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朝奉天官

字數:3252   加入書籤

A+A-


    “朝家?”

    奉天距長白山相距甚遠,宋思媛雖然對長白山不甚熟悉,可世代鎮守長白山的朝家,她卻在奉天市井裏略有耳聞。

    朝家,海東盛國風水堪輿世家,在近三百年國祚中,世代侍奉渤海皇族。

    渤海皇族出身靺鞨族栗末部,早在初唐時,渤海國人曾經與唐朝敵對征伐、連年戰爭。

    首領答祚榮在東牟山稱王,深知小國能存在,不能樹敵必須左右逢迎。

    為消弭整個國家的危險,以他為首的渤海國人結盟突厥、尊奉中原、遣使東瀛,一一穩定周邊關係。

    唐朝為了牽製突厥,也清楚必須緩和與渤海國的關係,兩者一拍即合,決定偃旗息鼓、休兵和好。

    天朝上國,最喜歡的就是藩屬稱臣、萬國來朝,麵對主動投誠示好的小老弟,大方地冊封答祚榮為渤海郡王。

    如此榮譽,答祚榮自然遣使拜謝,派遣其子答塢藝入唐朝見,同時兩國在邊區設置渤海館,通商互惠、經貿交流。

    答祚榮去世後,其子辭去京師宿衛,回到渤海繼任郡王爵位。

    回去時,唐皇賞賜頗多,跟他回去的就有營繕工匠、風水術士。

    這些風水術士來自唐朝,在儲君府時已經是幕僚。

    答塢藝繼任王位後,他們在渤海國君的授意下組建朝奉天官,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裏,專司陵墓建造、風水觀改之事,漸漸成為海東之地最負盛名的風水門派。

    長白山被挖出遺蛻的瓊華夫人,她的墓,就在朝奉天官選出的吉地—玉匣峰。

    海東盛國滅國之時,朝家退守長白山,他們積累的百年風水術,培養出北朝各國需要的堪輿風水之才。

    憑借這個資本,得以在其他朝代繼續擔任天官之職。

    因而,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朝家也一直被各朝加以禮遇,漸漸在長白山下形成當地大族,後代子孫繁衍無盡,哪怕到了民國都依然昌盛不息。

    嶽觀潮早就聽過朝家的事,隻是沒有宋思媛了解的那麽詳細,現在想來,朝家這塊難啃的骨頭,是落到他嘴邊了。

    “老太太,如果按照您說的,朝家把守長白山,我們想去找海東盛皇的墓,估計也不太容易吧。”

    章氏深呼一口氣:“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說完,章氏不再言語,端起茶盞專心聽戲,她指節敲打案幾,悠哉又閑適,似乎盜墓與她全無關係。

    嶽觀潮看向屋簷外,難得的豔陽天,他卻感覺不到一絲熱度。

    福棠班《麻姑獻壽》滿堂喝彩,等樓班主上台祝壽,章氏倒也大方,賞了幾百銀元。

    如此忙碌,直到黃昏天晚,嶽宋二人帶著沉重心事回到宋宅。

    “碰,落子無悔,宋伯你可別耍賴。”

    一進宅門,嶽二炮正蹲在石凳上跟宋管家下象棋,走馬觀象,大殺四方。

    “哥,你倆咋蔫了吧唧的!”

    嶽二炮看向他哥,無精打采的樣子,連個精氣神兒都沒有,與離開時完全是兩個樣子。

    他擺擺手,大馬金刀跨坐門檻上:

    “別提了,我們倆今天跟那老妖婆唱了一天戲,正累得慌呢,你倒是悠閑得很。”

    嶽二炮揚起腦瓜子:

    “你不說讓我在府裏好好待著,那也不能啥都不幹吧,宋伯不是喜歡下象棋嗎,我也會來那麽兩下子。”

    “噢,我都忘了,方才紐老板來過了。”

    宋伯收了象棋,看向宋思媛:“他說明日請您二位去茶樓一聚。”

    “去茶樓,該不會又遇上砸場子的了?”

    宋思媛想起半個月都沒關注茶樓了,方覺好奇。

    “也不定是壞事,我看那跑堂子來傳話的時候,還挺高興的。”

    宋伯的話,讓兩人鬆了口氣,隻要不是壞事就好。

    他們知道紐德祿無事不叨擾,一早來到富賢茶樓。

    宋思媛打門口一看,茶樓旁又掛起新的匾額:富賢曲藝總會!

    由此一看,紐老板是真把她的話聽進去了。

    “哎呦,嶽爺、宋千金,可算把您盼來了。”

    紐德祿正在大堂吆喝夥計,見嶽觀潮踏入茶樓,趕緊喜笑顏開迎上去。

    “呦,上次那小弟兄怎麽沒來?”

    嶽觀潮知道他說的是嶽二炮,拱手道:“在家看門呢,怕叨擾了你做生意。”

    “請吧,到我辦公室一敘。”

    他們不明所以,但看紐老板的臉色,應該是好事,等兩人坐定沙發,紐德祿從抽屜拿出信封。

    信封中,除了富賢曲藝協會的兩成幹股文書,另外還有東省官銀號的存票。

    “鈕老板,你還真把這事兒放心上了?”

    嶽觀潮看向幹股文書,貨真價實、白紙黑字,不像是搞虛頭巴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