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繃不住的崇禎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其實他內心已經傾向於加派遼餉,天下土地每畝加征三厘,每年預計多收153萬兩,用於編練一支強軍。
    隻是……
    ……
    雖然不止一次的心動,但年輕的崇禎皇帝,還是沒有立刻同意。
    結束了召見。
    又處理了一陣的公務。
    糾結考慮了良久。
    出於謹慎,他覺得還是要跟閣臣們商討一番,問他們找商人借銀,換取取消對百姓的加派,到底可不可行?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他朱由檢還是太年輕了,已經吃好幾次的大虧了,尤其是那個已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讓他付出了不知多麽高昂的學費,讓他不敢再輕易相信任何人,任何國家大事,都要征詢多方麵的意見,才能做出決定,而這也是基本的帝王之術。
    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坤寧宮。
    不光是為了見自己的周皇後。
    朱由檢也想看看自己的長子——去年二月出生,現在有一歲半大,已被他立為皇太子的朱慈烺。
    也隻有在這座坤寧宮,他能得到賢妻周皇後給他的溫暖,能體會到初為人父的快樂,從而短暫忘卻掉那些煩惱。
    “妾身拜見陛下。”
    身形有些瘦弱,但儀態萬方、端莊柔婉的周皇後,見到皇帝十分欣喜,當即離開織機,走到朱由檢麵前福了一禮。
    “你我夫妻一體,不必行禮。”
    朱由檢看她布衣釵裙,穿著樸素,還親自織布,不由皺眉:“你乃一國之母,當有國母風範,怎可常穿布衣?這要是被朝臣知道了,說不定彈劾你國母失儀。”
    “陛下,你過來,妾身給你看個東西。”
    周皇後卻神秘一笑,步入自己的寢房,走到梳妝台邊,從抽屜裏取出一個木閘,放台麵上打開,一片金光銀光傾灑出來,裏麵居然都是些金銀財物。
    “陛下,這些日子,妾身帶著宮女們織布紡紗,再賣了些珠寶首飾,一共籌銀3000兩,陛下且拿去充作軍費,賑濟災民,雖然不多,總歸是能有些用處的。”
    周皇後盈盈笑道。
    看著木閘裏的金銀財物,又看著身形瘦弱、衣著樸素的皇後,朱由檢頓時愣住了。
    “梓潼……”
    他叫著皇後的名字,卻不知該說什麽好。
    眼眶也濕潤了,感動到無以複加,隻得將她輕輕摟在懷中,囁喏的道:“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陛下日夜為國操勞,妾身隻是做些份內之事罷了。”
    “朕無能,為了些許銀子,竟讓你如此付出,朕羞愧難當!”
    “比起受苦受難的百姓,妾身這點辛苦算得了什麽呢,陛下不必自責。”周皇後柔聲道。
    “哎~!”
    朱由檢隻得將她摟的更緊了些,溫馨浪漫的氣氛將二人籠罩。
    咕嚕嚕~
    奈何朱由檢肚子抗議的聲音,將這幕溫情破壞殆盡。
    “陛下你餓了吧,我這就讓人傳膳。”
    周皇後噗嗤一笑,單薄的身子,笑的花枝亂顫,如清風拂柳。
    “咳咳咳~”
    朱由檢尷尬的連連咳嗽,隻得走到的搖籃床那邊,逗弄了一會兒子朱慈烺,在他粉嫩小臉上親了又親,還用下巴的胡須紮他,先逗的朱慈烺大笑,然後又逗的他哇哇大哭,惹得周皇後翻白眼抱怨。
    不一會。
    膳食房太監將晚膳送過來,擺放在了桌上。
    確實有些餓了的朱由檢,拿起碗筷,正準備吃點,但看到桌上的菜式,他終於繃不住了。
    稀薄的白米粥。
    青菜、豆腐、蘿卜絲。
    還有一碟醃鹹菜。
    全都是素食,沒有半點肉腥,菜油都放的很少。
    雖說他不是吃不了這些,但他是一國之君,梓潼是一國之母,如此至高無上的二人,居然隻能吃這些食物,肉都看不到一塊。
    又想起兒子朱慈烺出生後,皇後沒什麽奶水,隻能請乳母喂養,現在看來,皇後之所以沒奶水,就是因為吃的太差了,天天吃素,極少吃肉,怎麽可能有奶水?
    他朱由檢受不了了,他自己可以省吃儉用,但他的皇後,他的太子,倘若也跟著清湯寡水,受苦受累,那他還是個男人,是個合格的丈夫與父親麽?
    再想想朝中群臣們過的奢靡鋪張的日子。
    民間豪商士紳們過的大魚大肉的日子。
    各地藩王們過的窮奢極欲的日子。
    我朱由檢,不忍了!
    絕不能這麽過下去了。
    他當即招來一個太監,吩咐下去:“快,去把錦衣衛百戶李金牛,還有許家莊義商代表蘄春年叫過來,朕現在就要見他們,讓他們速速入宮!”
    就像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窮日子的人,手裏突然多了張可以透支的信用卡,此刻的崇禎皇帝,不想再顧慮那麽多了,百萬無息銀元,先借過來用用,改善下宮中的生活再說!
    隻要全天下的百姓有好日子過,有口飯吃,不至於揭竿而起。
    他就是背負再多的欠債又如何,等這天下恢複了安寧盛世,何愁還不了錢?
    這一刻。
    若能每年借個一百萬兩,緩解了缺錢的問題不說,還不會給百姓增加負擔,這是兩全其美之事啊。
    想到這裏。
    朱由檢不僅是動搖了,而且是後悔了,很想派人重新把李金牛、蘄春年二人叫回來,當麵同意借銀,甚至100萬兩不夠,他能不能多借一點,最好借200萬、300萬、500萬兩,越多越好!
    隻要能討滅韃虜。
    隻要能平定流寇。
    與其從升鬥小民口中奪糧,為何不找商人借銀?
    傍晚,年輕皇帝朱由檢的肚子有些餓了,身體也有些疲乏,可他天天如此辛勞,國勢卻沒有明顯的改善,依然是各種壞消息不斷,尤其是財政方麵極其艱難,跟閣臣們探討了幾個月,都沒有想出好辦法。
    年輕皇帝的智商又在線了,或者說,又進入了聖賢明君的模式,進入了一種非常符合儒家價值觀的思維模式,可以說非常的偉大光明正確。
    隻是這種狀態沒能一直持續下去。
    還是得慎重決定。
    最好找幾個老成謀國的閣臣商討一番,問他們到底能不能借?
    因為他是這個帝國的皇帝!
    他再怎麽缺錢,再怎麽想要銀子,也不能去咬有毒的餌,不能飲鴆止渴,去做一些不利於江山社稷的決定。
    而麵對如此優柔寡斷的皇帝,原本極有把握的李金牛、蘄春年二人,都十分無奈,今上的疑心實在是太重了,這麽好的事居然都要考慮一番,不能馬上給出答複。
    二人隻得拱手告退,給皇帝一點時間考慮,若是下決定了,可隨時召見他們。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