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如此京營

字數:3687   加入書籤

A+A-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連天啟這個皇帝也不例外。
    自從他昨晚在魏忠賢麵前表現出皇帝難當,不想當皇帝的意思後,今天彈劾李邦華的奏章沒有了,倒是有十幾份上奏下撥錢糧、棉服給京營,以幫助京營度過這個嚴冬的。
    而且,還是由戶部和工部發起,內閣的票擬也通過了,就等著司禮監批紅,效率真高。
    天啟指著這些奏章,假裝不知道的道:“魏大伴,為何今日一反常態,這麽多人上奏建議下撥錢糧、棉服給京營?”
    魏忠賢連忙道:“回萬歲,奴婢昨晚深感萬歲的良苦用心,今日一早便和六部官員一同到京營了解情況。”
    “據我們親眼所見,京營之苦,遠超我等想象,已經到了不得不追加撥款救濟的地步。若有遲滯,將會有更多無辜將士難以熬過這個殘酷的冬天啊。”
    “是奴婢失察,沒有更早發現,若能提前下撥錢糧和棉服,就不會有這麽多無辜的人死去了。”
    “奴婢有罪,請萬歲責罰。”
    說罷,立即跪倒下去,悲泣出聲。
    天啟上前,將他扶了起來,歎了一聲道:“魏大伴年紀大了,又有諸多事務纏身,有所失察,也在所難免,大伴無須自責。”
    魏忠賢頓時感激涕零的道:“謝萬歲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天啟明顯高興了不少,批紅的事情,又直接交給了司禮監。
    魏忠賢回去後,立即讓人做出批示,決定由戶部撥銀二十萬兩、糧餉八萬石,工部下撥棉服三萬套。
    翌日,各部立即按照批示行事,開始調派錢糧和棉服。
    雖然京營就近在咫尺,但這些東西從國帑到他們手中,也難逃毒手,被雁過拔毛。
    二十萬兩銀子隻剩下不到十五萬兩,八萬石糧食隻剩下不到六萬三千石,三萬套棉服也隻剩下兩萬兩千套左右。
    這還是算少的,如果不是魏忠賢特意交代了一番,有一半到李邦華手上就已經不錯了。
    即便如此,這筆進項如同一場及時雨,幫了李邦華的大忙,頓感皇恩浩蕩,發誓一定不能辜負萬歲的信任,努力將京營整頓好。
    他肯定認為這都是萬歲的旨意,閹黨不可能會幫助自己,不使絆子就不錯了。
    翌日,天啟將李邦華召進宮中,親口告訴他,自己已經下令宮中縮減過年用度,會再拿出三萬兩銀子給他,隻希望他不要辜負自己的苦心,努力恢複京營往日雄光。
    聽了這話,李邦華當場老淚縱橫,竟說不出話來,唯有不停謝恩。
    “萬歲,老臣必不敢負萬歲所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因為他深知內閣、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六科、五城兵馬司等,甚至是地方府縣,遍布閹黨和其擁篤者,自己這個頂著東林黨的三品大員,可以說是鶴立雞群。
    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他們撕得體無完膚。
    可今天,這一刻,李邦華感受到了心中巨大的力量,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自己背後是當今聖上。
    萬歲不但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讓戶部和工部給自己下撥這麽多錢糧和棉服,甚至連宮中的用度都盡量省下來給京營,此等隆恩,已勝幾位先皇。
    自己若不盡力辦好這個差事,焉有臉麵存活於世?
    回去之後,李邦華幹勁十足,先迅速將棉服發了下去,然後抽出一部分銀錢,開始加緊修補營房,另外又采買了一些木炭。
    再加上糧食的補充,士兵能吃飽了,每天凍死的人數急劇下降。
    基本解決了這件棘手的事情之後,後麵還有更多的難題等著處理,李邦華立即開始著手清查京營存在的各種問題。
    首先,他用五天的時間,反複清查了三遍,才基本確認京營現在的人數大概是十三萬七千餘人。
    雖然這個數目不小,但是濫竽充數的太多,可堪一用的太少。
    其中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壯不到四成,而老弱病殘卻超過一半。
    因為按照慣例,京營名額短缺時,是允許報請增加的,隨著監管的廢馳,這就被一些有心人利用,大量不合格的老弱都通過賄賂混進來,然後就準備在這裏養老。
    雖然京營的條件也不好,但對於他們這些生存能力差的人來說,起碼能勉強過活,餓不死。
    這樣的素質,這樣的心態,京營能有戰鬥力才怪。
    當然,他們也沒想過打仗,反正京營也不知道多久沒打過仗了。
    這還隻是其中一個問題,另外還有占役、虛冒等,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謂占役,就是士兵被諸將叫去服勞役,自己家裏種的幾塊地、房子哪裏需要修繕,都可以叫士兵去做,別說工錢,連飯都不供,反正京營每天都會給士兵提供口糧。
    除此之外,這些人為了結交權貴,也會將麾下士兵大批的給這些人驅使,也算是另類的賄賂。
    正是因為有那麽多蛀蟲,所以被占役的士兵數量可不少,李邦華一查,就發現至少有七千多人,而且幾乎都是青壯,畢竟青壯更好用。
    其實,這還是他上任前,魏忠賢讓人退回了一大批,不然這個數字會是一兩萬人,想想都可怕。
    而虛冒,換成現代名詞的意思就是吃空餉,比如一個司的滿編是四百四十八人,可實際在營的人數可能連一半都不到,但是花名冊上卻顯示人員都在籍。
    那些隻見名字,卻不見鬼影的人去了哪裏呢?當然是在那些軍頭和權貴的家裏。
    他們將自己的家仆、親戚等人的名字報上去,每個月就可以按人頭來吃空餉,這樣既不用浪費人力,又可以平白拿餉,坐著不動就有一份額外的固定收入,何樂而不為?
    李邦華一查,虛冒的又是幾千人,這還是魏忠賢提前抹掉了一批,不然又是上萬的數目。
    除了占用人力和吃空餉外,他們對京營的財產自然也不會放過,京營最值錢的,莫過於近三萬匹戰馬了,一匹少說值幾十兩銀子。
    於是,稍微有些背景和權力的,今天這個來借馬,明天那個來借馬,借去了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要麽據為己有,要麽直接拿去賣了。
    所以,京營如今的馬匹數量幾近減半,隻剩下一萬五千匹左右了,而且大多是劣等的雜馬,因為好馬都被人優先挑走了。
    看到如此種種,李邦華氣得肝痛,大罵貪腐之患,猶甚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