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收獲滿滿![求收藏求追讀求評論]
字數:3798 加入書籤
周夫人輕呼出聲,連忙捂住嘴巴,眼神震撼。
周將軍得意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周夫人驚訝道:“夫君,你是說,大師確定了你……?”
周將軍聽出他的言外之意,有些驚喜,開口問道:“難道……大師還會繼續在此停留一段時間?”
周將軍有些驕傲,又有些感慨地點了點頭:
“大師很明顯是做兩手準備,我這一代,大概會繼續選擇一些如我般英雄之輩,麵對慘烈的戰爭。雖然我不清楚具體細節,不過大師透露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林河笑嗬嗬擺手道:“談不上教導,不過就是講點故事罷了。今日就先到此為止吧,多謝你們冒雨前來,給我送來很多禮物,又夠我用一段時間了!”
之前提示任務完成,出現了一些獎勵,因為當時對方都在附近,他還沒來得及細看。
【今日算命任務完成!】
【失明持續時間減少1天,當前剩餘失明時間:1818天。】
【恭喜您獲得蟲草雞蛋x10】
“蟲草雞蛋……好家夥……”
林河愕然看著這唯一的獎勵,撓了撓頭。
倒不是獎勵不好,之前他看了係統兌換界麵,這10個雞蛋相當於40積分,實在不能算價值低。
“我寧可要積分啊……!”
林河無奈長歎了一聲,不過緊接著他就看到了另外幾條提示。
【目標領悟了你的良苦用心,對你的感激轉化為50點積分】
【目標對你的情感提升到崇敬,在崇敬保持期間,將每日提供10點積分】
【目標對你的情感提升到崇敬,在崇敬保持期間,將每日提供10點積分】
【目標對你的情感提升到崇敬,在崇敬保持期間,將每日提供10點積分】
【目標對你的情感提升到崇敬,在崇敬保持期間,將每日提供15點積分】
林河看著一排積分提示,有些目瞪口呆。
“領悟到我的良苦用心?這是哪個?是剛才那個問事業的先生嗎?”
“崇敬……這個我記得,當時是在給三個小孩子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還解鎖了空中課堂,所以這應該是當時三個小孩子的崇敬……
不對,怎麽還有第四條?
這第四條又是誰啊?而且有15點積分!
林河想了半天摸不著頭腦,最後索性放棄了。
“不管了!反正終究是好事!總算有一個長期的積分來源了,嘿嘿。看來以後有機會,還是要認真給人講解!早點湊夠5000積分,脫離苦海……”
今天的積分已經送到了,林河看著左下角一下子增加45點積分,變成了175,滿意至極。
“以後每天保底有45點,隻要100天就有4500點,到那個時候……”
然而他算計著算計著,忽然沮喪起來。
“一百天啊!而且要對方一直保持在崇敬以上,可是如果人家不來了,這種崇敬的情緒能保持多久?實在是不敢揣測啊……不行,平時一定要多跟他們溝通感情!”
想到這裏,他自然而然盯上了那個【空中課堂】的功能。
不過在此之前,他注意到之前一直沉寂的【交流】按鈕在閃爍,看來是又有新的信息了。
【宋離:防區內的妖物已處理,由我部大力士用重錘一一擊殺!妖物共有13隻,體表似金屬,普通的刀箭無法造成傷害,若非周將軍告之,後果不堪設想!】
【周弘毅:好,處理了便好!以後我們應當加強對境內這些豪強的巡查管理,他們哪怕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也敢鋌而走險!我防區內同樣有妖物兩處共24隻,均為鋼鐵外皮,被我部下一一斬之,又在陣前斬了豪強數十名,以儆效尤!】
【方羽:二位,你們在說什麽?24隻?13隻?妖物這麽多了嗎?怎麽你們都發現了,就我什麽都沒發現……二位別嚇我啊,我慌得不行……】
【宋離:嚇你幹嘛!周將軍,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方將軍防區內的妖物?我們三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周將軍切勿藏私!】
林河站在原地,一臉微笑地麵朝眾人離開的方向,站了很久。
直到他感覺臉上肌肉都僵硬了,才慢慢放鬆下來。
他坐回石墩,放鬆地揉了揉臉上的肌肉,長出了一口氣。
“如果,我們能在我們這一代,把該打的仗打完,天下平定,那麽我們的孩子,就不用再承受戰亂之苦,隻需要建設便好。而如果……”
說到這裏,他的神情恢複了嚴肅,沒有繼續說下去。
周夫人擔憂地看向丈夫,仿佛在自己丈夫鋼鐵般的麵容上,看到了那一片被血色染紅的未來。
三個孩子似懂非懂地看著自己爹娘,隻覺得仿佛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
“帝國大劫在即,大師應該就是為此而來,我是應劫之人,但不是唯一一個!而我們的孩子,則是下一代應劫之人!”
說到這裏,他左右看了看,見除了自己孩子,其他人都離得很遠,於是輕聲說道:“大師將在這裏,每天等待一位有緣人接受他的考察,並指點迷津!”
“總算是任務圓滿完成了!看看這次有啥好東西!”
他期待地搓了搓手,打開係統麵板。
收拾完畢,周將軍帶著夫人孩子重新給林河行禮,然後告辭離開。
等到離破廟有一段距離後,周夫人有些不解地看向丈夫:“夫君,你為何不提請他移步到咱家宅院,做客座先生之事?”
林河笑著點了點頭:“我雙目失明,想去別的地方也去不了啊!隻好先暫時在這破廟容身。其實如果每天都有人來找我算命,不用多,隻要有一個,也不需要給什麽報酬,我也會一直呆下去的!”
聽到林河這麽說,周將軍心中大喜,腦海中迅速活躍起來。
周將軍回頭看了一眼,歎息道:“夫人,你有所不知,這位大師並非凡俗之輩,對我們的情況也了如指掌,如果他願意,我哪有不歡迎的道理?”
說到這裏,他臉上的表情佩服萬分:“也許,大師正是借用這種方式,磨礪自己,也是磨礪他人!我也許隻是有緣人之一,未來或許還有更多有緣人,會前來聆聽大師的教誨。”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