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無妄之災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經過一番望聞問切,老大夫給方敏下了診斷:“……肋骨折了三根,肺腑有損傷,需服藥劑調養數月,否則落下病根於壽命有礙……”
見方家兄弟衣著破舊,宋家祖孫三人皆著新衣,老大夫摸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慎重問宋五福:“可否開藥?”
張小妹搶先道:“開,要開!”
老大夫不再遲疑,提筆寫下抓藥的方子,囑咐一旁的藥童按方抓藥。
張小妹利索地掏出二兩銀子遞過去。
這副藥先吃上半個月,半個月後方敏還要來複診,視他的恢複情況更換藥方,所有的花費約莫需要四五兩銀子,正是方銳在街上賣身時喊出的身價。
抱著哥哥的救命藥,方銳“哇”的一聲哭出來:“哥哥,有救了,你有救了,你不會死了……”
待他的情緒徹底發泄出來,宋溪溪問道:“你哥哥不是在酒樓打雜嗎?怎麽會傷得這麽重?”
方銳抹了一把眼淚,恨恨道:“就是酒樓的少東家讓人打的,他帶著一群人去酒樓吃飯,點了好幾桌酒菜,吃完飯沒結賬就走。哥哥不知道他的身份追上去問了一聲,他就讓人把哥哥打成了這樣!”
說起來是方敏倒黴,之前他一直在後廚打雜,沒有機會去大堂招待客人,也就沒有見過酒樓的少東家。
前陣子掌櫃見他辦事利索,頭腦靈活,就安排他去大堂招待客人。
昨日酒樓少東家帶著朋友來吃飯,本來是另一個小二專門在雅間伺候。隻是突然肚子痛就讓方敏幫他頂一下,卻忘了告知少東家的身份。
絲毫不知情的方敏,就這樣稀裏糊塗吃了個大虧,送掉了半條命。
出了這種事,先前對他還不錯的掌櫃也嫌他晦氣,竟是連大半個月的工錢都沒結,直接將方敏轟出酒樓,讓他自生自滅。
方家老少三口,僅方敏有個還算正經的差事,每月的工錢勉強能讓一家人填飽肚子,家裏根本攢不下銀錢。
昨日他半死不活的被人送回來,方銳和方奶奶都急壞了,卻因沒有銀子請不起大夫,眼睜睜地看著方敏氣息微弱,失去意識。
方銳卻在四鄰的談論裏得到啟發,想要自賣自身給哥哥看病。他沒敢對方奶奶提這事兒,一大早找到兩位鄰居大叔幫忙,以求大夫給哥哥看病為由帶走了方敏。
因此方奶奶被蒙在鼓裏,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小孫子這麽大膽,一聲不吭就做出這種事。
“唉,可憐呐……”張小妹心酸不已,低聲對小孫女道:“雖然咱們墊付了醫藥,但是這一家老的老病的病沒個進項,往後可怎麽辦啊!”
方銳耳朵尖,聽清了她的話,立馬跪下來朝著宋家三口砰砰磕頭:“爺爺奶奶,你們救了我哥哥,我就是你們家的人了,求爺爺奶奶收下我吧!”
生怕二老不答應,他急得滿頭大汗:“我、我很能幹的,吃得也少,不會讓你們多費糧食……”
“起來起來,你快起來!”不等方銳說完,張小妹快步上前一把拉起他:“你這孩子有話好好說就是了,這樣跪著像什麽話!”
宋五福皺了皺眉,問小孫女:“你怎麽想的?”
宋溪溪想了想,提議道:“要不借他們一些銀子,讓他們打一張欠條?”
宋五福沉吟片刻,頷首道:“聽你的。”
說是打借條,其實祖孫倆知道方家連看大夫的銀子都沒有,自家借出去的銀子指不定得還到猴年馬月。
要是方家沒有誠信逃債了,他們宋家怕是也沒辦法追債。
不過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已經出手了,總不能救一半就撒手不管。
祖孫仨將昏迷之中的方敏抬到驢車上,在方銳的指點下來到了方家三口落腳的地方。
這裏位於城內的邊角,房屋低矮破敗,地麵汙水橫流,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是府城出了名的“髒亂差”,但凡有點家底的人家都不會住這裏。
能住這裏多是出身貧苦,又無力改變,在這座繁華光鮮的府城如螻蟻般竭力掙紮。
唯一的優點是這裏的租金很便宜,像方家三口租的兩間小屋,一個月僅需四十文錢,門口還有一塊巴掌大的小菜地,能種點應季的菜蔬,省下一筆買菜的錢。
“姐姐,到了,前麵就是。”
方銳看到不遠處佝僂著身子張望的奶奶,急忙跳下馬車朝著方奶奶跑過去,一邊跑一邊氣喘籲籲地喊:“奶奶,哥哥有救了,哥哥有救了!”..
方奶奶聽到小孫子的呼喊,邁著不太利索的腿腳惶急地迎上來:“小銳,你哥哥呢,你哥哥在哪兒?”
方銳跑過去扶住奶奶,指著迎麵駛來的驢車說道:“哥哥就在車上,我們遇到好心人啦,是他們花錢給哥哥找大夫看病的。”
“好心人?”方奶奶不敢置信,略有些警惕地走向驢車:“是、是你們救了我大孫子?”
一個陌生人平白無故的花大錢救自家人,換做誰都會懷疑對方居心不良,因此祖孫仨並沒有在意方奶奶的態度。
“我小孫女和你大孫子認識,正好在大街上看到了。”張小妹道明救人的原因,成功的打消了方奶奶的懷疑。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方奶奶眼眶一紅,扶著小孫子的胳膊試圖跪下來:“多謝,多謝你們,要不是你們,我大孫子就沒命了……”
張小妹十分無奈,急忙扶起她:“用不著這樣,快把孩子抬進屋吧,得給他煎藥喝下去。”
方家空間狹小,黑洞洞的光線也不好,一走進去明顯感覺到壓抑。
好在方奶奶勤快,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除了有股淡淡的黴味,其它的就沒什麽。
隻是這家徒四壁的模樣,讓宋五福和張小妹都不好意思說打欠條的話。
倒是方奶奶主動道:“我家不能白花你們銀錢,一會兒咱們去街上請人寫一張欠條,這筆錢我們一定會想辦法盡快還給你們。”
聽她這麽說,張小妹覺得她人品不錯,索性打消了打欠條的念頭:“不麻煩了,這錢你們什麽時候還都成。”
方奶奶卻死活不答應,一定要打下欠條才肯收下宋家借的銀子。
最後祖孫仨依她,一塊兒來到街頭花幾文錢,打下一張五兩銀子的借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