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壽誕

字數:4254   加入書籤

A+A-




    賈亮這一套蠱惑人心的說辭,特別是長壽麵調的寓意,讓朱炎倆兄弟心動了。
    文昌帝重孝,這個是滿朝皆知的事情,特別是倆兄弟,都知道龍椅上的那位最為看重什麽。
    再加上文昌帝與皇後感情深厚,這個更是被譽為千古佳話。
    “如果,將此長壽麵獻給母後,那父皇定對我刮目相看。”
    倆人看出了這碗麵的價值,深恨自己之前為什麽沒有想到這一點,明知道母後什麽都不缺,自己還在挖空心思的搜羅寶貝,天底下有什麽寶貝抵得過這一碗麵?
    “善,大善!”麵對天底下次尊貴的二位,周正國走出來,“一碗麵便能盡顯孝心,這不僅是讓皇後娘娘過一個好的壽辰,還能給天下做一個表率,此事老夫定然要稟報皇上,讓天下官員上表,讓禮部官員發文,看行天下!”
    老周走上前,輕輕摁住碗,又道:“殿下,王爺,如果這碗麵還要搶,這就不是孝道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老周膝下一個獨女,大兒子早夭,次子正要走仕途之時,卻在一次遊曆之中死於匪患,這讓老周深恨天下不平,因此才發瘋了一般的往上爬,要想給大明一個太平世界,隻是局限於眼光,受到次子生死的打擊,最為痛恨武夫,這才一頭紮進朱炎的懷抱。
    十幾年來,老周都想有個兒子能在膝下承歡,此時見到這碗麵,內心早就一汪汪的老淚了。
    無論是在朱炎這邊,還是在朱統這邊,當朝首輔還是有麵子的。
    二人訕訕的放開碗,後退一步,但並不看對方,紛紛看向賈亮,這才是這碗麵的主人,他們也可以繞過賈亮,自己個把這個注意吞了,但不能保證對方不拆台啊。
    長壽麵隻能是一碗,但現在兒子卻有兩個。
    “賈大人,事情因你而起,你倒是拿個主意啊。”周正國很滿意賈亮的注意,覺得這小子是個人才,在以前周正國隻是認為賈亮是個有才的人才,而現在老頭覺得,賈亮是個有德又有才的人才。
    沒有真性情,可是想不出這個注意的,畢竟這可是一國之母的壽誕,誰敢用一碗麵當壽禮?親兒子也不好幹,萬一讓那些個沒腦子的衛道士參上一本,麻煩。
    現在不同了,有周正國出馬,那些言官當然不敢動了。
    不說賈亮用一碗麵將仨人鎮住,卻說賈亮主意還沒完,當然不怕。
    “光有這碗麵,不行!”賈亮斬釘截鐵道,“這麵...要親手做才有味道。所以,我建議殿下拉麵,王爺煮麵,這才全了這碗麵的寓意,這才有了這荷包蛋的寓意。”
    自己做?
    開什麽玩笑,一個太子一個王爺,下廚做麵條?
    當即,倆兄弟一起,齊聲道:“賈亮,你這是餿主意!”
    說罷,二人彷佛才覺得這配合過於默契,互相橫了對方一眼“哼”的一聲扭過頭,給對方一個後腦勺。
    “得,這是兄弟!”賈亮見到這一幕,覺得這件事有戲。
    賈亮想,能不能過這一關,就看這倆兄弟能不能被自己說動了。
    於是,賈亮一改笑臉,十分嚴肅悲切道:“我自小沒有爹娘,打記事起就跟著義父生活,後來義父也走了,來到金陵的我住進寧國府...”
    原主的身世本就淒慘無比,現下經過賈亮這番渲染說出來,更加惹人同情。
    “為人子女,親手給爹娘做碗麵怎麽了?不丟人...我想做,還沒人吃呢。”
    “古人有詩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
    轉眼入秋,一場秋雨一場寒,前幾日還熱的穿單褂子的天氣,一場秋雨之後便降下寒氣來,滿大街上的人都穿起了厚厚的衣裳。
    lingdiankanshu.com
    彷佛是一刹那間,槐樹便枯黃了葉子。
    一切都顯示著秋天的到來,城外各處,大明的百姓忙活著秋收,今年大旱,即便是金陵城這邊雨水也不多。
    因此上,各地都百姓在地裏刨不出來幾粒糧食來,更有絕收的不少。
    各地上書雪片似的堆在文昌帝的龍桉之上,文昌帝一籌莫展。
    今日,文昌帝收拾心情,不再在這國家大事上飛身,反正費神也不頂用,今日是皇後壽誕,滿朝文武賀壽,禮部官員按照禮製安排,場麵宏大。
    “陛下,臣妾本說非常之時,不必這麽鋪張。”後宮,皇後氣色不怎麽好,她念到文昌帝最近頭疼國事,皺眉道,“什麽壽誕不壽誕的。”
    文昌帝沒有將前頭的事情帶到後宮,但這不代表皇後不知道。
    “自古婦人不得幹政。”文昌帝故意老著臉道,“那是朕的事情,你就好好的過好這個壽辰便是。”
    說這話,文昌帝看見皇後最近增添的白發,歎口氣道:“朕與你,也不知道還能過幾個壽辰...”
    年歲大了,知道天命!
    作為皇帝,文昌帝也有想過別樣心思,隻是前幾任皇帝中出過一個問道修仙的祖宗,隻是最後還是身死道消,臨死的時候才醒悟過來,給後來子孫留下醒世恒言,這才讓文昌帝沒有起繼續下去。
    皇後見文昌帝說到這個問題,暗自神傷,也沒有說什麽陛下春秋鼎盛之類的話,夫妻二人在沒人的時候,不需要這個。
    皇後過壽,場麵大是大,但流程都是熟悉的那一套。
    群臣道賀,上賀表,挑寫得好的看過,賜宴。
    滿朝文武吃了一頓,拍拍馬屁,說說吉祥話語,這一套流程走完後,帝後二人回宮,後宮還有一出戲等著。
    賈亮領著賈薔在忙活,戲班子的人已經練習多時,一出《梁祝》分作上下兩段,上半段已經在鋪子外頭演過,這次隻是做了些許修改。
    下半段經過賈亮改變,終於是能見人了。
    “賈薔,幾天不同以往。”賈亮吩咐賈薔道,“這可是在皇宮,你得仔細的盯著,千萬不能出差錯。
    “今日這場戲,除了大明內閣成員、上得了台麵的各路王爺,帝後親臨,出了岔子人頭落地都是輕的。”
    賈薔什麽時候進過皇宮?
    此時他緊張的,根本分不出賈亮這話是嚇唬他的還是真的,隻能將注意力放在戲班子身上,緊盯著生怕出了錯漏。
    戲園子是現場的,唱戲的角卻換了。
    不多時,大明最為尊貴的一茬人來到此處,在宮人、宦官的服侍下各自落座。
    皇家自然是有自己的地盤坐著,帝後二人身邊圍繞著皇子皇女,其餘不多的妃子有孩子的帶著孩子,沒孩子的自己帶著宮人。
    後宮之人各自道賀不表,卻不見帝後最喜愛的兩個兒子---朱炎和朱統。
    文昌帝輕輕招手,趙義上前道:“陛下,太子與四爺去給娘娘準備壽禮了。”
    “還準備?”文昌帝心想,這都什麽時候了,還在你準備?
    按捺住不快,文昌帝專心等候開場,畢竟下麵還有臣子親戚在。
    正這時,賈亮領著人來到戲台這邊。
    “陛下,開始了,倒是多虧了賈亮,不然臣妾可看不到這出戲。”
    皇後現在的念想不多了,獨愛賈亮這出戲,想了多時一直忍著沒看,就等著這下半段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