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杏林社初露崢嶸

字數:4212   加入書籤

A+A-




    鳳姐兒心高氣傲,每日雖然依然忙著生意,表麵上跟沒事人一樣,沒有跟任何人說自己住店一事,但內心卻是淒苦的。
    她什麽時候過過這種日子,從小便是錦衣玉食,身邊都有人侍候著。
    這兩天,鳳姐兒看清了所有人的麵孔,現在所有人都躲著她。
    隻有眼前的這個男人不怕。
    不知不覺就淚目了,人在空窗期最容易動情。
    “多謝亮兄弟,隻是姐姐卻不能害了你。”
    鳳姐兒拒絕了,不願意去杏林社,她說:“姐姐家裏一團糟,叔父還是戴罪之身,莫要連累了你,等姐姐將生意上的事情理順了,姐姐便抽身出來...”
    “這是說的什麽胡話?”
    賈亮打斷鳳姐兒,堅決道:“沒得商量,必須跟我回去,轎子我都請了,現在都到了樓下。”
    聽到“轎子”兩個字,鳳姐兒臉蛋一紅,啐道:“什麽轎子,莫要瞎說,沒得讓妹妹誤會。”
    轎子這種交通工具並不是滿大街都有的存在,這玩意講規矩,不是誰都可以坐的。
    所謂文官坐轎,武官騎馬。
    鳳姐兒不是官員,坐轎子隻有一種情況。
    賈亮疏忽了這一點,忙轉換話題道:“姐姐叔父的事情並不是什麽大事,罷官與否還沒有定論,所以姐姐不要害怕連累小弟,說不定小弟還要巴結姐姐。”
    鳳姐兒美眸一瞪,嬌軀大震:“弟弟莫要說笑。”
    上到滿朝文武,下到黎民百姓,人人都說王子騰完了,王家完蛋了,即便是鳳姐兒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
    因此,賈亮這番說王子騰沒事,哪怕鳳姐兒對賈亮的本事很有信心,也是不敢相信的。
    賈亮沒有給鳳姐兒詳細解釋,這倒不是怕鳳姐兒不信,而是此時八字還沒有一撇,做事先做全了,後麵再說才是道理。
    《控衛在此》
    花費了一番功夫,賈亮總算是將鳳姐兒說動,不再繼續住店,搬去杏林社。
    內心裏,鳳姐兒也過夠了這種沒人疼的日子,渴望家的感覺。
    杏林社後院很大,當初改建的時候便有不少院落,隻是其他的院落沒有賈亮所在的院落大而已。
    鳳姐兒被安排在靠近前院二道門的一處院落之中。
    “小姐,還差什麽便與我說。”
    平兒帶人將這處院落收拾的幹幹淨淨的,喜氣洋洋道:“要我說小姐不回去也好,我們老爺也不差你一口吃的,至於外人說什麽,隨他去。”
    說到這,平兒小心的看了一眼一邊站著的賈亮和秦可卿。
    鳳姐兒入駐杏林社,名譽受損的是賈亮,畢竟鳳姐兒現在已經是這樣了,至於吃虧的肯定是秦可卿。
    所以平兒現在是杏林社的丫鬟,說這番話不合適。
    賈亮不以為意,笑道:“平兒說的是,姐姐來了可兒有人陪了,你們姐妹一起多說說話,平兒就留在這邊吧,那邊就交給晴雯和福寶就是。”
    “是啊姐姐,你身邊沒人也不好。”秦可卿附和道。
    現在,似乎由於與鳳姐兒接觸的多,也似乎是鳳姐兒為人的問題,除了賈亮,秦可卿就對鳳姐兒熱絡,有鳳姐兒在,秦可卿正常許多。
    賈亮不能總是在家陪著秦可卿,他還有事情做。
    現在鳳姐兒來了,他可以放手出去做事。
    一連幾天,賈亮出沒與各大府邸,正大光明而又行蹤詭異。
    朝廷內鬥嚴重,哪怕是遼地危及也是如此,眼看正月就要過去,王子騰是去是留還是沒有定論。
    這一日的朝會過後,內廷小朝會,一幹內閣成員和各路重臣名列其中。
    風向終於變了,不再是討論王子騰的問題,而是轉向討論如何解決遼地局麵的問題,這個問題以前也說過,隻是沒有結果。
    所以這個議題出來,殿中依然沉默。
    這時,朱統出來道:“父皇,兒臣這邊聽錦衣衛千戶賈亮說,有法子可解遼東危局。”
    賈亮兼著的差事有點多,錦衣衛這邊隻是掛職,並無實際的職權,他現在主要負責的是在東廠搞錢。
    朱統沒有稱呼賈亮現在的官職,而是提起錦衣衛,這讓朱炎詫異。
    “前日他來找我,莫不是說的這個法子?”
    朱炎內心觸動,賈亮來找過他,隻是那天他有重要的事情,並未見賈亮。
    遼東的局麵,並不是一個人能夠解決的,這是所有人的共識,所以朱炎聽朱統這麽說,隻是觸動,並無太在意。
    文昌帝此刻到了賈亮所想的沒路可走的時刻,當即他便說:“他有辦法,為何不早說,快宣。”
    疾病亂投醫,文昌帝想起賈亮總有金點子,莫名的期待起來。
    但有人不信,一個錦衣衛也有法子解決朝廷多少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這說出去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這讓朝堂諸公,臉麵往哪放?
    有人便出來反對,反對朝廷大事去向一個非文官集團的武夫詢問。
    本朝的官場便是這個樣子,總有人會為了反對而反對。
    原本在往常,不關乎利益的情況下,就是這些反對的人和文昌帝打嘴炮,其餘人是不會開口的。
    但這次不一樣。
    反對的人剛開口,便有人站出來,說什麽能抓老鼠就是好貓的道理,並不應該拘泥不化。
    如果賈亮在這,一定能看出來替他說話的人是杏林社的成員,這些都是他這幾天運作的結果。
    上個朝而已,沒什麽大事。
    賈亮用來打動這些人的,還是他解決遼東局麵的法子。
    隻是,現場杏林社會員的舉動,並未引起其他黨派的注意。
    很快,賈亮第一次走上大明權力中心的舞台。
    麵對當今朝中數一數二的大臣們,賈亮信心十足。
    繁文禮節過去,文昌帝心急,但有大臣比他還急。
    周正國出來道:“賈大人,可否先說一說,在你的法子裏,解決遼地局麵需要朝廷發兵幾何?”
    這是關鍵,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錢糧,而朝廷現在沒錢。
    “無需朝廷發兵,僅有新軍出動即可。”
    就一個衛所?
    不是幾萬十幾萬?
    諸位大臣側目,文昌帝低頭,但沒人相信,不派援軍解決局麵,誰信?
    文昌帝不待周正國繼續,親自問道:“那...如何退敵?”
    賈亮一語激起千層浪...
    “回陛下,無他,放棄山海關外絕大部分地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