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陝川剿匪
字數:2467 加入書籤
褒斜道、武聖驛、城門樓前
武聖驛、鳳凰驛和陽泉驛屬於秦嶺大驛,屋舍院落不計其數,隻是它們的命運卻完全不同,陽泉驛千年來依舊作為休憩驛站經營,他們眼前的武聖驛卻已經落敗得不成樣子。
眾人站在門樓上朝後觀察,武聖驛建在山體拐出的平坡上,如梯田般壘砌山腰,門樓如城關,進了驛站可見無數嵌套院落,裏麵的房屋多數都已經斷梁缺瓦,夯土院牆滿是蛛網裂紋,各處雜草高大茂密,孩子走進去甚至要沒過頭頂。
勁風吹過,窗台瓦礫掉渣落磚,黑漆窗戶殘留無數黑孔,好像被什麽東西給密集戳了很多孔洞。
任孔雀察覺到眾人在看那些奇怪院牆,拿起彎月刀指著孔洞說道:“這些孔洞洞是子彈滴痕跡!”
“彈痕,這裏曾經發生過槍戰!”
宋思媛眼前一亮,這些孔洞已經風化,周圍保留著淡淡的黢黑顏色,可見是槍藥火彈留下的痕跡。
“對頭,十年前武聖驛還能住人,後來發生了槍戰,有人見破瓦房裏飄閃閃,這裏就徹底廢嘍!”
“任大姐,你說的不會是陝川剿匪吧!”
唐大陽聽她提起槍戰,立馬猜到是怎麽回事,任孔雀朝眾人頷首默認:“對頭,就是十年前的陝川聯合剿匪~當時,前朝退位各省自治,誰家的娃兒誰家打,漢中這個地方位於陝川邊邊腳,哪個天王老子都不想管,才不過幾年,山窩窩裏頭就鬧起土匪……”
漢中位於秦嶺腹地,群嶺包圍,封閉難進,出山入山隻有幾條古道可走,正好適合土匪占山盤踞,幾十夥土匪拉起虎皮做大旗,做起附近山頭的山大王。
一開始他們隻是小打小鬧,幹點聚眾喝酒鬧事、打劫過往商隊、敲詐當地百姓這樣不痛不癢的事,直到這些土匪頭子發現可以封閉古道要過路費,他們這才開始招兵買馬,擴充槍彈,幾乎把所有商貿古道完全占據。
漢縣官府多次派人交涉,這種地方的官員人微言輕,說句狠話都找不來一個兵聽他的,當然也就沒啥威脅力,再說了,人家土匪都落草為寇了,誰還聽官老爺擺龍門陣,最多給個麵子,不攔官府的驛信郵件!
從此以後,從關中到川蜀的所有商販,不管是多大的生意,都得交點過路費才能安穩過關,你要是不願意,那就隻能走另外兩條更遠的古道,一來一回又得一個月。
時間就是金錢,這些商販旅人已經走了一半的古道,怎麽可能再退回去換道,哪怕再不願意,也得忍著惡心把孝敬錢送上。
這些錢,一部分進了匪頭子的腰包,另外一部分全被土匪嘍囉們給分了,窮苦人乍富,自然肆意揮霍,喝酒賭錢打麻將,抽煙花酒逛窯子,出手闊綽到吃碗涼粉都要給兩碗錢。
窮山惡水出刁民,漢縣百姓見自己累死累活幹半年,還沒被人亮幾下槍把子來錢快,也起了加入匪幫的心思,鬧到最後,百姓非但不以當土匪為恥,還反以此為榮,家裏有青壯年漢子,都要互相介紹去做土匪。
對此,這些百姓也不方便明說,隻說家裏人去外邊“打生意”去了。
一年到頭,這些土匪娃子掛著腰刀,帶著匪頭子分的幾百大洋下山跟家人團聚,家家戶戶都殺豬宰羊慶祝新年,若有誰家的娃子除夕都不回來,那指定是被扯秧子死在外麵了。
這種全民皆匪的風氣盛行漢中,以至於官府想管都管不成了,誰家的親戚沒有個山上討生活的,互相遮掩之下,任何人隻要想剿匪都要百般掣肘,最後不了了之。
後來,京城新任了陝川總督來這裏,他們為西京政績要打通川蜀古道,第一個要動的就是這些土匪。
對待這些土匪,官府的態度一貫是“能剿盡剿,不剿則撫”,他們為盡快解決古道驛路的問題,給幾個匪頭子修書招撫,隻要他們願意下山,就讓他們做團練新營的軍官,要是執迷不悟,那就隻能被圍剿殆盡。
招撫公文一出,這些土匪人心惶惶,心思各異,有的已經過煩刀口舔血的日子,想下山洗白上岸,但是有的惡匪身染幾百條性命,早就被仇家記了名,怕仇家尋仇肯定不願意下山,既然各懷心思,肯定也說不到一起去。
各大山頭當家匪頭子又經曆幾次火拚,十幾號山旗逐漸合並為幾個大匪寨。
這些匪寨盡管再強硬耍橫,最終還是接受了招安!
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也明白能成事是因為天下初定,官府沒騰出手收拾他們,這種不義之財賺多了不得好死,既然都是有家有口的,能下山成團練營兵,總比當朝不保夕的土匪強多了。
此後,匪頭們修書一封,正式給官府遞交了降書,陝川主政的官員覺得需要有個儀式,就提議他們在武聖驛拜過關二爺後,再金盆洗手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