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屍蠻血蠱
字數:2161 加入書籤
後來,蠱民們結合地蛤捕食的特性,利用幼崽做出屍蠻蠱。
這種屍蠻蠱也是一種子母蠱,地蛤就是蠱母,幼崽就是子蠱,他們捉住地蛤後,會把地蛤中物給曬幹碾碎做成粉末,然後再把米粒大小的地蛤幼崽放入蠱壇,一年之內隻給蛋清不喂水。
這些蛋清從雞蛋裏產生,沒有一絲雜質,地蛤幼崽餓了後就隻能吃這些雞蛋清,等過一年半載還沒死,就會把其他已經死亡的幼崽吞吃掉,他們隻要習慣了在雞蛋清中存活,就已經是蠱苗了。
等到要用時,蠱民會把雞蛋清灌進人腦,這些地蛤在人腦營養中逐漸長大,同時也變得嗜血,終有一天觸手突破腦殼,將肚腹中的器官都消化,隻留一層軀殼供它們使用。
這時,這些地蛤一旦接觸活物,就會激起撲食本能,變得異常嗜血,進而會無差別攻擊一切周圍的活物,直到活物的血肉肚腸被掏幹淨,才算徹底安生,要想遏製他們這麽做,那就隻能用蠱母的粉末!
地哈幼崽嗜血隻是在為地蛤尋找食物,一旦嗅到地蛤母體的味道,就代表地蛤正在進食,他們會變得安靜下來,等待下一次捕食。
“可是,蠱民做這種蠱苗,到底用在做什麽?”徐俠客十分不解,問出內心疑問。
任孔雀語重心長說道:“戰爭與禦敵。”
西南三省在古代被排斥在中原正統文明外,這些地方除了原住民,還有被逐出正統文明的其他政權,就好像巫神國被炎黃部落驅逐進西南一樣,這幾千年來,其他族群為躲避戰亂災難,源源不斷被迫進入深山。
這裏山水崎嶇、瘴氣叢生,不比平原地帶富庶,僅有的沃田山田無法供應那麽多人生存,既然大家都吃不飽,那肯定要先顧著自己的一攤子營生,對於拿到手的東西,隻能拚命保護,一旦有外人來跟他們爭奪地盤和糧食,他們必定要拚死作戰。
先來西南的排斥後來西南的,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排斥後來的巫族蠱民,蠱民也分為生蠱和熟蠱,他們互相看不順眼,同時所有人又都敵視南遷漢人,那十萬大山裏,過了一個山頭就是不同族群,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
如此數千年,西南地帶的人多民風彪悍,驍勇精明,不怕人更不怕見血,隻要有人威脅到他們生存,立馬會激起骨子裏的勝負欲,最喜歡報團取暖,也容易出刺頭不服管!
尤其數千年前,那時川蜀平原僅有少量陸地露出水麵,山澤灘塗潮濕悶熱、鱗蟲遍布,間全是各類蠱民,他們為了防備其他人搶地盤,隻能因地製宜發展出蠱術來保護村寨。
在古代社會,想不受欺負除了刀劍鋒利外,還必須人多勢眾,隻有人丁旺盛的家族才能保護好自己家的田產宅院,這些地方的人也往往是聚眾而居,一家子全在一個吊腳樓上!
他們沒法利用更多的人,那就隻能用蠱術來借力,屍蠻蠱就是用來借力的蠱術!
一旦地蛤幼崽被激起嗜血脾性,會變得躁動狠毒,一般的人很難敵對,他們為了震懾外來人,多會把蠱苗種在無頭身體裏,等地蛤幼崽長出,那就是個會動的屍體,與僵屍已經沒什麽區別。
外族一來犯,就會看到很多無頭屍體驍勇向前,它們不怕刀槍甚至不怕砍殺,隻要被他們捉住就會被開膛破肚,再勇敢的將兵也得被嚇得朝後逃遁,一個死人在他們麵前殺人,對他們造成的衝擊,無異於見到僵屍。
蠱民憑著這些蠱術,不但保護了村寨和家人,也讓外敵忌憚起西南的這群蠱民,隻要外人想起西南三省的蠱民,總能想到這些圖景:一望無際的水澤、茂密山林瘴氣叢生悶熱潮濕、險峻高山中毒蟲遍布村寨林立,蠱民性情古怪異常團結、有奇怪蠱術,可操縱被毛戴角、鱗蟲走獸、僵屍怪人!
想起這些,也沒有哪個正統文明,願意不顧一切和蠱民對抗。
此前的朝代,對西南諸地的政策都是以招安為主,一旦願意歸順朝廷,依舊由本地土司來管理當地百姓庶務,流官隻是朝廷與西南聯係的渠道,直到朱明前朝改土歸流才有所改變。
可以說,西南真正被納入朝廷行政權力的版圖,也不過幾百年時間。
“那,屍蠻蠱為啥失傳了?”嶽觀潮聽任孔雀說了那麽多,心中大致也明白屍蠻蠱的來龍去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