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舌戰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黃庭之實在是太重要了,他手下的新軍也是如此。
賈亮很清楚,黃庭之這幾年也是走著精兵路線,在當初的新軍基礎上,發展出來總計三萬六千人的隊伍。
這支軍隊以新軍為班底,擴大三倍,而擴大的部分全部是騎兵,但賈亮最為看重的反而是那人數一直沒有超過四千人的義烏兵。
四千義烏兵,與其說是步兵,不如說是超時代的火器兵,全隊完全是按照賈亮所書《武備新書》編製設置,分為純正的火炮營和火槍營兩個兵種。其中火槍營主要是給火炮營提供保護,而火炮營則專職火力支援,不管其他。
這四千寶貝疙瘩,完全是在賈亮支持下武裝起來的,所以他知道其中的厲害。
“你覺得,我要是謀反,會不遺餘力的將絕大多數火炮全部給你嗎?”賈亮發問,直搗要害,“以我的人力和財力,難道不會自己去組建一個火炮營?”
黃庭之被問的愕然無語,他記得當初自己提過這個疑問,既然火炮營這麽強大,為何不組建兩支出來。
賈亮的回答是,不需要!
大明有一支這種軍隊就夠了,雖然配置了大量的駑馬以及戰馬,保證了火器部隊的機動性,但和女真對敵起來,還是顯得不足。
“這是我疑惑的地方”
“那我來給你解惑。”賈亮打斷黃庭之的話,真誠無比說道“因為我從沒想過造反,不管你信不信。”
看著賈亮清澈的眼神,黃庭之眼神無比複雜。
“你剛才自己說了,不會效忠任何人。”
“沒錯,這是我說的,不管什麽時候我都會這麽說。”
“那這與造反有什麽區別?”
“當然有區別。”
賈亮忽然有點頭疼,發現自己來之前準備的說辭,似乎不合適。
跟一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人,說什麽家國不是一個人的家國,這種思想太過前衛,千年以來無論如何改朝換代,帝王在變,但思想從未改變過。
《詩經》中的那一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實在是太過洗腦。
除此以外,前唐皇帝有一句“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也很有名,可賈亮不打算用它,因為這句話是皇帝說的。
“老黃,我問你。”賈亮用語言引導黃庭之,說道“國與家,哪個大。”
“當然是國,沒有過何來家!”黃庭之毫不猶豫的答道。
“那好,我再問你說的國是什麽國?家又是哪個家?”賈亮眼神通明道。
“國乃是我大明,家是百姓之家!”黃庭之微微一頓,但還是本著心意回答。
“何為百姓?”賈亮追問。
“百姓百姓,天下百姓之人。”
“說得好,朱是不是百姓之一?”
“啊這個”
黃庭之愕然,賈亮的問題讓他惶恐,他從未想過朱姓是不是百姓之一這個問題,除了皇家姓朱,天下間姓朱的人並不少。
他隱隱覺得,賈亮的話語間有陷阱,但他的學識告訴他,這個似乎又是一個道理,並不是陷阱。
所以,賈亮成功的用問題讓黃庭之的話語自相矛盾。
“用你的話說,大明比百姓更重要。”賈亮順著黃庭之的話語說道“而朱姓是百姓之一,既然如此國家肯定比朱家大,是也不是?”
一步一步,賈亮將問題核心引導至國家到底是不是朱家這個問題上麵來。
“朝廷自然是皇家的。”黃庭之這次的回答,有一些猶豫。
“錯,朝廷也不是皇家的。”賈亮斬釘截鐵道“你黃庭之不是純粹的武夫,你讀書頗多,其中史書讀的也不少,你知道改朝換代何其多也,每逢改朝換代皇帝雖然變了,但你發現沒有,大臣沒變。”
忠臣是有,曆朝曆代都有忠臣,甚至數不勝數,但改朝換代之後,那些家族、那些忠臣並不是死光了,他們同樣站在新的朝堂上,輔左新的皇帝治理天下。一朝天子一朝臣說的是那些退隱的,或者被迫退隱的。
黃庭之渾身大汗,他隱隱發現自己好像真的錯了。
賈亮拍拍黃庭之的肩膀,輕聲道“所以,屬於皇帝的,隻是那一座皇宮而已。”
一座皇宮而已,何其輕蔑!
黃庭之腦袋亂糟糟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他完全忘記了自己也是準備說服賈亮效忠朝廷的。
可現在,到底是效忠皇家還是效忠國家,成了問題的關鍵。
在以前這兩者根本就不是問題,是一體的。
賈亮用提問告訴黃庭之,你錯了,像你這般想的人,其實不多,大部分的臣子都知道自己效忠的對象是誰。
黃庭之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發問道“你的意思是,不管誰做江山都無所謂,你效忠的不過是這個天下?如果水家坐了天下,你也會支持?”
“你又錯了!”賈亮笑道“我效忠的不是天下,而是這個國家,是這個民族。我的意思是沒有任何一個姓氏能夠代表這個國家。”
麻煩啊,前世無論那個製度都不適合當下賈亮看起來很輕鬆,似乎說動了黃庭之,其實內心很焦躁。
他很清楚自己不會也做不到改變天下製度的事情,這很狂妄。
而不提製度,又無法解決現下的矛盾。
所以賈亮隻好退而求其次,用民族大義!
泱泱華夏幾千年曆史,改朝換代的惡果不去說,單說異族入侵帶來的痛苦和危害,例如眼前的女真肆虐。
在這一點上,兩人終於達成共識。
“相信我。”最後賈亮真誠表明心跡,並指出黃庭之現在的問題,“我不會胡來,而且你似乎搞錯了一點,我即使要效忠,也是向當今陛下效忠,曾幾何時朱統代表了皇家?”
這一點很關鍵,黃庭之頹然低下頭顱,他自己也不幹淨,他明白自己現在效忠的是朱統,這是真實存在的情況。
黃庭之是一個講道理的人,所以才會被賈亮說服,賈亮告訴他,京城真實的局勢,文昌帝已經偏癱無法處理朝政,國朝所有的事情氛圍兩半,文治在太子,武備在朱統。
“你明白親者痛仇者快的道理。”賈亮又道“如今朝中的局麵很微妙,誰能保證這樣的朝廷下發的旨意,就是正確的呢?你看,讓我兩萬人追擊幾十萬大軍,這合理嗎?這是為什麽,你我二人都清楚。”
黃庭之默然無語,這一幕朝中多有發生,內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