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僧道軼事
字數:1382 加入書籤
“若論起來,這座觀陰山早在朱朝時就被賜名,與鐵刹山開山祖師郭真人有關。”
古明禪師見他們對這座山很感興趣,繼續介紹起安原縣的奇聞異事。
朱明末年,道士郭真人途徑九鼎鐵刹山,見此地雲遮霧罩、地湧寶光,有意將雲光洞開辟為洞天福地用於修煉,隻是正要占據山洞時,有一僧人玄衡禪師碰巧雲遊此地,也看上了這寶地。
這可就麻煩了!
他們二人見彼此不相讓,決定通過鬥法的輸贏來分勝負定先後,這二人都是關內得了大道的能人,行雲施雨、移山填海,七十二般變化、三十六樣神通無不精進,又加上都喜歡鐵刹山,鬥得勢如水、分毫不讓。
他們在這青山綠水間的一通鬥法,可算苦了當地百姓,鐵刹山附近良田被毀、山峰崩裂,本是渾然一體的大山,竟被玄衡高僧以金剛掌直接劈為九瓣,從此分山為九,而河對麵的觀陰山也被郭真人以雷霆法掌劈開,形如山峰中斜裂的刀痕!
此地本有不少修煉的仙家,在他們的撮合下偃旗息鼓,二人這才幡然醒悟,為了一己私利竟然引得百姓罹難,決定各退一步,劃河而修再不起爭端。
從此以後,郭真人在觀陰河以西的鐵刹山建立道君觀,而玄衡大僧則是利用觀陰山上的裂縫,在那裏修建了寶瓶寺,二人先後盡力百年苦修,終得大道飛升神界,他們所修行的道館寺廟也就被後人繼承下來,成為安原縣最出名的廟觀。
古明禪師講述完鐵刹山和觀陰山的故事,宋思媛拉著嶽觀潮走向一旁,二人交頭接耳嘀咕道:“我們要不要去安原縣衙看看,古明禪師說的故事我們無法求證,隻能信一半,還是得自己親自看看才好。”
“這種事情,既然記載入縣誌了,也許能從縣誌中發現什麽端倪~”
“你覺得呢?”
宋思媛看向嶽觀潮,他點點頭:“確實,要不我們去一趟安原縣衙。”
“好~”
二人打定主意,把花鈴拜托給玄姐,帶著孫大喬、嶽青山他們騎馬下山,往觀陰山西北方向駕馬奔騰。
……
奉天省、安原縣、官道
嶽觀潮拿起輿圖,安原縣位於東北平原與山區的交界線上,大半縣區都位於褶皺起伏的山區,唯有安原縣城最為特殊,建在山區平原上,隻要駕馬出了連綿不盡的野山,立馬可見遠處平原坐落周正方城。
待馬車行走半日,眾人已見安原方城鋪陳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