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金陵沸騰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官道沸騰了,原本要冒險去北地做生意的商賈停了下來,原本要走親訪友的百姓停了下來,原本要出門遠遊的實質文人停了下來...
這一刻,沒有了身份的隔閡,都在互相打聽一切與信使說的那一戰有關的任何消息。
這時但凡有從北邊來的人,都會被圍住,被打聽是否聽到消息。
然而,大軍爭鬥,那是一般百姓能夠窺視的?
所以,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有從北地來的人,速度也不會比信使快。
雅文庫
“走走走,回金陵看看去,這麽大的事情,官府定有告示出來。”
“這不會是假的吧,邊軍殺民冒功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傻了不是,沒聽見信使喊的話麽,戰事不是發生在邊關,我看此事多半是真,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位將軍立此不世之功。”
“回金陵,回金陵,老夫要痛飲三杯...”
一下子,做生意的不做了,出去遊玩的不玩了,幾乎所有人都掉頭往金陵趕去。
而信使過後的金陵,已經沸騰了...
皇宮中,文昌帝帶著大臣一起開著朝會。
晚年的文昌帝,是一個勤奮的皇帝,朝會開的比他的祖先還要多,在他看來,國家總有處理不完的大事。
就剛剛,文昌帝給欠薪許久的官員撥款發工資平定朝堂,後麵便開始議論遼地戰事。
賈亮的收縮防禦計策,核心內容是建立一條穩固的防線,抵禦女真入侵之後再在外麵四處開花建立各個據點。
但這個核心屬於機密,並未公示與朝堂,所以引得不少官員不滿。
這隻是誘因,官員對賈亮不滿的核心是,東廠的舉動。
少了趙義,少了賈亮,朱七對東廠的約束力不夠,這個恐怖的機構爆發出殘忍的一麵,東廠的番子好像脫韁的野馬,為了搞錢已經越過條例。
不少商賈受到勒索,不得不破財消災。
而大商賈的背後,都有官員的影子存在,空虛的國庫,讓文昌帝繼續錢財,他對東廠日益過激的舉動視而不見。
大臣們不敢對文昌帝說三道四,但在得知這一切都是賈亮出的主意之後,便將矛頭對準了賈亮。
彈劾賈亮的奏本就像雪片一樣飛來,全被文昌帝留中。
在這方麵沒法下口,大臣就找準了賈亮出兵的漏洞。
“陛下,臣聽聞要放棄關外千裏沃土,這是辱國之舉啊,臣懇請陛下將進此昏聵計策之人斬之。”
“是啊陛下,我等不能開疆裂土已是讓祖宗蒙羞了,不能聽信見賊讒言啊。”
“陛下,請斬殺那進讒言的小人。”
“臣附議...”
一時間,朝堂上風向大變,大有將賈亮這個進讒言的小人碎屍萬段的架勢。
朱炎老神在在的一言不發,朱統有心辯解,但又無法開口,因為一開口便是坐實了賈亮就是小人的事實。
作為文官之首,朱炎不開口是因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深知這次各黨派的利益被動了,隱隱有聯手的勢頭,麵對這些人,即便是太子也很忌憚。
自古,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為了維護利益,各黨派絕對會聯手,現在東廠已經有了瘋狂的前兆,所以有人一開口,其他人便心有靈犀的跟進,要給動自己利益的人一個下馬威。
文昌帝頭疼,如果任由大臣處置賈亮,那以後自己又一次會成為窮鬼,但要是不答應,自己這個皇帝恐怕也做不安穩。
周正國暗自搖頭歎息,心下焦急。
朝中正鬧得不可開交之時,宮外傳來急切的腳步聲。
信使到了...
俄頃,文昌帝一吐心中不快讓內侍宣布散朝,然後邁著王八步調回後宮去了。
各路官員就跟霜打了茄子似的,蔫了吧唧的,一個個打不起精神來。
彈劾賈亮對遼地用兵的策略?
說人家辱國?
狗屁!
人家還沒有出關,就將在關內四處閑逛的一萬人女真騎兵擊敗,殺敵五千,還有五千被追的跟狗一樣跑。
本朝什麽時候這麽揚眉吐氣過?
“哈哈哈哈...”
文昌帝走進內宮,來到皇後宮殿,人還沒進來,那暢快的笑聲便傳了進來。
“陛下何事如此高興,臣妾很久沒有見過陛下如此大笑了。”
皇後正和永寧永慶兩位公主以及小十三這位皇子一起,之前她還聽說今日朝堂不太平,有鬧心的事情發生,現在這是怎麽啦?
文昌帝高興壞了,便將好事分享給皇後聽。
“啊...”
皇後臉上容光煥發,跟著高興起來:“真是可喜可賀,多麽難得的一個年輕人,陛下應該好好的賞賜。”
不說別的,以前的功勞不說,就衝著賈亮讓文昌帝現在這麽高興,皇後覺得無論如何封賞賈亮都不為過。
“可惜了,他實在是太年輕。”
文昌帝高興過後,笑道:“朕已經不能再給他升官,最多給他一個爵位,可是這一戰明麵上是黃庭之打的,封賞過了也不行,再看看吧。”
越想越是高興,出於某種目的,賈亮確實不會升官了,文昌帝要將賈亮留給兒子,為國儲才。
皇帝得到的情報,遠比塘報上說的詳細,所以這一戰賈亮如何以身做餌、新軍如何擊敗女真,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這麽能幹的一個臣子,不能再封賞了,但光做臣子是不是不夠?
文昌帝看向自己兩位如花似玉的女兒,心動道:“皇後,要是朕將賈亮招為駙馬如何?”
皇後一愣,隨即道:“這...可是他已經有了未婚妻子...”
永寧永慶兩位公主同樣是一愣,隨即滿麵通紅,宮裏適齡的公主,就她們兩個,她們不用想就知道說的是誰。
一對雙胞胎,紅著臉告罪跑了。
“可惜了啊...”
文昌帝搖頭歎息,女兒這樣子也是有意?
金陵城的百姓沒有等候太久,官府對於喜報向來動作很快。
告示張貼出來,各個縣衙還派書吏在外,個不識字的百姓念告示上的內容。
一時間,金陵城比方才信使進城更加沸騰了,畢竟剛才隻是聽說,而現在是官方證實的事情,完全兩碼事。
朝廷新軍大勝的消息四處流傳,城中各個酒樓人滿為患,那些說書人動作最快,一段段的評書被編出來,馬上就在酒樓茶館中開始上演。
洪武街作坊。
鳳姐兒正在聽去掌櫃的匯報情況,這段時間生意不好做,壞就壞在東廠沒有找麻煩上,城中各家商戶都敵視鳳姐兒。
這邊一籌莫展,平兒喜氣洋洋的進來。
“小姐小姐,老爺大勝,老爺打勝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