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古蛤秘辛
字數:2280 加入書籤
話音未落,工兵們拿出攀岩繩,在頭頂的仿梁上打了繩子節,順著洞口丟入地洞,他們朝下拽了幾下,確定禁得住成人重量,才過去回話:“老總,兩根繩子已經打結,已經可以下去了。”
老土匪本想先下去,意念一動看向嶽觀潮他們:“小兄弟,你看我這人手偏少,你們不妨也給我一起下去,到時得來的東西,自然有你們一份兒。”
章漢生怕的是他們一旦進入地洞,地洞外的人故意使壞,這些話也不方便現在說出來,隻好歪曲成其他意思,嶽觀潮心知肚明拱手說道:“那好,反正我們也得把千年古蛤給解決掉,正好一起下去。”
語畢,嶽觀潮和章漢生先溜進地洞,其他人也都順著繩子循著他們的步伐進入地洞空間,少了神殿裏的光芒,眼前一片漆黑,若有若無的腥鹹地氣,此刻不斷湧入鼻孔,熏得人頭昏腦漲。
嶽觀潮拽著繩索打開手電,用光芒不斷掃視周圍,根據他的觀察,地洞下的空間,比之神殿還要大上無數倍,甚至可以說,已經跟整個魂宮的台基一般大小。
手電掃到更遠處,可以很清楚看到,岩壁被一道玄鐵梁架分割為兩層,梁架以下是崎嶇如原始山壁的石壁,梁架以上卻平整規則,如同被修鑿壘砌的石牆,周圍還有巨型梁墩自水中矗立,直接撐起頂部石壁。
這種空間,就好像在古蛤的巢穴上加了個巨型地基,形成一個圓形石穹,徹底把它給困住!
嶽觀潮估摸著塔樓至少在五十米,如同青灰竹筍,尖頂寬腳、圓潤帶弧、塔身用黃泥青磚徹底封死,外牆布滿鑄金枝杈,在無數黃金枝杈中,可見回形樓梯貼合塔身,如同巨蛇蜿蜒在外壁,一直延伸到塔基下。
他們往下大概攀爬二三十米,落在塔尖室!
落地後,嶽觀潮仔細觀察周圍,他們站的地方位於屍塔最上一層,大概隻有民房大小,四麵開拱門,有樓梯可以往下走,就好像高山上的亭台,站在這裏,可以直接俯瞰古蛤巢穴。
如果把這座巨巢看做圓形,塔基的位置正好位於南方,與頭頂的地洞相對應,巨塔對應的正北方是個裂穀,如同一把楔形錐子撕裂巨巢,有地下河源源不斷湧進裂縫。
巨塔與裂穀之間,即是千年古蛤棲身的地下湖!
嘖嘖嘖,這片湖泊幾乎占據了巨巢的三分之二,可以說除了築起塔身的岸邊,其餘部分全是湖水,再不然也是小灘塗,有淺淺湖水流動波紋,可以見到水草魚蝦空遊其間。
灘塗邊更多的,還是大小各異的蛤殼!
這些蛤殼大者如屋頂、中者如糧倉、小者如水缸,如碎掉的礦石顏料,五顏六色混亂堆在灘塗邊,延伸到岸邊土堆,上麵苔蘚遍布、雜草叢生,時常有巨湖裏的熱霧飄來灘塗,激起苔蘚草叢間的飛蟲,有明滅光芒盈盈閃動,說不出的詭譎奇異。
趁著章漢生他們幾人敲鑿黃金樹杈時,宋思媛看向周圍說道:“這座饗魂宮當初應該是蛤巢,李唐人發現蛤巢後,就利用龍骨梁技術將整個巢覆蓋起來,在外壘砌出方形台基,建立新宮殿。”
“如果不是我們炸掉了屍塔,未必就能發現這座千年蛤巢,你們看我們身後的岸邊,這裏與周圍的灘塗連接起來,全是巨蛤的外殼,這已經不是千年巨蛤的巢穴,而是巨蛤墳場。”
“巨蛤墳場?”
眾人都這個說法好奇起來!
宋思媛繼續解釋道:“對,我以為這裏隻有一隻被關著的巨蛤,現在來看,這裏的巨蛤不止一隻,很可能是所有巨蛤的墳墓,再結合巨蛤從地麵消失的情況看,它們很可能來到地下後,就聚居在類似的地方。”
巨蛤生活的時代,應該是氣候溫暖的上古時期,那時候川蜀盆地完全是地海,它們靠著地海,可以到川蜀的任何地方生存。
數萬年來,氣候不斷變得寒冷,地質運動不斷隆起高山、改變岩層,盆地的水位逐漸褪去,形成各式各樣的灘塗,大麵積的湖泊已經消失,也讓巨蛤的棲息地不斷退縮,他們開始往更深的湖泊走。
巫民被逐進西南後,這種情況變得更嚴重,它們不僅要麵對棲息地惡化,還要麵對人類的追殺,一些巨蛤族群隻好繼續轉移,往深水岩窟遷徙。
川蜀盆地是地海,它周圍的山注定被地海侵蝕,出現溶洞水窟,以前宋思媛就猜想過,萬眼地窟可能是地下水侵蝕,然後水位下降露出地麵,現在還要再加一條,這萬眼地窟,很可能就是巨蛤挖的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