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循環的真諦(6)
字數:1431 加入書籤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差不多的人到了不同的環境就會有差不多的思想,如果是兩群人分別在不同的環境生存,他們的思想差異還會累計,歐洲那邊,冬天相對較長,萬物蕭條的景象深深刺激了他們的內心,同時,大海的洶湧澎湃更是讓他們深深感覺到生命,甚至於世間萬物的渺小和脆弱。這使得西方人非常有危機意識,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對於那些壞消息,絕望的消息總是比我們更容易相信。我們的話,冬短一些,生活也略微安逸一些,我們也見過很多死亡和毀滅,但是我們看到更多的則是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再遙遠。相對而言,四季更替,生生不息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015說道。
“這個世界充滿了危機呀!危機就是危險和機會的總和,我們如何才能既躲避危險又抓住機遇呢?因為我知道,充滿危機意識,有助於躲避危險,但是危機意識過了頭,那就會喪失信心,以至於直接失去生存的希望,或者雖然沒有喪失生存的希望,但是對於眼前的生存機會視而不見,因為如果一個人內心完全被黑暗禁錮,那他是看不見光明的。因為他就是看見了光明,也會認為這不是光明,而是一種幻覺。領導,我們是應該西方一些還是東方一些呢?”623提問道。
“西方和東方,我們以往研究的時候,總是把精力放在研究兩者的差異之上,但是兩者的共性可能才是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比如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亦或是兩者之間的平衡器俄羅斯,還有其他地區的人們,都共同認可一個道理,那就是因果律。”
因果律是指所有自然事物之間最重要、最直接(可以間接)的關係。表示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意。這一世的生命發展,可以由不同的努力(即種不同的因),而得到不同的發展(不同的果)。
俗雲:“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即是這種因果關係的說法。
其因果關係,亦稱“因果律”為自然之理的因果變化。因果“律”經過人為研究賦予其法則分支,即:
一、果由因生:無因不能生果,有果必有其因。其具有時間序列性,原因必定在先,結果隻能在後,二者的時間順序不能顛倒。
二、事待理成:作為客觀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它是客觀存在的,並不以人意誌為轉移,在事物中有其普遍的理性。如生必有死、聚必有散、合必有離,成必有壞,這是必然的理則。
三、有依空立:任何產生存在的事物,必依否定實在性本性而產生,客觀事物之間聯係多樣性決定了因果聯係複雜性。
“說的沒錯,但那是因為因果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623說道。
“可是我們為什麽認為因果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呢?你可知道,時間也許並不存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