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食言而肥

字數:4876   加入書籤

A+A-




    

    

    第202章 食言而肥

    長安城中的人事紛擾,眼看著一時三刻的完不了,估計得拖到明年去,李泰也不能幹等著。

    眼下這形勢,繼續出門剿匪是不用想了,正好若幹惠幫忙將資貨運了回來,李泰便打算趁著年前年後這點閑暇時間,將這批人事資貨徹底消化下來。

    畢竟資貨再多,如果不能帶來真正的勢力增長,那也是給別人攢的。宇文泰都是發財然後擴軍,李泰當然也不能落後。

    李泰從兩所寺廟搜刮到將近五百車的資貨,靠著弘法寺中俘獲收編的兩千多名工匠並其家屬們,再加上毛世堅於鄉裏動員的數百人,才將這批資貨運輸到了北華州。

    回到霸府的時候,大部分的物資都被宇文泰勒索走了。李泰心裏本就不爽,當然是不管運輸的,隻是傳信留在北華州的部曲們將資貨分類,等待霸府遣人運輸,他最終隻剩下了一百多車,還包括那兩千多名俘虜。

    宇文泰倒是沒有怎麽詢問俘虜問題,畢竟他也不缺人,要來了還得費心安置養活。所以這一批人員李泰是完全保留下來了,宇文泰雖然不在意,但在他看來,這才是此行所收獲最大一筆財富。

    寺廟也算是大莊園經濟的一種,因為有宗教信仰所帶來的思想控製,對這些寺奴僧祗戶們的盤剝要更甚於那些作為大莊園主的地方豪強。

    如此就造成了這些寺奴們幾乎都有一技之長,沒有技能的寺奴幾乎沒有資格進入寺廟中居住,隻能在莊園裏做農奴。

    這兩千多名俘虜,扣除了老弱婦孺,單單年輕力壯的工匠就有一千五百多個。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虔誠的信徒,深恨李泰滅寺之仇,途中還爆發過幾次暴亂騷動。

    李泰對此也並不手軟,直將帶頭煽動的幾十人梟首示眾,再加上一路飲食給足,恩威並施下才將群情控製下來。

    但想完全收複人心,成為自己的忠誠部曲,仍需長年之功。李泰對此也不著急,佛陀們雖然神通廣大,但也隻能庇佑信徒們來生,可隻要服從於他,當下就能過上好日子,孰優孰劣,各自選擇。

    這一千多名工匠,有兩百多個精擅燒陶冶煉並鍛造器具。弘法寺鑄造佛像的盛名跟那些吃飽念經的和尚們關係不大,都是他們一手一腳辛勤工作換來的。其他匠人技藝雖然不算太精,但也都能保證合格。

    除了鑄造佛像之外,他們當然也能鑄造別的器物,恰好是李泰急缺的人才。有了這些人才到位,白水莊的冶鑄工坊明年開春就能擁有不菲的產量,李泰也就不必再四處求購軍械擴軍了。

    物資方麵,弘法寺所得以各種金屬為主。作為北地最大的佛像鑄造基地,弘法寺積儲的金子就有三千多斤,李泰被勒索諸多,仍能剩下千餘斤,另有白銀四千多斤。

    至於銅錫之類,儲量則就更誇張了。單單李泰入寺時訂購的那尊彌勒法相就有數千斤重,僧徒們向他炫耀的那間千佛堂所供奉的幾百尊佛像加起來就是十幾萬斤的重量,再加上各種儲料,二十多萬斤都有。

    銅錫之類便於鑄造加工,除了禮佛耗用之外,日常生活中也用途廣泛,銅爐銅盆銅鐺銅鏡以及車駕組件等等。但其最重要的用途,自然還是用來鑄幣。

    單單李泰所繳獲的這些銅錫金屬,如果能夠鑄造成錢、哪怕是不惜工料的足重五銖,都能鑄成幾千萬枚錢幣。如果再搞點減重,摻雜點其他材料,所得更是翻倍。

    推及整個關西,可想宇文泰這一波單單所收獲的銅錫物料就極為驚人,是足以進行一下貨幣金融改革,讓銅錢重新成為關西商貿交流的穩定貨幣。

    李泰也詢問過宇文泰有沒有這打算,但宇文泰指使搖頭。霸府所麵對的問題諸多,貨幣混亂的危害程度並不靠前。

    而且想要改革貨幣,並不隻是鑄造足夠的貨幣投入市場那麽簡單,還需要政府進行立法和行政等各方麵的配合,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民生基礎是很難做到的。

    稍有不慎就會演變成洗掠民眾財產的惡政,宇文泰現在倒是不缺錢,也沒有那麽大的精力去操作,對於這事便沒有太大的熱情。

    知道宇文泰沒有改革貨幣的想法,李泰便也沒有留存太多的銅料金屬,隻留下了四萬多斤。畢竟不能跟著政策再發上一筆,留下太多也沒用,還太顯眼。

    除了這些金屬物料,寺廟中比較大宗的儲蓄就是香料和染料了。李泰留下了香料兩百多石,顏料五百多石。這數字看起來雖然不大,但實際的價值卻遠遠超過了金銀銅錫的總和。

    胡椒在中古時代的貴重,是人都知道,顏料的價值也同樣不容小覷。

    諸如青金石、鬆綠石等等顏色鮮豔的礦物,既可以作為寶石裝飾品,又可以研磨調製為顏料。哪怕在後世礦業發達、物流方便,價格也是居高不下,一克就能達到數百乃至上千元,在時下的價值隻高不低。

    李泰這裏可不是論克的,而是論石,一石一百二十斤,幾百石那就是幾萬斤。雖然顏料的品質和價值參差不齊,但總量如此龐大,也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其他諸如珍珠、玉石、水晶之類,也有著幾十箱,李泰都懶得計算其價值多少,總之就是很貴。另有上等的綾錦兩千多匹,兌換成用作買賣交易的帛,又是幾萬匹。

    這些就是李泰北地一行、被大行台勒索過後所剩下的所用收獲了,糧帛之類所獲雖然也多,但實在太占地方,刨除了這一行的消耗,剩下的李泰統統上繳給了霸府。

    反正宇文泰是保證來年兩座防城的花費由霸府承擔,李泰也就不必留存太多,全都輸送霸府,還能將物資總量給撐起來,掩蓋自己私囊大飽的事實。

    總之,在搞了這一波之後,李泰可不再是之前那個整日為了錢糧愁的發慌的窮小子。

    也就是關西沒有搞什麽個人資產的排名,真要有的話李泰這個排名那得跟火箭一樣直往上躥,起碼在這個年齡二十歲以內的富豪榜中,是敢做一做保二爭三的美夢。

    哪怕是長安城裏那些元魏皇子宗室們,也未必能有他這麽殷實的私財家底。

    當然,他的實際財富水平還是有很大水分的。各類物資價值雖然很龐大,但本身並不是可以直接用作流通的交易媒介,而且由於總量極大且用途狹窄,一旦大量的拋售變現,必然會打底行情。

    這裏就得說一句,寺廟在古代真的是最有經濟頭腦的一個群體,許多先進的金融和市場操作都是發源於寺廟。

    李泰之所以能在弘法寺中抄沒到這麽多的高端奢侈品,就是因為寺廟要捂盤托市,並且創造宗教尋求。他們控製著大宗的物資,一點點的向信徒出售,長久的收割財富。

    稀缺性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市場的需求度則來自沙門大昌的宗教環境,所以這些物料的價格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要為信仰買單。

    李泰自己要對外出售的話,實際的所得是遠遠達不到理論上的價值,所以要作變現便也需要一個手段包裝,以期縮短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要不然,搞所寺廟?”

    這也不是他偶然的念頭,很早開始就有類似的想法。畢竟寺廟搞錢那是真的快,現在又有實際的銷贓需求,李泰也就認真思索起來。

    首先這座寺廟是不能在關中搞的,關中的宗教勢力也有各自的區域範圍,不交保護費的話,是很難搞起來。花錢的事李泰當然不幹,更何況他還要點逼臉,不想給人留下一個崇佛佞佛的形象。

    如果要避開關中,那眼下他的觸手能夠伸到的邊遠地區就是陝北了。要在陝北搞的話,那思路就可以更放開一下,陝北地廣人稀,能夠吸引到的信徒主要就是稽胡。

    那麽,搞一個劉師佛大廟對稽胡就有天然的吸引力,既能在那些稽胡豪酋處摟錢,還能增加一個羈縻和管控手段。

    至於說朝廷將劉師佛劃為淫祀偽信,也不是為了傷害你們的感情,而是要規正你們的信仰。我給你們建座大寺打個樣,伱們以後就來這裏拜,不要自己瞎搞的亂七八糟的。

    反正借此搞的肅清行動、錢都已經收到手了,那也沒有必要再繼續維持下去。

    朝令夕改傷害的是朝廷的威嚴,跟霸府、跟我李大都督都沒有關係,隻要肯交錢,你們就可以繼續拜,我這裏連禮佛的物料都給你們提供。

    李泰倒不因為出爾反爾尷尬,畢竟食言而肥,隻要能吃飽、還管那些,更何況大家也不知道之前的事是他挑頭。他未來要在陝北立足發展,也得注意對稽胡勢力的分化統合,所以這件事是真的有搞頭。

    他這裏盤算著等到長安城這場風波過去,就跟宇文泰提議在洛水中遊的雕陰建一座劉師佛廟,並設置一座防城在附近。到時候一手佛經,一手鋼刀,就問那些稽胡部落挑哪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