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智慧(2)

字數:2582   加入書籤

A+A-




    有一種這樣的觀點。這個觀點認為人類在近千年的文明發展中,知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智慧卻幾乎沒有提升。許多人認為玩謀略,現代人是玩不過古代人的。這種信念也是麵壁計劃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但是古代人的智慧真的和現代人相差無幾,甚至略勝一籌嗎?

    有些人認為,我們的智慧低於我們的祖先。有人這樣哀歎。

    實際上,人類的智慧是在退化吧

    從無到有創造的一瞬間智慧達到頂點,後來隻是不停的推導和演變

    例如牛頓第二定律f=ma,看似一個簡單的公式,但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三大定律的一瞬間,智慧達到了頂端,而後來芸芸的研究都基於此。看似發明創造出新的產物,那其實隻是在人類智慧頂端成果上的不斷演變站在巨人肩膀上實際是一種退化。亞當夏娃吃了智慧果,眼色不再混沌,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人類智慧頂峰則是這一瞬

    上帝一怒之下將其逐出伊甸園,但一切沒有結束,上帝一點點的消耗著人類的智慧,可悲的人類並沒有發現,還以為日新月異,科學技術迅速地發展

    因為人類隻是井底之蛙,而上帝的境界卻是不朽與永恒就像推著巨石的西西弗斯,人類能看到的隻是巨石向前滾動,而上帝站在一切之上,看到的卻是最終總要滾到原點的巨石,然後一批又一批新生代重複著無用功

    在一個外界的規定性己經變得過於沉重從而使人的內在動力已無濟於事的世界裏,人的可能性是什麽?卡夫卡無比悲痛的用未完成的作品向人類哭訴著這個絕望的問題,可是有多少人跳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層真正思考被時間掩埋的真相?

    海子,你為什麽抱著《瓦爾登湖》臥在冰冷的鐵軌?是不是你已絕望看清人存在的無意義?

    以上是在新浪微博中摘取的一段文字,作者是post-yvo

    e。

    。然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了解一件事,那就是什麽是智慧。

    智慧一詞出自《墨子·尚賢中》:“若此之使治國家,則此使不智慧者治國家也,國家之亂,既可得而知已。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於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種高級創造思維能力,包含對自然與人文的感知、記憶、理解、分析、判斷、升華等所有能力。智慧與智力不同,智慧表達智力器官的綜合終極功能,與“形而上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智力則謂“形而下之器”,是生命的一部分技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智慧體現為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這解釋偏於定性。而且似乎可以更清晰一些。

    這時候一本書給了015更多的啟示。

    那本書就是《模型思維》,裏麵有一個概念,那就是認知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層是數據。數據代表各種事件和現象,比如出門看見下雨,這就是一個數據。數據本身沒有組織和結構,也沒有意義。數據隻能告訴你發生了什麽,並不能讓你理解為什麽會發生。

    數據的上一層是信息。信息是結構化的數據。看見下雨隻是數據,但如果有人統計heb市在2019年11月份這一個月總共下了多少雨,這就不是簡單的數據了,而是信息。信息就可以用來做分析和解讀。信息再往上一層是知識。知識能把信息組織起來,告訴我們事件之間的邏輯聯係。有雲導致下雨,因為下雨所以天氣變得涼快,這都是知識。成語典故和思維套路都是知識。模型,則可以說是一種高級知識,能解釋和預測。

    認知金字塔的最上一層,是智慧。智慧是識別和選擇相關知識的能力。一個人可能掌握很多模型,但是具體到這個問題到底該用哪個模型,敢不敢用這個模型,則是智慧。

    從數據到智慧,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認知升級。

    如果一個人渾渾噩噩地混日子,隻體驗而不總結,他得到的就隻有數據。如果一個人渾渾噩噩地混日子,隻體驗而不總結,他得到的就隻有數據。

    有人偶爾看新聞,知道現在發生的事情都是什麽意思,他就獲得了信息。

    有人能從經驗中總結一些規律,還從書本上學到一些說法,他就擁有了知識。

    為什麽有很多人說“學了很多知識,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呢?

    因為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有智慧,會選擇該用哪個知識,能使用模型做出決策,而且還真敢去執行,那才是真本事。從數據到智慧,你會發現越往上就越主觀。信息已經是個性化的總結。知識中的因果關係已經是主觀的判斷。而智慧,更可以說是一種藝術。到底該選哪個模型?沒有固定的操作流程。

    (摘自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三季》,模型思考者1.把思維正規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