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篇 第四章 失而複得 真美好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異象消失,族人也陸續離開。
看著繈褓中的嬰兒,黎亭櫻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這孩兒果真如夫君所猜測的,出生便伴有異象,還好回到這青陽山。
這裏有結界保護,孩兒這異象應該驚動不到外麵的人或是妖。
黎亭櫻心裏還在想著,便聽到門外傳來,
“我的孫,祖母來了,祖母來了!”
黎壽珠激動地走進大門,作為一族之長,很少見她這般興奮。
“好孩子,好孩子啊。”看這娃娃,生得肌骨瑩潤,才出生便能看出幾分她娘親俏麗的模樣了。
懷抱嬰兒,黎壽珠思緒萬千,以前的種種又在腦中一一浮現。
自己的母親忙於打理族中事務,生下自己後,第二年便離開了青陽山。
她上麵還有兩個個哥哥,黎壽珍是他們的大姐,大她足有十歲。
因為祖父母身體都不太好,照顧弟弟妹妹的職責就落在黎壽珍這個長姐身上。
黎家壽字輩這代,人丁特別興旺,總共有二十三人,十六個女兒家。這使得當時的仆人需要一個頂兩,人手緊張。
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尤其是要照顧她這個妹妹。
黎家的男子都是散養的,而女子卻需要精心培養。這才導致姐姐黎壽珍二十七歲才出嫁。
許是前半輩子太操勞,黎壽珍婚後一直不育。
直到三十九歲才懷了第一胎,生產的時候難產,生下女兒黎亭櫻就去了。
小櫻,是自己一手帶大的。雖然沒有過繼,可自己完全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小櫻也懂事,叫自己母親。
隨著小櫻慢慢長大,自己也因族中之事越來越忙,對小櫻的照顧變少了。
她十四歲那年墜入青陽山山背麵,山背麵是什麽情況,懸崖、深穀還有瘴氣,大家都以為她就這樣去了。
還好,還好,年初的時候小櫻又回來了。雖然懷著身孕,可是人回來了,現在也順利生產了。
真是長達十二年的虛驚一場。
“姐姐,你在天有靈,看到了嗎?這是小櫻的女兒。”
黎壽珠口中喃喃,眼淚止不住的掉下來。
“母親,娘親她會看到的,您別再掉眼淚了,女兒看著傷心。”
床榻上的黎亭櫻輕聲道。生產過後的她,甚是虛弱。喝下族中的湯藥,現在已緩了過來。
“好,好,母親不哭。母親高興,替姐姐高興,替你高興。”黎壽珠笑著回答,嘴上這麽說,還是止不住眼淚。
“母親,她叫花黎。”黎亭櫻抱過女兒,看向黎壽珠,繼續說道,“族中的名字聽您安排。”
“好,母親聽你的,這是你的花黎。族中的名字族老們已經算過,洛字輩,黎洛媱。”
看得出黎壽珠很關心這個剛出生的娃娃,一般族內的小孩,都是在出生後知道性別,再由族中長老批字卜卦起名。
黎亭櫻是千年來唯一一個在青陽山外懷了身孕還能再進入青陽山的,說她外嫁,也不知嫁與何人,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族長都不問,族中的人就更不會問了。本以為必死無疑的人,十二年後又回來,大家歡喜都來不及。
管她是否嫁了人,隻要活著,便是他們黎家的人。自然在青陽山生的子嗣也姓黎,歸入族譜。
“多謝母親了。”黎亭櫻自是知道這點。放眼整個黎家,隻要在青陽山生產的,子嗣不論男女,皆姓黎,千年來,從無例外。
自己這般,母親都應允了。母親對自己的疼愛,她曉得。
母親是自己生母的妹妹,在她嗷嗷待哺的時候就帶著她。
十四歲之後,一別就是十二年。
看著黎壽珠兩鬢的白發,黎亭櫻心下一酸,“母親才五十五歲,不該這般蒼老的”。
想到以後,黎亭櫻輕皺黛眉,“還是先不說吧,過幾年等花黎大些再說”。
黎亭櫻心裏想著,又想起臥床的祖母。
“母親,過幾日,我帶著花黎去看望祖母,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黎亭櫻說道。
“此事不急,待你出了月子再去。”見小櫻還想說什麽,黎壽珠知道小櫻和祖母的感情深厚,不想小櫻擔心,補充道:“今日晚膳,我便去告訴她。你啊,好好在這坐月子。”
黎亭櫻這才安心地躺下休息,小花黎也在一旁,喝了奶,睡的香甜。
黎壽珠見小櫻母女睡著,便退出臥室。到堂屋,和照顧小櫻坐月子的丫鬟婆子囑咐了幾句,正準備離開。
隻見一個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的青年男子輕輕走進屋。
這身穿著一看便知剛做完活計回來,走進再看,那青色的襦和犢鼻褲都是以暗花織錦緞做成,可見來人的身份不一般。
這男子名叫黎亭桓,黎家第九代,亭字輩,是黎亭櫻的表哥。
“三姨。”沒有旁人,男子沒叫族長,輕聲行禮。
“噓。”黎壽珠做了個噤聲的動作,又指了指小櫻的臥室,示意黎亭桓保持小聲,小櫻母女在休息。
黎亭桓點頭,再次壓低聲音說道“我曉得,今日織造坊忙,我剛從秀坊過來。不放心小櫻。”
黎亭桓的心思,黎壽珠自然懂得。大概也是見到了那異象,又忙於織造坊的事務,此時才得以過來,家都沒回,衣裳都沒換,便來了。
這孩子啊,哎。
黎壽珠尋思著,嘴上說:“小櫻生的女娃,白白淨淨、絕頂漂亮。母女平安,歇著呢。”
黎亭桓一臉開心,嘿嘿地笑,滿滿的幸福感。
黎家這一代的織造坊坊主不是女子,而是一位男子,正是這位一臉憨笑的黎亭桓。
他比黎亭櫻長三歲,兒時便傾慕這個櫻表妹,想著等小櫻十五歲成年,便向她表白。
殊不知小櫻卻在十四歲的時候墜入了青陽山山背麵的懸崖!
黎亭桓當時也曾去山背麵找尋,隻是瘴氣太濃,未能翻下山。
此後他便一直閉門不出,獨自追思悼念。全身心都用在織造繡品上。
每一年他僅出一套成衣,每一套都含裏衣、外衫、夏裙、冬襖,都按十四歲的黎亭櫻身量而做。年年如是,年複一年。
族中長輩深知他對小櫻情根深種,多次勸慰開解他,希望他能釋懷過去,嚐試接納其他女子。
他直言,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沒見到屍首,不能證明小櫻逝去。
他堅信,小櫻還活著,他要等她!
小櫻活著,或許也是黎亭桓自己活著的理由。族人無奈,也就由他去了。
直到今年年初,小櫻身懷六甲回到黎家,他才出戶,並且爭下織造坊坊主一職,全力打理織造坊。
正是因為才擔任坊主不久,太多東西要整改,使得整個織造坊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黎亭桓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黎亭桓在織造方麵的天賦,可說是黎家曆代以來的第一人。
自他還沒成年的時候,便提議上任坊主,把整個織造坊細分為:織坊、染坊、秀坊、成衣坊。
那時候的他,便能在織紗的時候發現,多搓一搓經線,少搓一搓緯線,出來的布料皺皺的,但是這種皺洗不掉,也熨不平。
夏天使用這種布料做衣服,別有一番風味。
如此天資卓絕又喜歡鑽研,上任織造坊坊主黎壽珊早就把黎亭桓當下一任坊主來培養,織造坊所有工匠都可任意由黎亭桓安排。
隻可惜天意弄人,黎亭櫻的墜崖,給黎亭桓的打擊太大了。
直到黎亭櫻歸來,黎亭桓重獲新生。
身懷六甲怎麽了,那是小櫻的孩兒。
他便如爹爹一樣對待,不,舅舅一樣對待。
透過屏風,黎亭桓的眼裏隻有小櫻,還有她的孩兒。
這世間最美好的,莫過於失而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