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

字數:5074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自小貧民出生的他,靠著當和尚念經的機會,開始識字。
    而後就是不斷的學習。
    像朱元璋這般勤奮好學的人多嘛?
    很多,多不勝數。
    但是能夠學以致用,甚至學到文韜武略的境界,卻是鳳毛麟角。
    朱元璋起事於窮鄉僻壤,當時陳友諒兵馬眾多,勢力強大。
    張士誠則錢財萬貫。
    唯獨朱元璋在這兩方麵,都不算強。
    有人提議先攻張士誠,奪其財,而後戰陳友諒。
    朱元璋直接否定,反而先攻陳友諒。
    他慎重分析兩人性格。
    陳友諒性格驕狂,張士誠器量窄小,性格驕狂則喜歡挑起戰事,器量窄小則沒有遠大抱負。
    因此要先攻陳友諒。
    果然,鄱陽之戰,張士誠軍隊沒有邁出姑蘇一步去進行援救。
    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製勝於敵,可見一斑。
    能平息禍亂,取得天下,哪裏是運氣二字就能說得清楚。
    而後大明建國,治理天下。
    大明律法,軍法,禮法,祭祀等各項製度,皆是由朱元璋親自操刀。
    元末戰亂過後,大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休養生息,國力蒸蒸日上,足可見其治國也是大才。
    朱元璋終究不是全才,在商業這塊,卻是屬於朱元璋的弱處。
    這也算是受到了曆史的局限性吧。
    不過在理解能力這一塊來說,朱元璋算是通透。
    經過朱英的解說後,頓時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套路。
    “秒呀,真是秒,這般如此簡單的道理,怎麽就從未有人想到過。”
    朱元璋一拍桌子,差點沒把朱英嚇一跳,而後大聲道。
    還沒等朱英說話,急速的樓梯聲想起,蔣瓛已然出現在了雅間門口。
    “咱這沒事,下去吧。”朱元璋也知道自己有些激動了,對蔣瓛吩咐道。
    蔣瓛沒有說話,微微躬身,而後退下。
    “老爺子,你這護衛,到時忠誠得狠。”朱英看了眼蔣瓛,久經殺場的他,自然能感受到蔣瓛身手不凡。
    “還算不錯。”朱元璋隨口說了一句後,緊接著說道:“你這個想法咱剛才仔細琢磨了一番,確實大有可行,隻是其中細節還有待商榷。”
    朱英點頭道:“不錯,看似簡單,實則操作起來還是比較難的。”
    “有幾個特別的地方需要注意。”
    “首先對於這些能夠承接官府活的鄉紳勳貴,要有一定的資曆才行。”
    朱元璋聽聞,不由打斷道:“如何判斷其資曆呢。”
    說到這裏,朱英反而開始思索起來,該如何更加具體的講述。
    其實朱英所說的法子,跟後世的工程承包製是一個道理。
    讓這些鄉紳勳貴們,以工程隊的形式,去承接官府給的項目。
    然後競價中標。
    思索了一番,朱英繼續說道:“有些地方,可能某一戶人家承接不下,便就可以讓他們一起合作。”
    “至於資曆的問題,地方官府可以先出示一個詳細。”
    “例如某個路段修繕,大致需要多少人,多少日才能完成,和當地的團隊達成一個約定,白紙黑字的寫清楚。”
    “如若違反了約定的期限,當然要加以罰款。”
    “而後不管是什麽地位的勳貴,在開工前,都必須先繳納足夠的糧食,作為抵押。”
    “這繳納的糧食,便就是資曆。給予其適當的利潤,便就可行了。”
    “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這些民夫的口糧,不應該由勳貴們負責,而是該由官府負責”
    朱英一邊思索,一邊參照後世的工程模塊進行講述著,卻沒有注意到老爺子的眼睛越來越亮了。
    朱元璋忍住心中的激動。
    這哪裏是什麽法子呀。
    這已經是完全的策略了,連具體的應對措施都安排好,隻需要按照這個流程直接安排就可以了。
    要知道現在的大臣們的奏章裏,因為古人在學習上的一些局限。
    很多對策,相對來說都是一個大體的方向,就是提出一個思維。
    然後具體的實行,就是看下麵的官吏如何操作了。
    像朱英這般,幾乎就是手把手教著怎麽做了。
    ‘類咱,真類咱啊。’
    朱元璋心中感歎道,果然是自己帶大的大孫。
    就算失憶了,還是受到了自己的影響。
    在處理事情上,朱元璋本身也是喜歡精確到個人身上的那種。
    比如在服飾上,對於官員服飾的顏色,用料,長短,圖案,都是極為精確。
    yyxs.la
    職業的分配,百姓官員什麽身份做什麽事情,都給一一安排上了。
    這般行事的風格,整個大明來說,朱元璋暫時是沒有找到誌同道合之人。
    可現在,他聽到大孫的言論和對策,頓時就有一種知己的感覺。
    “大孫的這個法子,是自己想出來的嘛,還是有所聽聞。”朱元璋忍不問道。
    朱英笑了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驚世駭俗,反而有些謙虛的說道:
    “倒是讓老爺子見笑了,我本就是個商人罷了,偶爾會琢磨一些從商的道理。”
    “商業首先是建立在繁榮的基礎上,所以算是天馬行空吧。”
    朱元璋聞言,笑嗬嗬的說道:“你這哪是什麽天馬行空,你這分明是有大才啊,咱看以大孫的才華,便是戶部尚書,也遠遠不如。”
    “老爺子過獎了,我就一商人,哪能和尚書相提並論。”朱英笑著說道。
    被人誇獎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尤其老爺子還是翰林院的大學士。
    朱元璋停頓了下,便試探著問道:“咱在陛下跟前也算是有幾分顏麵,不若咱給你舉薦個官位試試?”
    “老爺子可別這麽幹,就我這備懶的性子,哪是能做官的,能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就行了。”朱英連忙說道。
    他可是知道老爺子為殿閣大學士。
    剛剛自己說的那一套,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本身就是製度改革上的衝擊。
    真要是被陛下看重,把自己召過去,那可就涼涼的。
    眾所周知,在洪武年間當官,可不是個好差事。
    平時戰戰兢兢不說,就每天起早,都累個夠嗆,那點工資就夠吃個飽飯。
    一年下來是全年無休。
    說是放假三天,冬至,正旦,還有朱元璋本人的壽誕。
    然而冬至要祭祖,正旦是大朝會,雖說不用幹事,但全部都要上朝給陛下拜年。
    至於朱元璋的壽誕就更不用說了,常規的就是宴請群臣。
    這是陛下的恩澤,你敢不去?
    這般算下來,就是全年午休,幹到退休才算。
    便是退休,年老乞骸骨。
    那也得經過陛下的同意才行。
    要是能力十分出色,一般不是到完全幹不動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讓你退休的。
    所以說,在朱元璋的統治期間。
    勤奮是第一要素。
    能力差的,小心腦袋。
    能力強的,便就是至死方休。
    ---
    ps:求推薦票,月票。