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奪回大帥計劃

字數:5629   加入書籤

A+A-


    成功了。
    何白雲的這趟出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華一城與馬普魯王國達成戰略合作,成為永不背離的盟友,共同應對外部挑戰,時刻處於同一立場,不論遭遇何等困境,都絕不背叛等等,反正是結成了一種鐵盟,哪一方感做出背叛的舉動,就是被詛咒全家死絕那種懲罰,從而在誓言層麵,具有了較大的約束力,即哪一方背叛了,受害者采取報複行動,把你全家全族都殺了,都沒有半點錯處,無可指責。
    之所以建立這麽強的誓言約束,站在馬普魯王國的角度,主要還是害怕華一城太強了,萬一沒忍住,一下就把他們這個小小的馬普魯王國給滅了,人口全部奴役,糧食全部掠奪,土地全部占領,等於一口吃進了一塊大肥肉,直接效益比雙方合作好太多了,搞什麽結盟,分明是不智之舉,過於仁慈迂腐,令人難以理解。
    而隻是建立商業平等合作的話,就能從華一城買到高產總值、廉價鐵器、時尚服裝、耕種技術、動物飼養技巧、初級紡織技術等等目錄,看的馬普魯王國的官員,那是興奮激動無比,仿佛已經看到了王國崛起與強盛起來的那一幕,不由得眼眶濕潤,頓時充滿了信心,畢竟,對比於那些來到美洲大陸的殖民者與開拓員們,這些外來者們最大的競爭力,就是技術上的優勢,而他們本地土著,在吃過無數的虧後,雖然也認識到了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但根本沒辦法把技術學到手,更不用說去吃透掌握了,故而始終處於落後的狀態。
    現在機會來了。
    華一城居然願意放開技術,隨便他們去學,高產農作物種子,也拿了出來,鐵器賣的非常便宜,還下了訂單,以後種出多少棉花,就收購多少棉花,給了那麽多的好東西,手把手的教會不說,還給出了實現致富的路子,馬普魯王國的高層,一個個全都樂瘋了,背地裏不知道說了幾次,覺得華一城那邊簡直就是傻,居然真拿他們當成了值得信任的盟友,真的毫不保留的幫助他們,有幾個土著貴族,更是忍不住麵露得意和嘲諷:
    “哈哈哈,等他們的先進技術全部學到手了,我們就逐漸出一支三十萬的大軍,滅了華一城,把屬於我們祖先的土地,全部給奪回來!不能容忍他們一直住下去,等沒有別的敵人的時候,他們就是我們要消滅的目標!”
    “確實是太傻,太天真了,居然真的對我們這麽好,殊不知,我們早就從最狡猾的獵物身上,學會了如何狡猾,所以對不住了,血盟兄弟們,腳下的這塊土地,隻能有一個主人,剩下的都是奴仆,你們沒資格與我們平起平坐,從一開始,我們就是騙他們的!”
    “欺騙他人的做法,其實不是很好,但為了生存,為了拿回屬於我們的一切,就算是欺騙,也隻能這樣了,不過等我們強大了,殺光了那些東邊大海來的殖民者後,這些從西邊大海來的老家人,不如隻殺掉那些男性青壯吧,小孩子也可以留下,我們確實應該感激與感恩,並且遵守盟約裏的諾言,會照顧好他們的孩子與女人。”
    “其實我已經相信,這些外鄉人,說的應該是真的,我們的確是從他們那裏來的‘殷商人’,我們跟他們有著相同的祖先和血脈,如果正常的合作,就能帶來巨大的利益,實現他們說的小康生活,或許,我們不一定要選擇背叛,而是可以一直的合作下去,不用撕毀盟約。”這位貴族一臉糾結猶豫的說道。
    “就算我們是殷商人又如何?就算他們說的全是真的,我們的先祖是頂著嚴寒,萬裏迢迢趁著海麵結冰走過來的,我們是花了幾千年的時間,消滅了這片土地上所有強者和對手後,我們才成為了這片土地的主宰,現在他們也萬裏迢迢而來,幾乎不用付出什麽代價,就要在這裏站穩腳跟,還要取代我們的位置,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也絕不會退讓,至於什麽相同的血脈,我見過父子兄弟互相殘殺的場麵,利益麵前,父子兄弟都可相殘,為什麽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這個華一城,我們不能背叛?不趕走或者殺死他們,我們怎麽高舉重建印加帝國的口號,建立一個無比輝煌的帝國,開創出一個屬於我們的光芒時代。”
    這位土著貴族,眼裏是野心勃勃的說道,已經把傻乎乎的華一城,當成了一個跳板或墊腳石。
    “沒錯,說的一點沒錯!”
    國王阿圖帕七世一拍手掌,興奮了起來:“身份什麽的不重要,血緣也不用過度的深究,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的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最後來一個震驚的爆發,把所有本該屬於我們的東西,一個不少的拿回來,更要奪回屬於我們的尊嚴、榮耀與一切,哪怕我們成功後,是會有一些背叛朋友的過程,但僅僅隻是朋友而已,平時關係再好,隻要敢擋在我們的麵前,那也隻能毫不留情的下狠手了。”他陰仄仄的語氣中,釋放出一種合格王者的氣質。
    隻是他們聚在一起的商量與密謀,他們心裏的這些真心話,全都通過微型的監控裝置,記錄的絲毫不差,像是脫光了般,擺在了方以智等高層的麵前。
    而這些十分重要的情報信息看完後,了解到馬普魯王國高層真正想法與借力的心態之後,方以智等人,並不感到意外,而是嘴角都不由得露出笑容,都沒有把這種隱患放在心上,都是保持十分澹定的狀態,可謂底氣十足。
    甚至認定這個馬普魯王國,不管如何進行合作,都不可能翻天,不會構成較大的威脅。
    他們底氣的來源,主要是三個方麵:
    其一,核心技術,永遠掌握在許家莊大本營的手中,比如高產農作物的種子,如果沒有許家莊那邊提供的高產母種,那些高產種子,很快就會退化減產,最多隻能用個兩三代——這是所有高產良種的特點,畢竟純種基因是很容易受到汙染的,難以保持長期的純潔,而許家莊大本營,若是後期不提供良種的話,糧食產量就會大幅下降,最大減產比例,甚至可以超過30。
    還有別的核心技術上麵,也是如此,如芯片半導體、發動機、高端材料等,隻有許家莊那邊才能提供,他們這邊無法生產,也沒有那個能力和資金,去攻克那些核心技術,畢竟搞科研是極其燒錢的,窮人不可能玩得起。
    其二,許家莊的金融貨幣體係,是遍布整個殖民地體係的,未來會連成網絡,提供極為便利的金融服務,並大大促進實體產業的發展,但若是脫離了這套金融體係的話,馬上就會變的貧困與資源貴乏,哪怕你擁有大量的金礦銀礦,若是沒有這套金融體係提供的強大財富轉化與變現能力,以及帶來的交易效率的提升,再富有的人,都會變的十分貧困,並陷入到低效率低品質的發展瓶頸中,就會迅速的掉隊落後。
    其三,許家莊的軍事力量,始終處於集中管理的狀態,不會落入到私人的手中,淪為私人的私軍,並且管理高效,將士忠誠,信仰堅定,不會輕易叛變,當然,許家莊大本營的龐大艦隊與精銳的許家莊,是擁有最頂級裝備,最好的紀律,最鐵血的意誌,不管什麽地方出現了叛亂的種子,都能極其高效的平定,成為最後的也最重要的一道防線,不會輕易動用,但一旦使用,必定雷霆萬鈞!
    以上這麽三條,分別代表了核心科技的掌控、金融體係的能量與軍事實力的威懾,主要的目的,是防止殖民地出現造反與分裂的情況,即不管離的距離有多遠,隻要是膽敢產生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並付諸行動,那麽很快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沒有了核心科技的支撐,糧食產量很快就會暴跌,農用與工程機械再也難以跑動,電力係統都會陷入癱瘓,很快就回到極為落後的古代社會,生產生活的效率,都是幾倍十幾倍的下降,這樣的惡果,沒有多少人能承受。
    金融與軍事實力的威懾,就更不必說了,隻要金融體係稍微管控一下,一個百萬富翁,頓時財產被沒收,淪為了窮光蛋,一切的光鮮與光環頓時暗澹,所有人都對其避之不及,甚至還要落井下石,支持者迅速的減少乃至發起背刺。
    軍事這是最後一道的底線,如果許家莊的遠征艦隊出動了,或者特種打擊部隊出動了,那麽就意味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割人頭,不會費多大的力氣,也不會耗費太多的時間,就會被叛亂的種子,扼殺在搖籃之中,甚至,隻要動用許家莊的情報係統,再派遣幾名王牌特工行動一下,可能就會以很低的成本,摘下某位梟雄一家的頭顱,當然,對於某些土著王國的國王,麵對擁有不少高科技手段的特工,或許兩公裏外狙擊槍射出的一顆子彈,就能很快終結掉一場鬧劇了,堪稱最經濟實惠。
    這也就是為什麽,方以智等人,從來沒有把那些土著高層放在眼裏的原因,土雞瓦狗罷了,隻要簽了合約,達成了合作,等於就是上套了,以後不管怎麽折騰與蹦跳,都是構不成什麽威脅,反而跟許家莊體係嵌套的越深,形成的依賴越大,危害也就越大,最終想擺脫都擺脫不了,否則還沒對華一城造成傷害,自己就先受了重創。
    總而言之!
    方以智算是搞定了馬普魯王國這個土著勢力,有了第一個盟友。
    後麵還會繼續發力,跟第二個、第三個印第安人勢力,建立良好的關係,用類似的套路套近乎,除非某些極其頑固與野蠻的土著部落,要用武力進行打擊如森林中的食人部落,大部分都沒必要采取軍事行動,用經濟上的手段,就足夠拉攏大部分的土著勢力,然後就可以建立起一個經濟上的循環,讓土著們提供礦產、棉花、水果等原材料,他們國王莊園進行加工,再把產品銷售出去,跟在別的地方的國王莊園一樣,起到的就是經濟引擎的作用,帶著周邊的經濟一起起飛。
    另外,對於那些盤踞在海岸線不遠的歐洲殖民點,華一城也在醞釀著打擊與消滅的計劃,預計明年就可以采取行動,等準備好了足夠的物資,以及得到了新的人口補充,有了較大的安全感後,再來個一鍋端,將所有的西方殖民點全部拔除,讓他們徹底的在這片大陸喪失立足之地,要麽把小命留下,要麽乖乖的縮回到他們的歐洲本土。
    ……
    時間過去的很快。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份,冬月。
    大明帝國的本土,又進入到了較為寒冷的冬季,尤其是長江以北的北方,除非是具有供暖係統的工業城市,否則正常的生產生活,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乃至不得不停工放假——這就是寒冷地區的工業,總是搞不過溫帶地區的原因,畢竟寒冷的北方工廠一年隻能正常開工九個月左右,溫暖的南方,一年可以開工十一個月,這兩個月的差別,就是效率與成本上的差別,就能決定競爭某一方的存亡。
    工業行業的競爭,也是如此的殘酷。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
    北方的大名府,天雄軍駐紮營地,議事廳內,此刻不僅沒有即將要過年的喜慶氛圍,反而愁雲慘澹,一片壓抑和沉重。
    坐在上首話事人位置上的盧象觀,也是坐立不安,臉頰落下冷汗,他的下方,則是有不少的將領,一臉怒容的對他發出了指責,表現的十分生氣:
    “二將軍,你把我們今年的分紅,全都投到股市裏輸掉了,我們今年這個年還怎麽過?”
    “你不是打包票,說股市裏的股票漲漲跌跌,隻要找到規律,很容易就能賺到錢,輕鬆就能賺個三五成麽,為什麽幾百萬銀元,被你虧掉了七八成,被牢牢的套在股市裏?”
    “二將軍,你把錢都輸了,今年這個年我們該怎麽過?你讓我一家老小怎麽活?”
    “早知道如此,我們就不應該讓大帥離開,二將軍就是個無能的廢物,跟著二將軍,我們連飯都吃不飽,忙了一年都沒錢!”
    “是啊,二將軍太沒用了,自己無能,還要去風險大的股市裏闖蕩,為什麽我之前會支持這樣的家夥。”
    眾將領和士卒,都是不顧盧象觀這個主帥的臉麵,猛烈的進行抨擊著,將內心的不滿,全部發泄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