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一百八十二章 —兩千一百八十三章 玉皇之決,五帝真假?

字數:6826   加入書籤

A+A-


    “任何事情都有輕重緩急之分,誰是最大的敵人,誰是不可妥協的敵人,哪些人是可以拉攏的,哪些人是要鎮壓的,這是陛下需要考慮的事情。”文昌帝君繼續說道。
    長生道君的影響力的確很大,不單單是在天庭,在神州世界、在混沌虛空都是如此。
    這影響力不止是對於玉皇,還對於許多的老牌道君,新晉道君,是以許多人將矛頭對準了長生道君和他身後的神霄派。
    但是這些人他們自身並沒有其他的威脅,他們想要謀奪更大的利益,祛除更多的影響,自然要如此做。
    可是對於玉皇而言不一樣,長生道君的影響也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但是這個威脅並非是說即時的,是有著巨大危害的。
    至少相對於其他人而言,這還是不重要。
    相反人族五帝還有道門中的幾位道君,玄天宗、巫神教、劍宗等等,這些人才是真的要動搖自己地位,擺明車馬要將自己拉下帝位的人,這才是自己的對手。
    所以,玉皇絕對不可以跟著別人一樣,分不清主次,就匆忙的將目標對準長生道君,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反而,要清晰的認識到,哪怕長生道君是道門魁首,但是道門中一些人的想法,並不代表長生道君的想法,要明白的將兩者區分開來。
    如此,才是最佳的選擇,不至於讓自己四麵樹敵,最終功敗垂成。
    “多謝帝君,來日功成,帝君當為第一功。”玉皇麵色誠懇的說道,他此番話沒有任何虛言,完全發自肺腑。
    他承認自己之前的想法過於的偏頗了,或許並沒有真正的認知到自己真正的對手是誰。
    “陛下過譽了。”文昌帝君笑著搖頭,並不居功。
    這位儒家的心聖,當代軍神,怎麽可能會在這些事情上分不清。
    他也不會相信說玉皇不清楚這一點,若是玉皇連這樣的局勢都分辨不出來,那麽對方就根本沒可能坐在這個位置上。
    其實歸根結底,隻是玉皇的目標太遠了,野心太大了,這些年他受到的壓製太多,是以才想要將長生道君視作自己的對手。
    在加上晉升道君以後,憑借之初初掌握的大律令術就足以和劍帝抗衡,哪怕落敗,但是玉皇也有了十足的信心,才更加的增長了他的野心。
    然而時局的發展多變,一切的事情變化的太快了,他的計劃不過是剛剛開始,就發現那位長生道君遠比自己所想象的還要可怕,根本不可力敵。
    在這個時候你說玉皇真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計劃出了偏差,目標選錯了麽?
    怎麽可能。
    無非是因為自己的這個計劃,已經被許多人知曉,在沒有足夠理由的情況下,他也沒辦法輕易的改變目標。
    對於其他的強者來說倒也罷了,但是對於玉皇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貿然的朝令夕改,對自己的地位有著巨大的影響。
    所以此刻的文昌帝君開口,何嚐不是給了玉皇一個十足的理由,讓他可以不再繼續的苦惱,明知是錯還要堅持下去。
    玉皇笑了笑,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堅持下去,一切點到為止,雙方都明白對方的意思,就已經足夠了。
    他們君臣萬年的時間,彼此之間有著足夠的默契,沒有必要將所有東西都說的那麽直白。
    玉皇轉換了一個話題,問道:“帝君如何看如今的神州局勢?”
    話鋒一轉,兩人的將話題引導到了如今的神州格局之上。
    如今的神州世界中,各方神朝、帝國皇朝,宗門教派接連掀起戰火,不光是這些神朝帝國想要借此獲取更多的地盤,一些古國聖地也在想方設法的擴張自己的疆土。
    對於仙門來說,他們不缺少的資源,但是對於諸多古國聖地教派來說,能夠擁有更大的勢力範圍,就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
    尤其是本身在混沌虛空中開拓能力就比較弱的勢力來說,仙子阿各方勢力混戰,的確是一個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他們甚至都不渴求說能夠一直的占據自己現在的疆域,隻要能夠有短時間的占領,搜刮到足夠的資源利益,就已經是某種程度上的成功了。
    是以現在整個神州世界內部可謂是戰火紛飛,大戰連天,強者之間的爭鬥不斷,勢力之間的攻伐不停。
    到現在局麵下,真仙都偶然下場。
    當然玉皇想要問的不是這個,而是文昌帝君如何看待現在大明神朝所遇到的局麵。
    現在大明神朝在其餘四方大陸上的攻勢還算順利之外,在整個中央大陸上的局勢卻並不好。
    雖然誰最開始的時候憑借著出其不意,獲得了不小的優勢,但是等待各方反應過來以後,竟然開始默契的在聯手針對阻攔大明神朝的腳步。
    北方的大宇皇朝,如今的大宇神朝在占據了大明神朝的北部邊郡以後,得到巫神教的支持晉升神朝,雙方之間形成了拉鋸戰,雖然說大宇神朝失敗居多,但是卻也死死的擋住了他們北擴的去路。
    定國公率領的大軍曆盡千辛萬苦攻伐了大鄔帝國的北都,可是花費的時間太長,讓大鄔帝國重整武備,還得到了一些仙門勢力的支持,如今想要繼續的前進也是十分緩慢,無法達到預想的戰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魏國公的大軍被阻攔在火神城之前,雖然說不給五帝遺族攻伐他們的機會,但是卻也讓對方有了整頓海外勢力的時間。
    如今的這大衍真君和道院的那位大教諭交手,那位大教諭雖然還未曾立刻破陣而出,但是憑借著裴玄景開創的八卦劍陣已經隔絕了八卦神陣,明顯是有獲勝的跡象。
    “陛下準備如何做?”文昌帝君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對著玉皇詢問道。
    對於如今的局勢他盡皆收入眼底,甚至憑借著自己的戰略目光,他能夠看的比玉皇還要清晰,十分的確定如今大明神朝在中央大陸上擴張緩慢,就是各方的默契聯手遏製。
    這其中不單單是玉皇的對手,甚至還有一些原本應該是玉皇盟友的一些新晉道君在背後出力。
    這些人他們或許和玉皇有著共同的目的,但是卻不是意味著雙方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
    當大明神朝開始動手,玉皇麾下展現出足夠強大的力量以後,也同樣引起了這些人的警惕,他們本能的出手遏製,不想要玉皇太過於強大。
    對於他們來說,若是玉皇一方強大的拉開差距,或許會增加最後成功的把握,但是同樣也會損失未來可能得利益。
    “我等聯合在一起,是為了打破舊的壟斷,登臨巔峰的。不是為了要推翻老牌道君,換一個天帝繼續的壓在我們的頭頂。”
    “沒推翻老牌道君之前我們低人一等,推翻了老牌道君我們還是低人一等,那不是白幹了?”
    這些話語在諸多新晉道君中流傳,幾乎是一種共識,他們都不願意看到玉皇太過於強大。
    這也是如今大明神朝在中央大陸無法取得太大優勢的重要原因。
    對於這一點,文昌帝君其實早有預料。
    還記得當初玉皇向自己問策,該如何出手破冰的時候,他就給了玉皇兩種選擇,最後是玉皇連同其他人做出的這般計劃。
    這其實並不符合文昌帝君的戰略,他清楚這個計劃在實施的時候,必然會偏離原本的軌道,出現很多的意外。
    可是哪怕是道君,在玉皇一脈中真正做出決定的人是玉皇,文昌帝君不會越界。
    文昌帝君也明白,對方問自己如何看待如今的局麵,不是真的想要讓自己分析局麵,而是想要問如何處理,或者說玉皇有了一些想法和計劃,但是還有些猶豫不定,才需要自己幫忙參考。
    若是換做其他人,哪怕玉皇是君,自己是臣,在自己原本的計劃被辜負,現在出了簍子以後來尋找自己解決,必然會有所不滿,有些脾氣。
    但是文昌帝君不一樣,這位儒家的心聖,本身就是一種真正的聖賢,他尊玉皇為臣是儒家的禮法,是自己的道。
    他認為自己當初獻出了策略,玉皇如何采取,那是他作為君主的自由,不會因為自身而要強加給對方身上。
    所以,哪怕看到玉皇再次的詢問,文昌帝君也沒有絲毫的拿架子。
    “如今最大的對手當是五帝,朕欲邀戰赤帝!”玉皇說出自己的想法來。
    文昌帝君先是一愣,而後也是理解了玉皇此番舉動的想法。
    對方的這個做法看似十分的粗暴,有些輕佻貿然,但是何嚐不是一種直接的做法。
    強大會讓人忌憚,但是若是足夠的強大,同樣是會讓人臣服。
    玉皇的強大讓一些新晉道君忌憚,他們才會下手阻撓,可是這些人都是玉皇的潛在盟友,玉皇也無法在這個時候去找對方麻煩,避免將這些人徹底的推到自己的對立麵去。
    所以用赤帝這個對手來當做警示,以此來殺雞儆猴,未免不是一個好的方法,隻要展現的足夠強大,也必然能夠折服震懾一些人。
    畢竟不是所有的新晉道君目的都是要站在最巔峰的,一些新晉道君他們所想的無非是獲得更多的利益。
    隻要玉皇展現出自己的強大,讓他們認識到更大的成功把握,他們自然就會做出自己的權衡,清楚是否真的要繼續下去。
    畢竟現在隻是開始,他們下手阻攔,做出一些拖後腿的舉動還能夠理解,若是能夠提前的收手,玉皇還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如果一味的堅持下去,冥頑不靈,那麽就意味著真正的結仇。
    玉皇越發的強大,就代表著成功的機會越大,沒有任何的新晉道君會願意因此招惹一個強勢的仇敵,尤其是還未真正拿到手的利益。
    強大的新晉道君,他們有著十足的把握,自己能夠站在最後,成為最後的贏家,所以他們願意去爭,願意提前布局。
    可是一些普通的新晉道君他們也是隨波逐流,渾水摸魚,這最後的贏家就算是有他們,他們也清楚絕對不是最大的勝利者。
    因為這些還未曾真正到手的利益,就跟玉皇真正的結怨,不是聰明的做法。
    隻要玉皇表現出強大的戰力,威懾一些人,然後加以許諾,就能夠拉攏一部分人站在自己這邊,更加方便接下來的計劃。
    如此就能夠輕易的化解大明神朝和玉皇的尷尬局麵,還能夠迅速的將計劃推動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借此試探一番人族五帝的真正戰力如何,他們的底牌是什麽。
    在如今的神州世界,諸天界海中,道君這個層次中一般是按照老牌道君和新晉道君來劃分的,這種證道時間長短的劃分,其實很粗糙,並不是十分準確。
    並非是越古老越強大,而是強大的才古老。
    老牌道君的強大,是因為他們占據了先發優勢,在開拓諸天的最初時刻拿到了大部分的機緣造化,才能夠先走幾步。
    但是茫茫混沌虛空中,世界萬萬宛如恒沙,機緣造化無數,有些新晉道君或許證就道君的時間短,但是獲得的造化卻不少,他們的境界實力其實並不比老牌道君弱多少。
    老牌道君的強橫,在於他們神州世界的主場,掌握了太多神州世界的天地權柄,神州世界的強大本身就反哺他們自身。
    而在新晉道君中,如同人族五帝這般回來的單純神道的道君強者,在一些人看來並不強大,他們隻是機緣巧合還有借助信仰之力證就道君,底蘊還是有些欠缺的。
    但是這種說法的流傳到底是哪裏來的,到底是誰說起的,時間太早有些難以追溯了。
    甚至就連玉皇真的去探查的時候,都有些無法探查到真正的源頭。
    這讓作為帝王的玉皇心中升起了狐疑,這個消息是真的麽,還是五帝為了要藏拙,故意放出來的假消息。
    當玉皇心中升起這個懷疑以後,就很難壓製了,尤其是五帝是自己如今最大的競爭者。
    (本章完)
    喜歡模擬人生:我為眾生開仙路請大家收藏:()模擬人生:我為眾生開仙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