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須彌千萬界

字數:3380   加入書籤

A+A-


    “當真?”

    嶽宋二人尤其興奮,銅鏡來源於海東盛國,就代表這座廟建立時,海東盛國還沒滅亡,這可是個好消息。

    貓爺見他們好奇,跟他們耍寶似的解釋鏡子的由來。

    千年前的海東盛國為唐朝藩屬國,為唐人守護渤海灣數百年,又因為國土臨海,航海船舶十分發達,能造百米巨艦用於海運貿易。

    近海、守海、又靠海吃飯。

    海洋對於渤海國人來說,具有非同尋常的地位。

    對於他們來說,海洋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浪濤洶湧,如母親般寬仁包容,也如父親般冷酷嚴肅,麵對如此不可琢磨又無法遠離的海洋,他們有著無比複雜的情緒。

    在近百年的民間崇拜中,海洋被賦予人格,擁有了掌管海洋生靈的神祇-東海靈神。

    靈神行雲布雨、司水施霧,掌管東海的晴雨海況、百萬水族,一怒可掀浪百米,一笑可魚產豐登,是最無私慷慨也是最嚴苛肅穆的神靈。

    那靈神時常幻化為龍,它手中抓著的寶物,正是鎮海辟邪鏡!

    “貓爺,合著你是覺得,這麵鏡子是神仙的寶貝?”

    嶽觀潮瞅著鏡子,確實造型精美,但你要說它有神力,這不是扯淡嗎。

    “嶽小友,我可不是胡說,我茂春延在古董街混吃混喝,還沒走了眼兒。”

    貓爺見他不信,繼續又說道:“你接著往下聽,還有好一段典故呢。”

    “鏡者,照也,唐朝李太宗可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子對古人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對梳妝、正衣冠,還經常作為法器來祈福祝禱。”

    貓爺摩挲著鏡子,看向眾人滿眼神秘:

    “甭管什麽照妖鏡、照骨鏡、昆侖鏡、陰陽鏡、伏羲鏡、鏡中仙、鏡中幻、鏡中鬼,這樣事兒的聊齋故事可太多了。”

    “歸根結底各位記住一句話,古人認為鏡乃金水之精,古鏡如神界內有神明坐鎮,可以辟邪魅怵惡,總得來說,鏡子照出的世界真的存在。”

    “鏡子中的世界,就好比佛陀的掌中須彌寶山,可以有大千世界、萬萬生靈。”

    “可,這個鎮水辟邪鏡,到底有啥作用啊?”

    嶽二炮撓著下巴,瞪大圓溜溜眼珠。

    “這心急還吃不了熱豆腐呢,您別急啊,我得把前因後果給您介紹清楚,要不然我說城門樓你摸胯骨軸,聽都聽不明白。”

    貓爺咳嗽著尖細老嗓子,把鏡子抱在心前:

    “渤海國人認為,海洋其實是東海靈神利用寶鏡幻化出的虛影,百姓見到的隻是寶鏡的海市蜃樓,真正的海洋一直都保存在寶鏡裏,被靈神日夜守護。”

    “他們呢,就根據靈神寶鏡的傳說造出辟邪寶鏡,希望辟邪鏡可以將海中險況全都收入鏡中消弭惡運。”

    “渤海百姓多在家中船舶上祭拜龍神、懸掛寶鏡,以此來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安康。”

    “這東西!”

    貓爺彈了一下鏡子,如黃鍾瓦釜,清脆轟鳴:

    “我曾經在黑市上見過不少避水鏡,跟這個樣式大差不差,但都是用木頭做的,我手裏這個鏡子太過精美,又是黃金、又是玳瑁、又是錫銀寶石的,我嚴重懷疑這是海東盛國宗廟祭祀用的鎮海辟邪鏡。”

    “嶽小友你看!”

    貓爺翻到背麵,跟眾人介紹起鏡子背麵圖騰紋飾的規矩:

    “十二個鎮水獸代表十二時辰,二十四蓮子代表二十四節氣,五圈九瓣蓮花正合九五之尊,代表這是皇族規格的最高禮器,三十六個瑪瑙珠,代表東海的三十六路海妃龍君。”

    “玄鐵代表地、錫銀代表天,海浪紋指的是連接天地的東海。”

    “您再看前麵!”

    貓爺轉到前麵,指著那紋路和卦象:

    “佛蓮梵文代表佛教,八卦代表道教,這是佛學東漸與道雜糅的特色,海東盛國全麵學習唐時文化,想來把佛道相輔也給學去了。”

    “這種最高規格的禮器,一般是藩屬國君主用來祭祀宗廟的,海東盛國除了學唐人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社稷壇外,還有海壇,他們會單獨供奉東海靈神、以及海洋。”

    “傳聞,那海壇中供奉的,正是這麵鎮水辟邪鏡!”

    林林總總、神神道道,貓爺總算把鎮水辟邪鏡的來由給眾人說了個清楚。

    魚老伯得知這鏡子那麽貴重,嚇得趕緊跪在地上,麵對鏡子三叩六拜,嘴裏嘟囔個不停。

    “可,這東西怎麽會出現在這座蛟龍廟裏,祭祀一個野蛟龍,至於那麽大本錢嗎?”

    馬常的話,讓眾人也疑惑起來,隻是海東盛國距如今千年,什麽事都太模糊久遠了。

    “不管怎麽說,這鏡子是找到了,我還得再下去一趟!”

    嶽觀潮的話,眾人不甚理解:

    “你還下去幹啥,東西都撈上來了。”

    他摸著下巴,語氣玩味說道:

    “井裏還有好東西呢?”

    “什麽?”

    “裏麵有頭半死不活的黑鯰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