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聽也得聽
字數:5224 加入書籤
燭火搖曳。
清朗的讀書聲在屋子裏響起。
女孩和老人的臉色瞬間變了。
在她們的視野中。
一道水紋似的音波以灰衣書生為圓心朝四周擴散。
一圈一圈的漣漪泛起,音波與汙穢之氣碰撞,空氣中遊離的汙穢之氣竟然消失了。
仿佛被一股看不見的偉力抹除了。
水紋音波掃過身體,引起火燒雷擊般的劇痛。
體內的鬼氣怨氣受激,噴薄而出,女孩,老人瞬間變成了女鬼,周身鬼氣怨氣繚繞,試圖抵擋灰衣書生的讀書聲。
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
音波震蕩而過,火燒雷擊般的疼痛讓她們麵色扭曲,再也保持不住變化,露出了青麵獠牙的真身。
兩個女鬼眼中盡是驚駭與恐懼之色,她們知道遇上高人了。
咻咻~~~!
這兩怨鬼二話不說,化作兩道黑氣就要衝天而去。
明鏡早有準備,右手一甩,一個綻放白玉光芒的正字飛出,先一步貼在屋頂上。
“啊——!”“啊——!”
女鬼一頭撞在正氣光幕上,慘叫著跌落。
“兩位,既然進了我這屋子,我這讀書聲你們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
明鏡揮手,白玉正字光芒收斂,化作繩索將兩隻怨鬼綁縛在了柱子上。
“饒命啊,仙長,饒命啊!”
明鏡無動於衷,讀書聲不停。
前些天野狗巷,還有相鄰的幾個巷子。
每天早晨都有精壯漢子,半大小子被妻女發現死在床上。
死壯極慘,都成了幹屍。
鄰裏街坊都說是招了不幹淨的東西,被吸走了陽氣精血。
事實也是如此。
這些枉死之人當天夜裏都帶了人回家。
據死者妻子說,都是流落棚戶區暫無落腳之地的苦命人。
她們的丈夫兒子出於好心收留,誰知竟然……
消息傳開後,棚戶區人心惶惶,家家戶戶進城,耗費巨資夠買驅邪,驅鬼的符籙與護符。
城裏道觀與寺廟的生意瞬間火爆了起來。
明鏡看過個別貼在大門上的符籙,那些符籙上的道氣,佛氣少的可憐,真遇到鬼怪邪祟,幾乎起不到什麽作用。
一張符籙,護符的價格卻要三四兩紋銀。
買一張就要掏空一個家庭大半的資產。
而導致這一切,導致十數個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十有八九就是眼前這兩隻怨鬼。
利用人們的善意與同情心,害的人家破人亡,搞的人心惶惶,花費巨額的冤枉錢買垃圾符籙,護符。
罪無可恕。
“仙長饒命,仙長饒命啊,不是我們要害人的,是城裏光明寺與清心觀的和尚道士逼我們來害人的啊!”
女鬼哀嚎,道出了一個令明鏡瞠目結舌的真相。
光明寺,清心觀是中京唯二的寺廟與道觀,在各個城區都建有分寺與分觀,香火鼎盛,信眾極多。
光明寺住持,清心觀觀主都是仙神一般的人物,呼風喚雨,敕令鬼神,有大神通。
這等人物難道還缺錢不成,連棚戶區裏窮苦人的一點救命錢都不放過,都要騙走?
“光明寺,清心觀聲名在外,住持,觀主皆是仙神般的人物,豈會做這等虧心事。”
明鏡豁然起身,手腕上六個正字逐一點亮,綻放白玉光芒,正氣加持,聲音直達怨鬼靈魂深處。
這一刹那,在兩隻怨鬼眼中,灰衣書生仿佛變成了一尊神祇,周身繚繞白玉光芒,凜然不可侵犯,正大而又剛強。
“不敢欺騙仙長,不敢欺騙仙長啊,真的是光明寺與清心觀逼我們來的……”
兩隻怨鬼心神被奪,竹筒倒豆子般將自己所知道的事全都抖落了出來。
明鏡心頭頓感沉重,壓抑。
光明寺,清心觀的真麵目竟是如此。
難怪,難怪住進來這麽久。
不見和尚道士來這邊抓鬼做法事。
也不見除魔衛來這邊斬過妖,除過魔。
明鏡心中浮現出三個字,人吃人。
同時也看到了一張無形的大網,一張鮮血淋漓的大網,網罩在棚戶區上空。
棚戶區裏的百姓就像被人養的韭菜,任人宰割。
明鏡深呼吸一口氣,繼續讀書。
“啊,仙長,饒命啊!”
見灰衣書生無動於衷,隻是讀書,怨鬼知道自己是活不了,不由發出陣陣冷笑。
“殺我們算什麽本事,你以為殺了我們就沒有其他鬼怪來作祟了嗎?”
“嗬嗬嗬,你若有能耐,去殺了光明寺,清心觀的和尚與道士啊,你有能耐,你去斬了那些助紂為虐的除魔衛啊!”
明鏡平靜道:“你們真是被逼的嗎,你們與光明寺,清心觀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人吃人,鬼也吃人。
半斤八兩。
明鏡的讀書聲似從天而降的雷火,灼燒的兩隻怨鬼哀嚎不止,直至灰飛煙滅。
【你淨化怨鬼,正氣修為增加兩個月】
【正氣修為:七年四個月零五天】
【你獲得淨化物凝神丸兩枚】
【凝神丸】:怨鬼神魂淨化而成,服之,可增加神魂力量。
服下凝神丸,頓時就有一股清涼的力量進入識海,匯入神魂之中。
神魂瞬間壯大了七八分。
人心複雜,社會艱險,生存艱難,每增長一分力量,便多一分自保能力。
光明寺,清心觀,中京鎮魔使司衙門,無論哪一個都是龐然大物,都不是小胳膊小腿的明鏡能抗衡的。
他同情棚戶區的百姓,也隻能是同情。
明鏡繼續讀書,淨化汙穢之氣,直到下半夜才吹了蠟燭睡下。
翌日清晨,細雨蒙蒙。
明鏡背上書箱,撐著油紙傘離家,他要過河去內城買書與劍。
“大妹子,現在外麵兵荒馬亂,流匪遍地,你帶著女兒能去哪裏啊!”
“東家的,你是個好人,免了我們娘倆不少房租,可沒了男人,我們娘倆又黑又醜,去掙錢根本沒人要,這日子沒法過啊!”
“回老家至少還有五畝地可以種,要是真的回不去,死在了路上,也算解脫了。”
婦人背著行囊,佝僂著身子,牽著個黑瘦黑瘦的女娃漸行漸遠。
明鏡撐著傘看著這一幕,這婦人的男人還有兒子就是被怨鬼害死的。
大慶王朝已進入王朝末期,皇帝年老昏庸,癡迷仙道,朝堂之上黨爭嚴重,隔兩天就能聽到某位大人物鋃鐺入獄的消息。
朝綱腐敗,奸臣當道,各地災禍頻發,民不聊生,起義軍四起。
百姓們背井離鄉四處逃難,中京的棚戶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力排眾議,設立棚戶區收留難民的中京禮部尚書徐正元是個難得的好官。
可惜好官不長命,棚戶區剛建好,徐正元就死了。
說是勞累而死,如今看來並非如此啊!
中京水太深,他能做的隻有想辦法變強,變強,再變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