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轟動金陵之演出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A+A-




    秦可卿吐了吐粉紅小舌頭,模樣可愛的驚道:“你不是說,她們都是來看戲的麽。”
    “看戲也不耽誤買東西啊。”賈亮苦口婆心的培養自己的後宮之主,告訴秦可卿原委。
    秦可卿對做生意一竅不通,聽得兩眼黑。
    賈亮見狀歎道:“好吧,這些你不愛懂就不懂吧,有事多和鳳姐姐說便是。”
    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
    秦可卿羞赧一笑道:“鳳姐姐畢竟是榮國府的人,老是麻煩她也不好吧?”
    “這點你放心吧,她記掛著娘家,這裏不會不管的。”賈亮看了眼外頭,“以後再說,你惦記的戲要開始了。”
    秦可卿果然不再說了,扭頭看向外麵。
    賈亮不缺錢以後,寫書的腳步便慢了下來,除了前世有用的知識依然在默寫之外,《雙飛蝶》的更新很慢,這個月才交出去五卷。
    按照契約,他這本是違約了,知識現在話本大火成了搖錢樹,孫敏智自然不會糾結這單細枝末節。
    因此上,等著看的人很多,秦可卿便是其中最為死忠的粉,隻是她知道賈亮有事,一直沒有說出口罷了。
    現在改編的戲碼上演,秦可卿自然是高興的。
    “這出戲演到哪裏?”秦可卿關心道。
    “這個嘛...”賈亮好笑,怕秦可卿待會受不了,於是說道,“馬文才上門提親。”
    ???
    秦可卿霍然回首,不可置信的看著賈亮:“是不是錯了?怎麽會是馬文才,不是應該梁山伯去提親麽?”
    “如果沒有轉折和巧妙的斷章,後麵誰還會惦記?”賈亮腹誹。
    話本故事的走向就是這樣,隻是還沒有出到這個地方,所以秦可卿並不知道。
    所有看了話本的人,都在期待祝英台身份曝光的那一天到來,賈亮十分聰明的拉足了期待感,將金陵城那些太太小姐們折磨的夠嗆。
    現在全金陵的讀者都知道祝英台是女子,喜愛梁山伯,隻有書中的梁山伯不知,這引得她們一邊罵梁山伯笨,一邊記掛著二人感情的走向。
    誰都希望有情人終成卷屬!
    但此刻賈亮告訴秦可卿,上門提親的是馬文才,怎麽能讓她不驚。
    秦可卿喜歡這個話本,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在書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當初賈亮與賈蓉也是這般。
    如若賈亮說的是真,秦可卿覺得那豈不是嫁給了賈蓉?
    這她那肯答應。
    “亮哥哥,這不是真的吧。”秦可卿眼眸泛紅,“你要是這麽些,人家以後都不理你了。”
    賈亮扶額:“傻丫頭,不過是戲而已,我提前給你說了,就是怕你如此。我不是跟你說過結局麽,怎地又擔心起來了?
    “這不過是給他二人設置一些考驗,以此顯得情比金堅,就像你我。”
    最後一句,將秦可卿說了一個大紅臉,她心情轉好,啐了一口道:“誰跟你情比金堅...”
    說完話,秦可卿又是連頭帶玉頸全部粉紅一片,不敢看賈亮,眼眸看著外頭。
    賈亮知道秦可卿臉皮子薄,一些個簡單的情話都受不了。
    好戲終於開始。
    賈亮還在擔心齡官她們能不能適應,畢竟這和在宅子中演不一樣,在宅子裏,看戲的人有限,不像現在這樣的“公開演出”,下麵黑壓壓的一片人頭,兩邊街上酒樓中窗戶大開,每一處窗戶中都有眼睛盯著看。
    但下麵人一上場他便知道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隻見充當報幕的堂倌下去,換成戲班子裏的人上來,開場之後便是鑼鼓音樂大起,然後便是扮演祝英台的齡官出場。
    齡官本就長的好,此番拌做男子,更是顯得風流倜儻。
    “這就是祝英台了,果然如我心中想的一樣。”秦可卿高興道。
    “嗬嗬,你要是裝扮起來,一準比她好看。”賈亮忍不住又出言挑撥秦可卿,他見到齡官出場的架勢便知道,穩了。
    齡官年紀雖小,但已經是老戲骨了。
    秦可卿斜眼看賈亮,眼神古怪:“我才不要裝扮。”
    在金陵城中,喜愛走旱路的人不少,也就是龍陽。
    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種少見的樂子更加難得,例如現在隔壁的兩父子。
    賈赦與賈璉見到齡官的扮相,早就將八豔離開的不快拋到腦後去了。
    “這就是那個小戲子?”賈赦眼睛放光問道。
    “想必是的了。”賈璉眼神玩味,笑道,“父親剛才沒有聽見?父親要是喜歡,兒子回頭與賈薔說,讓他把人送來便是。”
    這是第二次說這個了。
    方才賈赦點頭,但也隻是新鮮,現在就不同了,在他眼裏,此時的齡官就是雌雄同體。
    《基因大時代》
    “哈哈,好,記得回頭就去。”
    下麵齡官的表演開始,扮演祝英台,齡官是走了心的,當她看到劇本結尾的那一刻,她便像一個尋常讀者那樣,十分期待後續。
    除了這方麵,齡官自然會將自己代入其中。
    可以說,所有看了話本的人,多多少少都會代入進去,由故事聯想到自己,這也是《梁祝》的魅力之一。
    話本改成戲劇,由於時間有限,所以賈亮縮減了許多日常,加強了故事的節奏,因此上一些沒看過故事的人也被吸引住了。
    例如,台下那些看客。
    當故事演繹到了祝英台向梁山伯暗示自己身份,而梁山伯渾然不知之時,台下不少人臉有異色,甚至有人開口大罵:“這人是個傻子吧?”
    但很快,這種人便被身邊安心看戲的看客憤怒的阻止。
    再到後來,齡官演繹暗語“二八、三七、四六定”,而梁山伯誤會為三十天,台下基本上沒人能夠忍住了,人人臉上都有各種表情。
    有人恨,有人歎息!
    總之都是被戲給吸引住了。即便是秦可卿知道結果,當她看到馬文才截胡的時候,也是忍不住淚如雨下,替梁山伯擔心。
    正如賈亮所說,故事到這裏戛然而止。
    沒了!
    齡官等人謝幕,退場!
    看客們死一般的寂靜,兩邊街上也是如此,所有人都在等著後續。
    堂倌再次登台,宣布今天的戲完了。
    這頓時便像點燃了火藥桶,也不知道是哪個急性子看客將手中的折扇丟了上去,引發了亂象。
    一時間,看客打罵出口:
    “開什麽玩笑啊店家,哪有你這般演戲的?”
    “就是,誰家唱戲不唱全了?”
    “是不是要銀子?爺有的是銀子...”
    這個時候的人,見過說書斷章的,但還沒見過看戲斷章的,都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