使臣之間。
    完好的戰馬收歸己用,輕傷的戰馬,醫好之後賞賜給陣亡烈士家屬,重傷不治的或者死馬,直接殺了吃肉。
    對待金兵,也是一如慣例,俘虜被押往大宋後方,現在都敢直接“賣給”那些需要勞力的州府了。
    禮部尚書程珌,最近半年成了大忙人,連在朝堂上說話的聲音,都顯得格外的響亮。
    金國使節一氣之下,離開臨安,回歸金國,並揚言讓等著金國的鐵騎吧!
    誰知道,過了一個月,金國的鐵騎沒等來,卻又來了一波規格更高的使團。
    上來就宣讀了金國國主的聖旨,減免了大宋一半的“歲賦”,前提是大宋要無償提供五十萬擔大米。
    老程珌,又拿出“戰馬梗”來應對。
    扯來扯去,雙方竟然不再談論,鄧州和唐州的歸屬問題。
    半個月後,大宋也堂而皇之地,向鄧州和唐州派遣了州知府。
    史彌遠一係,擔心戰事變動,身為吏部尚書的薛極也敝帚自珍。
    最後,官家隻好“勉為其難”地,派自己信得過的人,去那“危險”的地方任職了。
    同時,命令“敦武軍”駐守鄧州,而“忠順軍”駐守唐州,互為犄角之勢。
    而鄧州、唐州兩地的民政,暫由“敦武軍”監軍趙汝述,全權處理。
    原來,三月份的時候,刑部尚書趙汝述奉命前去兩湖勞軍,誰知道他那十八歲的寶貝兒子,竟然也參加了“敦武軍”。
    一個月後,官家就收到了趙汝述的來信,還是他的大兒子,刑部員外郎趙成憲親自送進皇宮的。
    說自己“愛子心切”,不忍心讓兒子獨自留在軍中,自己也要留在那邊照顧他,雲雲。
    最後,官家也“無奈”地默認了趙汝述這種“愛子”行為,保留了他刑部尚書的位置,還給加了一個“敦武軍”監軍的頭銜。
    同時,大出風頭的郭默,這次又被人彈劾了,理由是“擁兵自重”。
    朝廷給“敦武軍”的編製是兩萬人,而現在的“敦武軍”,算上還在臨安城南校場訓練的人馬,竟然達到了三萬之數。
    官家“迫於”壓力,隻好下旨,免去郭默“敦武軍”都統製一職,由原“敦武軍”副都統孟共接任都統製,並擇日率“敦武軍”駐紮鄧州。
    郭默實授“兵部侍郎”,回臨安接受問話。
    郭默是在鄧州收到“皇城司”的消息,比朝廷的聖旨要快得多。
    等聖旨真正來到的時候,整個“敦武軍”就炸了鍋了。
    大家紛紛為郭默鳴不平,“敦武軍”副都統嶽翱,直呼到又一個“莫須有”嗎?
    有些軍士甚至叫囂著,幹脆反了得了,軍中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直接,郭默一腳踹在起哄的王堅屁股上。
    “你小子也跟著瞎起哄什麽?你忘了本都統的身份了嗎?”
    王堅一骨碌從地上站起來,這才想了起來。
    “對啊,咱們都統那可不是一般的都統啊,那是“燕王”殿下啊。”
    王堅憨憨地傻笑了一下,也跟秦钜、嶽翱一起安撫眾將。
    夜闌人靜的時候,眾將退去,郭靖、郭默兄弟對坐飲酒。
    “二弟,你這次回去,真的不會有什麽風險嗎?”郭靖還是有些不放心。
    “哈哈,大哥還看不出來嗎,這是我那位老爹爹想兒子了。”
    “前些日子那封家書你沒看出來,蓉兒生下龍鳳胎,估計是官家爹爹去“桃花島”,受擠兌了。”
    “這次,剛好趁著這個機會,讓我回去一趟,以前領一個“兵部侍郎”的銜,也隻是權宜之計。”
    “借著這大半年的軍功,又收複了兩州之地,才落實了“兵部侍郎”的實缺。雖然也有些幸進,總不再顯得那麽的突兀,誰讓咱現在算是受了“委屈”呢。”
    聽郭默這樣一說,郭靖的心裏還好受了點兒。
    突然,郭靖從懷裏掏出一本冊子,遞給了郭默。
    “二弟,你現在有了一雙兒女,我這個做大伯的也得表示一下。這是我默寫出來的“九陰真經”上卷,就送給小郭襄吧。”
    “你那兒子反正是要學“九陽神功”的,也許將來他是當官家的命,都不需要在江湖上奔波呢。”
    “哈哈,那我就替小襄兒謝過大哥了。將來你把平兒接回來的時候,我給他封一個大大的官。”
    在家書裏,看到女兒的名字叫“郭襄”時,郭默的腦袋就“嗡”了一聲。
    這難道是冥冥之中,早有注定的嗎?
    生孩子的時候,自己恰好就在襄陽城外,與金軍的步騎對峙著。
    不過,郭默可沒打算給兒子取名“郭破虜”,那樣也太惡趣味了,至於叫什麽?見到那小子再說吧。
    既然郭襄成了自己的女兒,那就不可能讓她再經曆那樣“悲慘”的事情,貌似比另一個時空那個郭襄,要大了很多歲。
    現在楊過那小屁孩,也才兩歲多,還是自己的徒弟,膽敢欺負小襄兒,看我不打爛他的屁股。
    至於,那個叫張君寶的小孩兒,現在貌似還不到出生的時候,差著好幾十年呢,一切隨緣吧。
    “大哥,我已經以“燕王”殿下的名義,寫了一份委任狀,從三萬“敦武軍”中,抽出一萬人馬,組成“靖難軍”。”
    “由你任“靖難軍”都統製,調秦钜給你當副手,另外一個副都統,將來如果三師傅願意,就留給他。”
    ““敦武軍”超編被彈劾,在到臨安之前,我得讓這位“燕王”殿下,幫我把事情擺平了,哈哈。”
    郭靖聽完,哭笑不得。
    不過這大半年的軍旅生涯,郭靖也逐漸喜歡上這個節奏。
    當時,丐幫那裏也分權出去了,北有魯有腳、黎生,南有簡長老、梁長老,丐幫的運轉比起往年也順暢了不少。
    臨走之前,郭默還是把軍隊做了一些安排。
    “燕王”殿下的軍令,讓“敦武軍”分出一萬人,新組建“靖難軍”,並任命了郭靖為“靖難軍”都統製,秦钜為副都統製。
    大家都也覺得是很自然的事情,郭靖的能力有目共睹,戰功也有目共睹,更是郭默的大哥。
    所以,眾將也心悅誠服,紛紛要求郭靖請客。
    秦钜更是感動得眼含熱淚,認識郭默不到一年時間,自己的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堅定了他追隨郭默的心。
    孟共來到後,自然會率領兩萬“敦武軍”,駐紮在鄧州。
    他卻把餘階、王堅、雷鵬派往了“忠順軍”。
    “忠順軍”的都統孟宗政,在占領唐州一役中,舊傷複發。
    幸虧郭默離得不遠,飛馬趕了過去,要不然這一代宿將,還真就交代在這裏了。
    郭默模湖地記得,孟宗政就是這兩年前後去世的,至於什麽原因卻記不清楚了。
    現在看來,多年征戰,已經五十八歲的人了,一身傷病真折騰不起了。
    這次回臨安,郭默也想跟官家說一聲,看看怎麽安排一下這個老將。
    那麽他所領的兩萬多“忠順軍”,自然要把握在自己手裏的,這也就是郭默現在把餘階、王堅、雷鵬三人派過去的原因。
    也算一起並肩作戰過,王堅本身就出身“忠順軍”,暫時又有孟宗政在旁邊幫襯著,相信餘階等人能夠順利完成這個過渡。
    一開始,孟宗政是完全反對的,雖然你救了我的命,也不能將軍隊私相授受啊?
    當郭默實在沒辦法的時候,隻好拿出了那麵“如朕親臨”的金牌,表明了自己“燕王”的身份。
    孟宗政這才愉快地答應了,也放心地開始養病。
    隻是在郭默即將離開孟宗政營帳的時候,這個老將軍突然問了一句話。
    “燕王殿下?你真的隻是個“燕王”那麽簡單嗎?”
    郭默好懸沒有一個趔趄,回頭看了孟宗政一眼,沒做回答地走掉了,身後卻傳來孟宗政爽朗的笑聲。
    郭默隻帶著“黑風雙煞”二人,三人三馬趕奔臨安。
    八月初,郭默還沒回到臨安呢,一封“燕王”殿下的鈞令,就報備到了兵部和樞密院。
    “擢原“敦武軍”郭靖,為“從義郎”,秦钜為“秉節郎”。從“敦武軍”抽調一萬人馬,組建“靖難軍”,郭靖、秦钜分別為正副都統製。”
    ““靖難軍”兵額兩萬,其他空缺兵額,由“靖難軍”都統製自行招募。”
    好家夥,這沉寂了幾個月的“燕王”殿下又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狠茬。
    打蛇打七寸,你不是彈劾郭默“擁兵自重”嗎?
    直接把“敦武軍”給拆了,就按規定留了兩萬人馬,彈劾的“證據”也沒了。
    終於趕在八月中秋節當日,郭默回到了臨安,他讓“黑風雙煞”先回“桃花島”報信。
    自己已經是體製內的人了,自然有一些手續需要辦理,分別跑了兵部、吏部和樞密院進行交割。
    大家也都對他和和氣氣的,近一年來,除了那位從未露麵的“燕王”殿下,就屬這位最是能折騰。
    現在人家就算是“落難”了,不也是兵部侍郎嗎?
    郭默前腳剛踏進臨安,各方能知道、想知道的大老,都知道這位“郭左耳”回來了。
    此前朝堂上那一幕,太震撼了。
    當五個大箱子擺上“大慶殿”的時候,這次官家仗著膽子,讓人打開了,裝著一萬零一百八十七個左耳的箱子。
    不過官家也隻是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遠遠地看了一眼,腿肚子都有些轉筋。
    有那些不成器的大臣,當場嘔吐的不在少數。
    “哈哈,眾卿連這點兒世麵都當不起嗎?前方將士舍死忘生、浴血奮戰,我們隻是看一眼戰利品而已。”
    “用“敦武軍”郭都統的話來講,大家“吐啊吐,就吐習慣了”,哈哈哈——”
    當被樞密院告知,讓郭默先行回家聽宣之後,郭默又一次輕車熟路地出現在了“福寧宮”的禦書房。
    “孩兒緊趕慢趕,趕回來跟爹爹過一個“中秋節”,有什麽好吃的招呼我嗎?”
    還是那個“不著調”的聲音,還是那份真摯的父子親情。
    “嗬嗬,小爺這次您一到“福寧宮”外,老奴就收到信息了,看來這半年多,老奴的護衛措施做得大有長進啊。”
    老太監笑嗬嗬地把郭默迎了進去,還不忘記不要臉地誇了一下自己。
    郭默的確感覺到,有兩道很強的氣息,分別藏在“福寧宮”的前後。
    “怎麽?“皇城司”又進了兩位高手?他們的氣息很強,不過怎麽沒有殺氣?你不會是請了兩位和尚吧?”
    郭默輕飄飄的一句話,將老太監剛剛燃起那絲驕傲的小火苗,又給掐滅了。
    “小七啊,快快進來,爹爹早就準備好,就等你過來了。”
    官家的聲音從裏邊傳來,今天他特意推掉了太子的請見,更是將後宮的中秋宴推到了明晚,就為了和自己的兒子好好喝一杯。
    ......
    第二日早朝,很多大都臣等著,要一睹卸任的“敦武軍”都統製,現任的兵部侍郎郭默的廬山真麵目。
    可惜,讓大家失望了,郭默根本就沒來上朝。
    但是,官家還是宣布了跟郭默有關係的任命。
    “原“敦武軍”都統製郭默,在收複鄧州一役中,身先士卒、受了重傷,特辭去兵部侍郎一職,回家養病。”
    “擢原“忠順軍”都統製孟宗政為兵部侍郎,命其兩月之後,回朝任職。”
    “所遺“忠順軍”都統製一職,由原“敦武軍”餘階暫代,原“敦武軍”王堅為“忠順軍”副都統製。”
    任命一出,朝臣裏就一陣切切私語。
    “官家這是“卸磨殺驢”嗎?關鍵是這才奪回不到兩州之地啊,就算要“飛鳥盡、良弓藏”,貌似還早的很啊?”
    “可惜了啦,大宋多少年沒出這樣的少年英傑了,老夫未能一睹其真顏啊......”
    “活該,這個斯文敗類,這個狠毒的“郭左耳”,惡人終有惡報......”
    站在百官之首的史彌遠,卻雙眉緊鎖。
    官家現在越來越喜歡乾綱獨斷了,而且你還找不到有力的借口來反駁他,似乎他都是在因勢利導,所行皆是水到渠成之事。
    這個郭默,雖說被“回家養病”了,但是這“敦武軍”、“忠順軍”、“靖難軍”,貌似還都掌握在他的手裏啊。
    朝堂裏的風風雨雨,愛怎麽折騰怎麽折騰,已經跟郭默沒什麽關係了。
    那些大臣興奮也罷,惋惜也罷,都擋不住郭默回家的心。
    八月十六一大早,郭默就叫上了四師傅“南山樵子”南希仁,連同陸乘風、武眠風兩人,四匹快馬趕奔“桃花島”。
    這條路,郭默走了好幾次了,這次走得卻格外的性急,恨不得插翅飛回去。
    因為在那裏,多了兩個小生命在等著他。
    南希仁三位自然也不好勸他,各自的馬匹上也帶著禮物。
    去看兩個孩子,總不好空著手去,空手的隻有郭默這個“不著調”的新任爹爹。
    四百多裏的路,他們愣是兩個時辰跑完了。
    郭默的黃驃馬倒是沒事,那三位隻好中途找驛站換了快馬。
    到“桃花島”的時候,已經快到未時了,所有人都準備好了,在等著郭默。
    “孩子呢?快讓我看看孩子?”
    一進“伏龍居”,郭默隻是遠遠地衝著黃藥師夫婦拱了拱手,算是打過招呼,都沒搭理跪在地上迎接他的幾個徒弟。
    看了一眼“淩青閣”內沒有黃蓉的影子,就一路“淩波微步”,向後宅跑去。
    “不想默兒的功力,已經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難道他突破了嗎?”
    看著郭默離去的身影,“東邪”黃藥師喃喃自語道。
    陸乘風和武眠風,也過來跟師尊見禮,大家就留在“淩青閣”,等郭默回來。
    “小襄兒,爹爹回來了——”
    一進後宅,郭默就喊了起來,卻在門口被黃蓉擋駕了。
    “你咋呼什麽?也不怕把孩子嚇到。一身風塵仆仆的,就這樣去見孩子啊?先沐浴更衣去。”
    好吧,天大地大,老婆最大。
    郭默踮起腳向屋裏看了一眼,卻看了個寂寞,在黃蓉的催促下,隻好乖乖地先去旁邊的浴室裏洗澡。
    “哇,怎麽這麽好看?你看這小臉長得,跟蓉兒你一模一樣,我的小襄兒。”
    雖然郭襄一直睡著,郭默卻抱在懷裏,不肯撒手。
    “默哥哥,你已經看了半個時辰了,爹爹他們還在前邊等著你呢。”
    “再說了,你怎麽就不抱抱兒子啊?他可在旁邊醒著呢。”
    的確,兒子好像精神很大,郭默進屋也半個時辰了,這小子就一直在那裏醒著。
    這麽大的孩子,還不會盯著人看,隻是時不時地瞥到了郭默,就笑得不行。
    可惜,他那個沒心沒肺的老爹,眼裏卻隻有熟睡的小郭襄。
    “一個男孩兒有什麽好抱的,來到咱家就是討債的,我就是喜歡女孩兒,這可是我的貼身小棉襖啊。”
    郭默也不知道黃蓉能不能聽懂他的話,隻顧著抱著女兒在那裏傻樂。
    提前一天得到郭默回來的消息,“桃花島”上這頓中秋宴準備的,還是挺豐盛的,也算是給兩個孩子補辦了一頓“滿月酒”。
    一直喝到定更時分,這頓酒才算是喝完。
    馮衡和黃蓉二人,都去照顧兩個孩子了。
    自打黃蓉生了孩子,黃藥師夫婦也就直接搬到“伏龍居”來住,好在房間有的是,照顧起來也方便些。
    島上的大小事務,已經完全由南琴來處理,打理的井井有條。
    郭默的書房裏,嶽父黃藥師坐在一旁喝茶。
    “默兒,怎麽還不到一年時間,就厭煩軍旅生活了?”
    “東邪”看到郭默一副懶洋洋的樣子,禁不住“嘲笑”道。
    “嶽父,做什麽事都不能操之過急。雖然時間還不到一年,但是內外的架子算是搭起來了。”
    “無論朝中還是地方,無論文官還是武將,都有了一定的積累。”
    “我琢磨著,還是從大家的視線裏消失一段時間,讓一切都穩固一下,也觀看一下北方三國的戰事走向。”
    對於郭默這種態度,黃藥師很是讚賞。
    確如郭默所言,短短一年時間不到。
    郭默現在能直接調動的軍隊,就有五萬多人馬,還都算是精銳之師。
    朝中更有官家的鼎力支持,掌握著數千人的“皇城司”。
    六部之中,刑部尚書趙汝述已經完全拿下,禮部尚書程珌也站在官家的一邊,嶽珂擔任著戶部侍郎,孟宗政也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
    地方上,至少嘉興、江陵、襄陽、鄧州、唐州等地,郭默還是能有絕對影響力的。
    天下大勢更是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另一個時空裏,蒙古直到完全滅掉西夏,滅掉高麗,金國都無動於衷。
    而現在,蒙古對西夏的戰爭剛剛打響半年,金國已經投入了二十萬軍隊進去,雙方在北邊打的互有勝負。
    而大宋,這大半年時間裏,先後從西夏和金國手裏,交換了一萬多匹戰馬,也換給他們大量的大米,和數千套盔甲和部分武器。
    據“皇城司”和丐幫傳回來的消息, 西夏和金國聯軍,同蒙古總共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衝突。
    夏金聯軍死傷四萬多人,蒙古也損失了近兩萬人,雖然蒙古更加強悍,畢竟聯軍是處於守城的一方。
    “那你這段時間打算做什麽?”
    黃藥師越來越佩服自己這個女婿了,武功高的離譜,沒想到擺弄軍政,也如此得心應手,就是有時候懶散了些。
    “做什麽?在家裏歇著啊!”
    “難道說,當個“超級奶爸”不香嗎?”
    “東邪”明顯沒聽懂郭默的話,但是不妨礙他理解郭默的意思。
    “哎,這個小子啊......”
    為您提供大神徒己的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二百零八章 莫須沒有免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