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工程院

字數:3626   加入書籤

A+A-




    最先受召進京的是王徵,因為他就在北直隸,距離京師要近得多。
    可是王徵怎麽也想不通,自己僅僅一個正七品的芝麻小官,怎麽會驚動萬歲給自己下旨召見呢?是不是找錯人了?
    在傳旨太監一再確認就是他之後,這才帶著忐忑的心情動身北上。
    王徵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夠踏入皇宮,五十多歲的人了,走在恢宏的皇宮中,感覺如此的渺小。
    他心裏依然感覺可能是弄錯了,萬一見了萬歲後說找的不是自己,那敢如何是好?
    帶著複雜的心情,王徵跟著太監一路來到乾清宮門前。
    太監進去通報之後,就聽到一聲高喊:“宣王良甫王大人進殿。”
    王徵神色一正,連忙快步上前,跨過門檻,看到大殿中央正站立著一個穿龍袍的年輕人,當即跪伏下來,行禮道:“微臣王徵,見過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啟轉過身,笑道:“王卿,快請起。”
    王徵第一次見皇帝,不知道這個時候該不該起來,隨即想到之前太監有過提醒,於是連忙道:“謝萬歲。”
    看到王徵起身後,天啟攤開手中的兩本書,問道:“王卿,這《新製諸器圖說》、《遠西奇器圖說錄》,可是你所注?”
    王徵一驚,連忙道:“回萬歲,正是微臣所注。”
    “哈哈,好,很好。”
    天啟沒有其他廢話,直接道:“朕準備成立工程院,讓王卿潛心研究,幫朕將這些器物製造出來,並進一步創新、發揚光大,不知王卿意下如何?”
    聽了這話,王徵瞬間確認萬歲找的就是自己,可是他有些發懵,萬歲竟然要成立一個新的機構,專門給自己研究製器?
    可他本就是一個喜歡鑽研的人,不管這件事情究竟如何,萬歲竟然能看中自己這個七品小官,並加以任用,這是天大的恩賜,焉有不同意之理?
    於是,他很是激動的道:“回萬歲,一切聽從萬歲旨意。”
    天啟滿意的點了點頭,補充道:“朕也會將徐光啟、畢懋康、孫元化等火器、農藝、機械大家納入工程院,為大明培養更多的技工人才,製備更多的神兵利器。”
    “以科技救國、科技興國,驅除韃虜,讓我大明立於世界之顛。”
    天啟的話音一落,王徵已經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科技救國、科技興國,這也是他王徵畢生的夢想啊。
    他編寫《新製諸器圖說》,特別是和歐羅巴傳教士鄧玉函一起編纂的《遠西奇器圖說錄》,引入西學西器,就是這個目的。
    現在,萬歲的想法和自己不謀而和,王徵哪能不激動?
    而且,相比於當官,他也更喜歡做這些研究,現在有機會將這些研究付諸於實踐,甚至發揚光大,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以器興國,也是微臣所想,微臣必專心鑽研,以報萬歲知遇之恩。”王徵難掩激動的道。
    天啟高興的點點頭,隨即向王徵介紹起工程院的架構和職能。
    本來天啟是準備將工程院和翰林院進行平級對應的,因為翰林院是培養人才的重要之所,更是成為閣老重臣和地方官員的重要跳板。
    入了翰林院,隻要不犯什麽大錯,很容易官運亨通、平步青雲。
    所以,入選翰林幾乎是所有知識分子的夢想,大家都趨之若鶩,但這樣也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費,整個社會也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重文輕技。
    如果再建立一個地位比肩翰林院的工程院,將其中的一部分人才分流到工程院,整個社會的技術流自然就會慢慢的得到提升。
    可之後一盤算,天啟覺得工程院很難照搬翰林院的模式。
    因為翰林院的作用主要是為朝廷培養官員的,入了翰林,當官、當大官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所以有才能的人才蜂擁而至。
    而工程院是為了培養技術人才的,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個高級工匠。
    人們千百年來的固有思想,再高級的工匠,在大多數人看來,依然是不入流的,哪有翰林香?
    而且,高級工匠能當一方大員嗎?能入內閣嗎?
    翰林院最高的學士也才正五品,工程院最高的職位也正五品的話,能幹什麽?
    所以,天啟最終放棄了將工程院與翰林院直接對標,選擇將其與都察院平級。
    而都察院,則是和六部一個級別的,職位最高的左都禦史是正二品的大員。
    不過,工程院的最終目標還是要向翰林院看齊,盡可能的讓更多的人才湧入,打造出一個屬於工程師的翰林院。
    甚至在天啟的心中,工程院的作用與地位應該比翰林院更高。
    因為翰林院雖然培養了不少名臣,但也誕生了一堆腐儒,而且社會的進步,更多的是靠科技來推動的。
    工程院初設三個局,分別是農藝局,機械局和火器局。
    農藝局:主要負責農業相關的工作,比如水利灌溉、種子的改良、生產工具的改進、農業生產的指導等等。
    機械局:主要負責各類機械的開發、生產和運用。
    火器局:專注各種火器,因為冷兵器已經沒有多大的發展空間,也終究要被淘汰,所以投入精力研究冷兵器沒什麽太大意義。
    工程院大概包括了後世工程院和科學院的職能,現在這個機構初立,規模還很小,所以就沒必要分得那麽細了。
    待以後擴充開來,細分了各個工程門類和科學門類,然後再分開也不遲。
    工程院常設正二品的院士一人,為工程院的最高官員,負責管理整個工程院的運行。
    少院士三人,正三品,協助院士管理,各掌管其中一局。
    院監,正四品,無定員,監察工程院的各項研究和生產。
    大學士,從四品,無定員,屬於教授型人才,主要職責是為工程院培養各方麵的技術研究和科學型人才。
    接下來就是天啟之前評職的工程師,一等高級工程師正五品,無定員)、二等高級工程師從五品,無定員)……三等初級工程師正九品,無定員)。
    這樣,工程院的完整架構就大致如此了,這裏以後將成為大明科學的搖籃,大國重器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