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奏對的機會

字數:4770   加入書籤

A+A-




    奏對自古有之,是臣子當麵回答皇帝的問題。
    這種問題可不是什麽風花雪月的破事,而是十分嚴肅的、事關國家的大事。
    並不是所有的臣子都有機會麵臨這種場合,因為不夠格。
    賈亮見到這種局麵,心下暗忖,這是要捧殺我?
    他的內心並不覺得這是一份榮耀,而是覺得這是一場危機,文昌帝是不是明君且不去說他,就說這行宮四麵漏風,搞不好今日說的話題,隔天便會被各大黨派知曉。
    如果奏對的問題涉及各方利益,那就是樹敵無數了。
    賈亮的擔心是對的,文昌帝似乎怕事情不大,刻意讓趙義去喊來太子朱炎和四王爺朱統。
    老朱家最出彩的兩個後輩齊聚一堂,內裏麵是皇後帶著兩個雙胞胎公主,以及朱十三這個最小的兒子。
    “母後,父皇找賈亮何事?”
    朱十三似乎有心事,作為幼童他可以顧忌少些,問道:“兒臣能夠在父皇辦完事召見賈亮嗎?”
    皇後知道文昌帝有大事,不成想最小的兒子也對賈亮感興趣:“咦,十三你要見賈亮作甚?”
    迄今為止,賈亮發明的一些物件都是女子喜愛的,如果是兩個雙胞胎女兒想見賈亮還說的過去,不對,這也說不過去,公主年紀不小了,輕易不得見外男。
    “母後,我看到了,賈亮在湖麵上來去如飛,是因為腳下穿了一雙特比的鞋子...”
    原來朱十三是看上了賈亮的溜冰鞋。
    “不可胡鬧。”
    皇後輕喝一聲,又覺得語氣有點嚴厲,嚇到了不懂事的兒子,溫言道:“你父皇有大事,這事兒等下再說。”
    對朱十三來說,溜冰鞋就是大事。
    不知不覺,賈亮已經成了老朱家一大家都感興趣的所在,今日淪陷的朱十三是最後一塊堡壘,現在隨著溜冰鞋的出現,也淪陷了。
    現在老朱家當家人在外麵準備提問,說請教不合適,賈亮的年紀和官職放在那,即便是文昌帝想要禮賢下士也算不上。
    beqege.cc
    而朱炎、朱統兩兄弟,早就與賈亮有瓜葛,各自想著將賈亮拉上船,到目前為止,朱統認為他成功了,而賈亮的所作所為又讓朱炎覺得他還有機會。
    皇後與兩位公主自然不必說了,淪陷的最為徹底,話本、香水、麵膜,每一樣都是她們所喜愛的。
    外麵賈亮正襟危坐,第一次距離文昌帝這麽近。
    文昌帝的問題隻有一個,那就是財政,國朝的財政狀況如何改善,如何將國庫弄的豐盈起來。
    “加稅這一點就不必說了,朕不是昏君,知道如今百姓已經不堪重負,再加稅的話,天下大亂已經不遠了。”
    文昌帝率先堵死了這條路:“朕看你於商賈一道頗具才敢,短短的時間之內聚集大筆財富,頃刻間又散去,此舉深合朕意。
    “你大膽說之,如若有理,朕保你一個富貴前程!”
    我說個屁啊,說的越多估計死的越快,到時候你不會保我...賈亮心裏吐槽。
    他沒想到文昌帝要問這個,他更是沒想到文昌帝會問他。
    鼓搗杏林社,成立黨派自保,這一點已經初見功效,這和賈亮花錢花的狠有很大關係。
    錢花的多了,自然需要大力賺錢。
    “你這是急病亂投醫了啊,看來朝廷的財政比我想象的問題還要大。
    “原本以為周正國他們還有法子,如今看來他們出的主意要麽是餿主意,要麽就是文昌帝不滿意,否者文昌帝不會如此著急。
    “但這個主意確實不好出啊,我想周正國這些老狐狸不是沒有主意,而是不願意或者不敢出。”
    賈亮低著頭,做思考狀,腦海種念頭電轉,而文昌帝父子三人也沒有催促。
    其實在賈亮看來,解決大明財政的問題很簡單,吃大戶就行。
    大明不是沒有錢,而是很有錢,大戶一個個富得流油還不思進取,個個如豺狼一般妄圖將產業弄的再大一些。
    他們的錢財從哪來?
    經商隻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吸血,兩頭吸血。
    賈亮很清楚,曆來的改革派少有好下場。
    增加商稅,提都不能提!
    但若是不提這個辦法,眼前這一關怎麽過?
    不回答這個問題,更加不妥了,賈亮相信,如果這一關沒有好好過,不說文昌帝以後如何,他的兩個兒子會立馬停止拉攏。
    大好局麵付之東流,在杏林社沒有成長起來的現在,那些敵人會立馬跳出來痛打落水狗。
    怎麽辦?
    兩難的局麵,賈亮思索片刻,終究還是讓他找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陛下,此事簡單。”
    賈亮開始對答,沉聲道:“其實我朝不是沒錢,而是十分有錢,這一點臣深有體會,就拿臣最近的營生來說,無論是香水還是麵膜,或者是冰激淩,哪一樣都是造價昂貴價值不菲的東西,但購買的人卻趨之若鶩...”
    首先定下基調,帝國不是沒錢,而是十分有錢,錢都在少部分人掌控之中。
    “我朝商賈、大戶都有錢。但本本分分做生意的人多,投機取巧上下盤剝、偷稅漏稅的人也多。”
    打擊麵放小一點,樹敵不多,拉攏大部分人,打擊小部分人,這是賈亮的策略:“就拿臣來說,臣的營生都是本本分分、足額去交稅,戶部有檔桉可查,但即便是這樣,臣也被勒索過,還有,給臣供貨的商家以次充好,讓臣虧了不少銀子...”
    沒有什麽大道理,賈亮說的不像是奏對,而是像單純的述說自己的遭遇。
    他說的這些都是文昌帝知曉的,例如夏守忠勒索賈亮,例如夏家的花卉等等。
    但這些與增加國家稅收有什麽關係?
    文昌帝父子三人瞠目結舌的看著賈亮,心說讓你說國家大事,你光為自己鳴冤,這是幾個意思?
    賈亮小心翼翼的避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說道:“臣以為,要想短時間的充盈國庫,就要厘清這些鑽空子的人,讓他們將漏掉的賦稅補起來,不僅要補,還要罰沒所得,甚至是罰款。
    “除此以外,酷吏猛於虎,這類人更加可恨...”
    不說增加商稅,我說補稅罰款總可以了吧?
    不動高官,讓那些喝血的小官吏倒黴,總要強些吧,哪怕這些官吏上頭都有人,但兩全想害取其輕也。
    這便是賈亮不是主意的主意,如果文昌帝能夠采納,他都能預想道滿大街的情景了。
    “這...這能管用?”
    “陛下不要小看這個罰沒和罰款,裏麵利益很大,再說我們可以舉一反三,將這個罰款延伸到其他行業中去,例如宣導文明,全國創辦文明城市等等...”
    文明城市,獲得這個稱號的州府上官考評加分,不怕這些官員不配合。
    延伸就更簡單了,頒布衛生條例,膽敢隨地吐痰者罰款,膽敢隨地大小便者罰款...
    賈亮給文昌帝描繪未來的場景,滿大街都是文明人,泱泱華夏成了真正的禮儀之邦。
    這不是賦稅,而是罰款,你犯錯了就罰,誰都沒話說。
    “隻是,百姓窮苦,麽錢繳納罰款又如何?”朱炎提出疑問。
    “這個更加好辦了。”
    賈亮對帝國未來的掌舵人有點失望,舉一反三啊,眼光總是盯著窮哈哈幹嘛:“執法機構在朝廷手上,罰一百個窮苦百姓也不如罰一個大戶商賈。”
    明白了,還是吃大戶。
    “嗯,可以試著看看,先在金陵試試,隻是哪有這麽多的人手?此事又交給誰...”
    文昌帝說著,目光看向賈亮。
    賈亮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