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隨機的棋(4)

字數:1797   加入書籤

A+A-




    “還記得蜂群思維嗎?”015突然來了這麽一句。

    “這本書我一直在看,總是能讓我受益匪淺。蜂群思維使得我的腦海裏一直有一個成語在晃悠。那個成語叫眾愚成智。”660沒有說謊,那本書確實對他很有啟發,特別是關於蜂群思維的那部分,真的使他感覺到開啟了一片新天地。

    015很是讚許地點點頭:“眾愚成智。嗯說的很不錯。但是我們也要明白,不管愚也好,智也好,在我們傳統的語境之下其實都意味著是有意識的。隻是意識的智力不同。而我們對於意識的認識,其實也是在發展變化之中的。”015進一步說道。

    “嗯,原來我們的先祖認為意識是神聖的,認為因為有了意識,然後才有了物質。現在其實多數人也是這種想法。我們稱這種人為唯心主義者。但是不久之後,出現了一群人,他們認為意識雖然奇妙,但是其實也是由物質產生的。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唯物主義者。我們這些人大多數是唯物主義者。然而我們對於物質是如何產生意識的其實一直有疑慮。而這種疑慮其實是很有道理的。660,說說這種疑慮吧。”

    660想了一下說道:“其實我們在麵臨三體人的入侵之前,其實一直在擔心人工智能產生自我意識,因為產生了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極有可能會毀滅人類,或者把人類徹底奴役起來。然後由於三體人的入侵迫在眉睫,對於人工智能的這種威脅也就沒有以前那麽重視了。”

    015點點頭,然後補充道:“其實很早的小說中,就有一些器具擁有了靈性,於是反過來控製主人的情況。如果把電腦和那些器具做類比,那擁有了靈智也就是自我意識的器具其實就是我們所擔心的人工智能呀。不管這種擔心有沒有道理,有沒有必要,我們對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其實一直是非常感興趣的。而凱文凱利等人則是這麽看待意識的。”…

    心智的這種微混沌特性甚至比我們所能體會的還要深刻。很有可能,心智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隨機或統計現象——等同於大數定律。這種隨機分布式鼓蕩生滅的神經脈衝群落構成了智力活動的基石;即使給定一個起點,其結果也並非命中注定。沒有可重複的結局,有的隻是隨機而生的結果。某個特定念頭的湧現,都需要借助一點點運氣。

    人類並不多見的多重人格綜合症在某種程度上源於人類意識的分散化和分布式特性。每一個人格——不論是比利還是莎利——都共用同一群人格代理以及同一群執行者和行為模塊,卻產生出顯著相異的角色。罹患多重人格障礙的病人實際上將他們人格中的某個碎片(或者說,某個群組)當作一個完整的人格表現出來了。外人永遠不知道他們在和誰交談。病人看上去缺失了一個「我」。而我們難道不都是這樣的嗎?在生活的不同時期,在不同的心境下,我們也變換著自己的性格。當某個人被我們內心世界的另一麵所傷害時,她會衝著我們尖叫,「你不是我所熟悉的你了!」

    「我」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個籠統外延,我們以此來區分自己和他人。一旦「我」失去了「我」,就會忙不迭地創設一個「我」。明斯基說,我們正是這麽做的。世上本無「我」,庸人自設之。人無「我」,蜂窩無「我」,野獸無「我」,公司無「我」,家國無「我」,任何活物都沒有「我」。一個活係統的「我」是一個幽靈,是不知晦朔的朝菌。它就如同億萬個水分子匯成的瞬間的漩渦,指尖輕輕一碰,便即銷餌無形。

    《心智社會》(the society of mind):馬文·明斯基於1988年出版的哲學人文著作。其理論是:人類心智活動和任何自然進化出的感知係統是由無數「碌碌眾生」式的代理(agent)所完成的單獨簡單進程組合成的大社會。從腦部高度關聯的互動機製中,湧現出各種心智現象。(摘自《失控》作者凱文凱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