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方以智的痛苦

字數:3662   加入書籤

A+A-


    而說到朋友,跟著方以智前來的兩個年齡隻有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一個麵目俊朗,身形高瘦;一個體格壯碩,麵容剛毅,但也帶著幾分書生氣,許遠便詢問了下他們的身份。
    “這位是錢澄之,字幻光,是我的同窗好友,自幼一起讀書,關係極好,是最知我懂我的知己,澄之兄博學多才,善詩文,才學不在我方密之之下。澄之兄比我小一歲,許兄叫他澄之弟即可。”
    “哎許兄,數月前我去了京城一趟,一路上所見所聽,所觀所聞,當真是一言難盡,感觸極深啊!”
    馬車駛上了水泥路後,速度陡然加快了不少。
    見到許遠,方以智就按捺不住傾訴的欲望,開始感歎起來。
    “進屋說,先進屋,外麵天冷,我等進屋相談,邊吃火鍋邊談。”
    下午。
    進入天樞院。
    坐在接待廳的餐桌上。
    一邊吃熱騰騰的火鍋,一邊聽方以智此番去京城一路上的見聞。
    “遭遇兵災的京城周邊情況極慘,百姓死傷無數,糧食牲畜被搶奪無數,整村被屠殺掠奪殆盡的比比皆是,後金韃子寇掠之害,慘絕人寰,罄竹難書啊,若不想辦法滅絕這幫禽獸之輩,我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啊。”
    “可韃虜之害,隻是其一,去京城的路上,我見到了許多從山、陝逃難而來的饑民,他們個個骨瘦如柴,目泛幽光,如遊魂般走動,看見什麽都想啃一口,隨時可能倒斃於道路,我想丟點糧食救濟他們,卻被同伴製止,說隻要我扔了一塊麵餅,所有吃食都會被饑民搶光,聞風而來的饑民會把我們淹沒,甚至將我們殺死吃肉,越是饑餓,越是不擇手段,幫他們就是害了自己,明智之舉是什麽都不幫,吃飯都不能被他們看到。”
    “如此之多的饑民,是高迎祥、王嘉胤等流寇造的孽啊,不誅滅這些流寇,百姓們就會遭到他們裹挾,就算沒有天災,百姓們也無法安心耕作,隻能逃離家鄉,淪為難民,不知會餓死凍死多少。”
    “還有朝廷各地的勤王軍隊,他們畏敵如虎,無法趕跑擊敗韃子,反而大肆蹂躪掠奪百姓,多次殺良冒功,諸多屠戮之事,不是韃子幹的,卻是他們幹的,叫他們去打韃子不行,禍害百姓卻有一手,不想辦法整頓這些賊寇般的軍隊,百姓定會受更多的苦。”
    “到了京城,雖然名曰天下首善之地,但難民饑民至少有十幾萬之多,充塞街道,但朝廷拿不出錢來賑濟,百官勳貴與商人們,除少數幾個心善擺了粥棚,多數的官員勳貴,不思如何救人,反而大肆買賣人口,尤其是容貌標誌的婦人少女,有的被買去當了丫鬟,有的被買去當了小妾,更多的是賣入青樓,淪為風塵之女,這天災人禍如此之多,百官勳貴不思救民,反而落井下石,無恥卑劣至極!”
    “我實在看不過去,想著帶了30萬兩銀子入京,便想著能不能放棄幫牧齋先生複起,先拿這些銀子去救饑民百姓,這些銀子雖救不了所有人,但10萬百姓當是能救的,隻要幫他們熬到夏收即可,隻是錢牧齋的幕僚,製止了我的做法,說我是書生之仁,唯有拿銀子去幫牧齋先生複起,才能拯救天下蒼生,救區區幾十萬饑民,根本不再話下,隻是錢牧齋真有這樣的能力麽?”
    “30萬兩銀子終究是花出去了,收買了五十多個朝中大臣,他們全都收下了銀子,沒有一個不收的,隻有嫌送的銀子少的,沒有覺得多的,包括那幾位名聲不錯的清官,也包括那幾位剛直的言官,他們都收了銀子,都答應幫忙說好話。”
    “可最後我們的目的還是失敗了,或是陛下不喜,或是害怕得罪首輔周延儒,結果足足30萬兩的銀子花出去了,幫忙說話的卻沒有幾個,最後錢牧齋複起失敗,隻落了個南京留都禮部尚書。”
    “許兄,我大明,是不是將要完了?以我之親眼所見,韃虜殘暴,流寇肆虐,朝廷大軍良莠不齊,根本沒有阻止形勢敗壞下去的能力,而朝堂腐敗,百官勳貴麻木貪婪,毫無半點愛民之心,隻知沉溺於爭權奪利醉生夢死,這趟京城之行,我沒有看到任何光明景象,隻有大廈將傾之象,王朝末日之象。”
    “我方密之欲匡君報國,隻是這等黑暗世道,百姓們那等的淒慘景象,隻有渾身無力、回天乏術之感,我區區一介書生,連一兩個饑民都救不了,談何匡君報國?”
    “許兄,你說說,這大明,還有救麽?”
    喝了口低度米酒,用筷子夾了塊牛肚放入口中,被辣味嗆的連連咳嗽,眼淚都流了出來,年輕的尚有一腔熱血的方以智,卻滿臉苦澀的,說出他的迷茫、痛苦與困惑。
    他自己是真找不到任何的方向與辦法,即便提出一些看起來不錯的辦法,也會立刻被周圍人製止乃至責罵。
    隻能帶著滿腔痛苦與疑惑,來到許家莊,希望從許兄許大哥這裏,得到一套可行的方案,解決他所看到的一切難題。
    如果許遠對明末曆史足夠了解,或者回現代社會查電腦資料的話,會發現方以智的這兩個朋友,也都算是在史書上留了名的人。
    錢澄之履曆平庸,沒有做出過什麽值得一說的功績,但終生忠於大明,即便大清坐穩了江山,他也是削發為僧,避世歸隱。
    孫臨在明亡後加入義軍,在明知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堅決抵抗清兵,最後在浦城與小妾一起壯烈戰死,算得上是一位英雄好漢。
    方以智做了一番介紹。
    而對於鼎鼎有名,富可敵國的許家莊主許遠,錢澄之、孫臨二人,當然早就聽說過,雖談不上多麽崇敬,但這樣的一位知名人物就在眼前,又被方以智洗腦般宣傳了好一段時間,自然不敢有任何倨傲,紛紛拱手作揖致禮,道:“錢澄之孫臨)見過許莊主。”
    “不用多禮。”
    許遠拱手回了一禮,然後也稍微自我介紹了番,跟這二人算是有了點頭之交。
    實際上。
    “這位是孫臨,字克鹹,今年二十歲,家族世代武官出身,也是多年的同窗同學,能文善武,識兵法兵事,精於騎射,常思報國,在鄉間有‘飛將軍’之名,為人豪爽,亦是我的妹夫,許兄叫他克鹹即可。”
    許遠讓丫鬟去廚房吩咐一番,晚上就吃牛肉火鍋,多準備些配菜,他要招待幾位朋友。
    加上方以智自己,可見他周圍的朋友圈子,為人都是相當不錯的,極少人品低劣之輩。
    ……
    得知方以智再度來訪。
    許遠非常的高興,當即放下手頭事務,出門親自迎接。
    終於在天色變暗之前,抵達了許家莊總莊。
    ……
    “密之賢弟,如此寒冷天氣你居然還是來了,歡迎之至,歡迎之至啊。”
    許遠走上前,拍拍方以智的肩膀,十分熱情的招呼,上下打量了一番他道:“半年多不見,賢弟你似乎清瘦了許多。”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